鄉村振興重點難點與路徑研究
時間:2022-09-30 11:13:21
導語:鄉村振興重點難點與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發展戰略之一。本文剖析了當前涪陵區鄉村振興中工作重點難點,探索了鄉村振興的解決路徑,以期對政府鄉村振興決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重點;難點;對策
按照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编l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和《重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要求,涪陵區制定了《涪陵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綱要》,把以農業產業發展為重點,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為突破口,全面協調推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1涪陵區鄉村發展綜合情況簡介
我區具有鄉鎮幅員較廣,有百勝鎮等11各鎮,有羅云鄉等六個鄉。自然資源較豐富,戶籍人口116.42萬人、其中鄉村人口64.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7%?,F有耕地總面積154.8萬畝,園地總面積8萬畝,林地總面積205.3萬畝、森林覆蓋率45.2%,內陸水域面積31.4萬畝。1.1農業持續發展。重慶市涪陵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8年完成農業增加值64.3億元、增長4.5%,糧食產量44萬噸。我區農村已建成以榨菜、中藥材產業為主導,柑橘、畜牧、蠶桑、筍用竹等為后續骨干產業的“2+X”特色效益農業產業體系,國家蔬菜改良中心涪陵榨菜研究中心已在我區掛牌成立,青菜頭種植面積穩定在72萬畝以上,新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4萬畝。截止2018年末,我區共新培育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52個、農產品“三品一標”85個、重慶名牌農產品7個。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集中度達到41.9%,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47%。1.2農村基礎設施大大改善。經過這幾年的農村建設,公路、供水供電、農田水利等農村基礎設施有所大大改觀,奠定鄉村振興的基礎。據重慶市涪陵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和涪陵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截止2018年年末,建成“四好農村路”706km、村組便道960km,新安裝農村公路防護欄109km,村民小組公路通達率、通暢率分別提高到90%、75%。加快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基本實現寬帶網絡農村“村村通”,廣播、電視、電話綜合覆蓋率達96%。
2涪陵區鄉村振興重點與對策
2.1政府加強制定支農和惠農政策,讓農業強起來?;?、農藥等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勞動力成本相對較高,農產品價格低廉,而且還受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嚴重挫傷農民發展農業產業的積極性,較多青壯年農民選擇進城務工,享受城市美好的生活,從而,農村勞動力轉移。所以,政府部門應加強制定支農和惠農政策,幫助農民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努力讓老百姓增加收入。一是政府做好支農和惠農方案的頂層設計,應該大力發展農村第二、三產業,使農民能夠就近就業,務農打工兩不誤。把農村勞動力留在農村,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二是政府要通過舉辦比如龍眼豐收節等活動載體,加強對農產品的宣傳力度,提高特色農產品、水果品、畜牧業產品等的知名度,從而為經營農戶打開銷路。三是要著力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大力發展農民職業教育和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技術培訓,提供免費的實用技術指導和培訓。四是出臺優惠政策,吸引有資金、有技術、有信息的城里人到農村辦企業和搞規模經營,參與到鄉村振興建設中來,從而在鄉村振興中注入新的活力。2.2加強鄉村環境綜合治理,讓鄉村美起來。實施農村環境治理工作是構建宜居、優美、文明、現代化農村的重要抓手,也是為農村間接創造經濟效益的手段。開展農村環境整治能夠實現整潔的村容,文明的村風目標,進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但是,鄉村各家各戶的建筑的選址、建筑風格、裝修樣式都是根據各家的喜好選定的,缺少統一規劃,缺少美感。盡管鄉村工廠很少,但由于農民的環保和衛生意識不強,再加上疏于管理,仍存在臟亂差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一是亂倒垃圾,果皮紙屑和塑料袋隨手亂扔;二是畜禽隨處亂排便,垃圾隨處可見。目前,政府對鄉村在垃圾管理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有些鄉村公路邊安放了垃圾桶,但是,還是存在亂扔亂倒現象,少量衛生死角依然存在。因此,應該加強鄉村環境綜合治理,讓鄉村美起來迫在眉睫。治理措施如下:一是實施垃圾分類處理,二是治理畜禽糞便,防止污染農村人居環境;三是處理污水;四是加強農業源污染防治,引導農民發展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建設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基地,實施農業綠色發展,盡量減少農業污染;五是培養農村居民環保意識與衛生意識,引導他們自覺愛護環境衛生,共建他們美好家園。