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在國際貿易的實用性
時間:2022-06-07 08:56:48
導語:知識經濟在國際貿易的實用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全球化進程日趨加速,國際貿易的普及度亦隨之水漲船高,在國際貿易實際發生的過程中,人們對于知識經濟的著重度越來越高,在當今大環境下,知識經濟業已成為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持續發展與盈利的重要籌碼。文章將對知識經濟在國際貿易的影響進行探究與論述,以供廣大企業參考。
[關鍵詞]知識經濟;國際貿易;國際競爭力;高科技產品
1引言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高新技術貿易在國際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已然躍至傳統技術貿易之上,從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高新技術產品(顯示器、手持無線電話機、集成電路、激光視盤放像機等)進出口額可以看出,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約為1110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在同期出口商品中占比31.36%。且處于不斷攀升狀態,從而大幅度帶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而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將人類在實踐中總結所得的經驗最大限度地應用到了貿易之中,其興起必然令國際貿易形勢產生方式或結構方面的巨大變化。
2基于知識經濟的“兩性”及“兩化”
若要對知識經濟進行闡述,不妨將其定義為將知識作為最根本基礎的經濟,在該類型的經濟中,知識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當然,這并不是說在以往的經濟模式中知識“一無是處”,所謂知識,不過是人們在實際實踐過程中所總結出的經驗及規律[1]。比如在信息時代,高新電子產品應用在汽車、通信、航空、航天、軍事裝備、計算機、工業、家用電器等眾多領域。經過對以往的總結,知識的力量是人類在發展、進步及蛻變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且知識總量一直處于一種不斷遞增的狀態。然而,在以往的貿易中,知識經濟根本難以發揮其主導作用,真正發揮主導作用的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各類資源,譬如森林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最為常見的勞動力資源等[2]。隨著人們對該類資源的倚重,與之對應的機械、建筑等行業也逐步發展為了人類社會中的支柱行業,在全球各國的社會經濟中均發揮著主導作用。時至今日,資源經濟時代基本劃下了句點,取而代之的是知識經濟時代,廣泛普及及不斷深化的知識已然成為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而隨之興起的便是當今社會下出現不久的各類服務業、旅游業以及保險業等缺乏實際產品的行業,除此之外,以新材料能源、環保工程、信息工程等為典型代表的高新科技行業同樣也屬于知識經濟產業之列,在實際生產的過程中,以律師、工程師等職業為首的智力勞動者群體正是創造及擁有財富的主要角色。舉例而言,自近代以來,電訊業以及信息業早在20世紀90年代便成為美國最大的產業類型,據統計,僅在1997年底美國電訊、信息業的營業額便超過了8000億美元,正式成為了“龍頭行業”,截至2019年,美洲電信營業額:539.776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0位。在其整個國家所有的就業人員中,電訊、信息業領域內的就業人員占據了整個國家所有就業人員的55.4%,以微軟、蘋果及甲骨文等為首的電訊、信息企業更成為美國諸多知識分子憧憬與向往的“工作圣地”[3]。在20世紀90年代,知識經濟的特征便得到了凸顯,如今近30年已過,知識經濟特征更凸現了其顯著特征,總結起來,知識經濟的特征主要便體現在“兩性”及“兩化”之上,詳情如下。
2.1遞增性
在以往資源經濟秩序之下,人們賴以生存的各類資源都會受到遞減規律的制約,但知識經濟中的“知識”卻是不然,這種“知識”不會在人們從事生產的過程內被消耗殆盡,反而會可能因為經驗的持續積累而發生“升值”[4]。
2.2持續性
在以往工業經濟時,由于人們過度追求工業化而忽略了“可持續發展”,而在現今時代下,人們的生產及其余各類技術皆有失完善,因而常常會發生環境因工業化推進而造成巨大的污染、資源因技術不夠純熟而出現大幅度的浪費,生態平衡因此而被破壞,而這種破壞也常常是“不可逆”的,而在當今時代下,人們依賴的生產資料早已不是以往的原材料、設備或是機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無危害及污染的知識方才是知識經濟時代促使以貿易為首的經濟因素。
2.3全球化
在當今時代下,經濟全球化已然成為世界發展的實際狀況與必然趨勢,對于世界而言,經濟全球化同樣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在經濟時代下,互聯網等網絡技術的發展最大限度地削弱了地域、環境等以往可能會對人類造成阻礙的桎梏,令全球聯系日趨緊密[5]。2.4知識化在知識經濟中,知識當然是其該類型經濟的根本性質所在,在知識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知識便是其原動力。
3知識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3.1知識經濟令國際貿易的方式出現變化
在當今時代下,促成經濟全球化的紐帶便是不可或缺的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技術,該類別的技術令全球形成了“網絡經濟”,而隨之而來的便是讓一種跨國界的新貿易形式:電子商務。在當今生活中,“填填單子便可得到心心念念的商品”早已不是空談。在當今的國際貿易中,開創了商業文件處理及交換的EDI貿易方式是當今國際貿易最常見的貿易形式,由于這種“無紙貿易”的貿易形式里加速了相關貿易企業對于信息傳遞及處理的速度,因而使得貿易額發生巨幅增長,僅僅在2019年,全球范圍內便已有了215萬家企業選擇使用EDI貿易方式。由此可見,在當今時代下,知識經濟充分凸顯了其全球化及知識化特征,將互聯網及其余高新技術知識真正融入國際貿易之中,令國際貿易的貿易方式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交易過程也早已不僅僅限于“線下對接”,“線上對接”反而后來居上,成為當今時代最常見、使用最頻繁的國際貿易方式[6]。
3.2知識經濟令服務類國際貿易得到彌足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際貿易所涉及的貿易內容早就不僅僅限于傳統貨物或商品的交易,服務類型的貿易同樣是國際貿易內炙手可熱的“緊俏貨”,隨之,國際服務貿易一躍成為全球范圍內人們最為關注的貿易現象,其實際類型主要包括旅游、信息處理、信息傳遞、設計、租賃、咨詢、保險、金融、航空服務轉讓等。在2019年,以上類型的國際服務貿易在所有國際貿易中占據的比率已經超過了25%,年遞增率則超過了10%,而貨物國際貿易的增長率則仍處于十二分之一上下[7]。在全球中的諸多國家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相比,起服務貿易占據了碾壓性的優勢。在國際貿易實際進行的過程中,知識經濟充分體現了其知識化特征。
3.3在國際貿易中高科技產品貿易的比率水漲船高
在知識經濟中,高科技是重要因素,而高科技產品則是以此為基礎而研發出的產品,高科技產品的開發正是令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的生產要素。舉例而言,在當今時代下,人們已經可以初步做到利用知識對已經使用的各類生產要素進行回收再利用,令有限的自然資源使用期限得到增長;將碳元素轉變為金剛石;將硅元素轉變為計算機芯片等。而隨著時代的進一步發展,昔日“難得一見”的技術早已普及開來,在當今的高科技產品的國際貿易中,信息技術產品逐步成為“時代及市場的寵兒”,其根本為一類知識產品,本身具備資源可復制及重復利用、產出較多、投入較少等諸多方面的優勢,因而貿易規模也多取決于生產者及貿易者們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與運用技巧、能力。總而言之,基于知識經濟的經濟全球化時代將是一個傾向于網絡化及信息化的時代,在實際進行國際貿易時,無論于企業、產品、效率方面還是于服務、生產及流通交易方面,國際貿易皆與信息技術及其相關產品緊密結合,自然而然地隨著大勢所趨,國際貿易市場內各方面貿易者對于信息技術產品的需求日益高漲,因而該類型產品的貿易額亦隨之增長。而伴隨著這一狀況,諸多發達國家也將其當作了制約其余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密鑰”,由于發展中國家缺乏核心技術,即在知識經濟發展方面遠不及發達國家,因而發達國家也自然而然將信息技術類的高科技產品轉變為了提高其自身在國際貿易競爭力乃至全球地位的重要及主要手段,進而促使諸多發展中國家不得不去發展信息技術等高科技。故此,知識經濟與信息技術起到的是互相促進的作用,知識經濟能夠促進信息技術的發展,而信息技術同樣也可刺激知識經濟的突顯,久而久之,信息技術差異的桎梏終歸會被打破,令國際貿易趨向合理化。
4結語
雖然近年來知識經濟已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其特征也多在我國參與的國際貿易中得到充分體現,但受我國以往國情的限制與制約,我國目前出口的產品仍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的產品為主,大多類型出口產品的技術水平及含量都遠不及服務型全球貿易,同時由于經濟全球化的提速及匯率波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該類型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早已大不如前,這令我國在國際貿易領域仍面臨著巨大且嚴峻的挑戰。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中,我國對該類別的挑戰進行全面認識,不斷與我國的實際狀況進行結合,通過知識經濟的發展令我國在當今世界貿易的巨大格局中占據相對主動的地位,促進我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范鑫.數字經濟發展、國際貿易效率與貿易不確定性[J].財貿經濟,2020,41(8):145-160.
[2]逯建,韋小鈾,張維陽.國際航線、貿易產品結構與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J].財貿經濟,2020,41(7):147-160.
[3]于洋,王露.國際貿易對中國環境全要素生產率的門檻效應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20,39(8):154-160.
[4]韓麗敏.促進貿易發展下長三角港口國際物流發展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對外經貿實務,2020(8):93-96.
[5]袁云云,吳春雅,謝元態.馬克思主義國際貿易理論與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的比較與融合[J].社會科學前沿,2019,8(11):1817-1822.
[6]金旭.在2019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暨國際貿易發展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J].對外經貿實務,2020(5):4.
[7]張磊,徐琳.服務貿易國內規制的國際治理:基于USMCA對CPTPP的比較研究[J].社會科學,2020(7):35-46.
作者:高婷婷 單位:上海羽然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融合發展措施
- 下一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