2.3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業,讓農民富起來。目前,雖然我區興起鄉村旅游熱潮,但是,鄉村旅游的服務質量是一個短板。因此,必須采取措施提高鄉村旅游的服務水平:一是加強人員培訓,努力提升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文明禮儀和接待禮儀。鄉村旅游應該是一種集文化性、趣味性、參與性于一體的活動,發展鄉村旅游文化是內涵,關鍵在服務,要建立長效的培養機制,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經常派鄉村旅游管理和服務人員到專業機構或者大專院校去參加相關專業的短期專業培訓,或者積極聘請旅游管理或者酒店管理專業的講師,開展旅游管理、接待禮儀、優質服務、烹飪技術培訓,以期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管理和服務水平。要讓游客獲得農家樂服務人員的淳樸的、熱情的接待,吃到最好是當地有特色的、綠色食品,了解當地鄉土風俗,游玩美麗和衛生的景點。鄉村振興的目標是實現農民生活富裕,而發展鄉村旅游,則是促進了這一目標的實現。在這方面,筆者認為地方政府應做好鄉村振興整體實施方案的頂層設計,應對這些企業政策上多多扶持,應對這些企業經營模式上多指導并且為這些企業多加宣傳,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4大力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強化農民經營主體地位。鄉村振興的主要依靠人才,但又缺少人才,比如缺乏基層黨組織領導管理人才、種養大戶、農業技術人員、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這些進行現代化生產、經營、管理,具有技術的人才和致富能手。但是,隨著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土地不再是農民心中的“命根子”,而進城務工已成為農民發家致富的法寶,田土出現了撂荒現象,村子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小孩和部分留守中年婦女,鄉村“空心化”的現狀較為突出。而且這部分留守人員文化素質不高,沒有敢想敢干的勁頭,創新意識不強或者缺乏,鄉村振興主體缺失,鄉村缺乏規模生產與經營,農業現代化水平較低,所以,鄉村都以農業生產為主,農民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農業水平。再加上一些基層干部文化程度偏低,不善于領導農民群眾發展農村經濟,缺乏指導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因此,大力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迫在眉睫是鄉村振興的支撐。筆者認為要實現鄉村發展就必須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想方設法吸引和留住年輕勞動力,吸引優秀的返鄉創業人員,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同時要積極引進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吸引城里人來鄉村投資辦企業等,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對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實行內培外引機制,涪陵電大可以發揮遠程教育優勢和線上線下和互聯網+的教學模式優勢,定期對鄉鎮的“三農”隊伍和基層黨組織人員進行黨的政策和發展農村經濟、旅游業的知識培訓,提升其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2.5強化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讓村基層黨組織強起來。打造一支懂發展農村經濟,具有較強指導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的基層黨組織干部和村委干部隊伍,助力鄉村振興顯得尤為重要。強化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增強組織力和戰斗力,持續整治不得力的基層黨組織,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建立定期學習培訓制度,加大基層微權力腐敗懲處力度,堅決整治與杜絕截留、侵吞惠農補貼和扶貧款等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3結語
我區要實現鄉村振興必須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和鄉村的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實施可行措施,制定鄉村振興方案,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參考文獻
[1]李祖杰.新時代鄉村振興面臨問題與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8(13):129-131.
[2]代鳳.重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問題與對策[J].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18(4):9-11.
[3]種及靈.政府工作報告.重慶市涪陵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C].涪陵,2018,涪陵區政府網工作報告,2018.
作者:冉海燕 單位:涪陵廣播電視大學
- 上一篇:鄉村振興下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問題研究
- 下一篇:鄉村振興下工商資本下鄉賦能機制探討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