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機旅游英語教學的思考

時間:2022-11-11 03:12:31

導語:后金融危機旅游英語教學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后金融危機旅游英語教學的思考

旅游英語課程的特點

(一)口語應用性強

從實際應用來看,在旅游行業中,旅游景點的導游、飯店管理、服務人員,在工作中常常需要與外國人接觸,并與其進行直接的口語交流[2]。所以旅游英語專業的畢業生除必須掌握與從事工作密切相關的旅游知識之外,還要求掌握一定量的專業英語,如導游英語、旅游學英語、飯店英語,熟悉本專業的文體形式,能閱讀外文文件,具備較高水平的外語應用能力,以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因而旅游英語口語的學習與表達也就成為旅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

(二)知識綜合性強

旅游專業本身是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在從事實際工作時運用到的知識也非常廣泛,如宗教、地理、民族、文化藝術、古建園林、旅游景點、歷史古跡等;甚至烹飪、法律常識、熱點話題等。同時,旅游英語也有很強的地域性,需要學生了解本地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文化遺產、地方特產,因此,旅游英語的教學應通過各種方式,把各方面的信息和知識介紹給學生,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3]。

二當前旅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現行教材內容缺乏系統性

目前,已有的《旅游英語》教材版本很多,但知識面涉及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并且缺乏配套的“聽說讀寫譯”及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的系列教材,大多數是聽、說與閱讀分離的教材,彼此缺乏聯系。旅游英語教材不夠成熟,加上教師教法缺乏創新,旅游英語課程在教學安排和設計時與基礎英語課程雷同,缺乏旅游專業特色,因此不利于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語言的能力。

(二)缺乏針對本地旅游特色的校本教材

目前旅游英語教材的開發與編寫多是針對整個旅游行業和全國的情況,而針對各地區自身旅游業的旅游英語教材非常缺乏。例如重慶地處西南,旅游業發展良好,有眾多的旅游資源和旅游景點,如紅巖村、渣滓洞、金佛山、大足石刻、豐都鬼城、長江三峽等等,但是與當地實際情況相匹配的教材卻幾乎沒有,學生的學習缺乏針對性,而學生的未來就業去向大多數是在重慶范圍內,這無疑給學生未來直接適應當地的旅游業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方法缺乏創新,英語課程和旅游專業課程脫離

旅游英語課程在教學安排和設計時與基礎英語課程雷同,缺少語言實際應用能力以及旅游專業技能的培養,缺乏旅游專業特色。例如忽視聽說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學生缺少課堂鍛煉機會,導致實踐能力不強,無法用旅游英語進行實際工作交際,因此很難培養出既有專業知識,又有實踐綜合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此外,由于目前在師資上復合型人才的欠缺,很多院校把旅游英語和旅游專業知識分離教學,使學生很難把英語技能和旅游知識融會貫通起來,不利于有效的交際能力的培養。

(四)考核評價方式凸顯不足

重理論知識、輕應用實踐一直是旅游英語考核評價模式中最大的不足。目前很多院校的考核方式多數采用期中、期末筆試答卷的方法,和基礎英語考核方式相似,考核內容主要以課本為主,重點考核學生對字詞句篇等語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學生的聽說等應用能力究竟如何在試卷中不能充分地反映出來。比如口語交流、觀光導游詞的解說等等,若要在學校的考試中檢測這些能力,只有在情景模擬的情況下、在具體的語言應用中才能被體現出來,但是目前對這些能力的考核和評價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紙質的答卷上,這樣的考核方式不利于人才的培養,更無法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4]。

(五)師資隊伍技能單一,“雙師型”教師缺乏

目前旅游英語課程師資力量不足,且現有的師資力量實踐能力急待提高,“雙師型”教師匱乏。這里雙師型教師是指具有“旅游+英語”的復合教學能力的教師。目前,旅游專業的師資隊伍主要由英語專業出身的老師和旅游專業出身的老師組成。英語專業的老師雖然英語知識的理論功底深厚但對旅游專業知識卻了解不夠,所以往往把授課重點放在了語法和單詞等語言知識點的講解上,不能將旅游專業知識融入到專業英語課中;而后者雖然具備旅游專業知識,但往往自身英語水平不高,不能將旅游專業方面的一些專用詞匯及旅游行業的相關知識結合英語傳授給學生,使教學內容體現不出本學科的專業性、綜合性的特點。此外,旅游英語專業教師大多是關起門來搞教學,很少走出校門進行實地調研,因此很難做到結合本地旅游特點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學到的基本上都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這對他們將來盡快地適應旅游服務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

三對策探討

由于旅游英語是旅游專業的一門專業英語課,本身具有聽說應用性強、知識綜合性強等特點。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考慮這些特點,采用豐富的、靈活的、開放式的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重點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增強就業競爭力。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改進旅游英語教學。

(一)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旅游英語的突出特點是實踐與應用,而不是課堂講授。旅游英語必須克服傳統教學法的弊端,應該從注重教師的教而轉向注重學生的學,在課堂教學中不能一味地灌輸,要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刺激他們的感官,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交際情景,如采取讓學生將對話或景點介紹進行復述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體的情景,提高角色表演的真實性和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和興趣。比如,在學習給旅行團辦理登記入住賓館、詢問旅客對房間類型的喜好、確認付款方式對話時,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根據所學內容進行練習,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真實情況進行模擬訓練。這樣不僅讓學生有了語言鍛煉的機會,同時也記住了這個工作的服務程序,經此訓練的學生很容易適應崗位。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內討論或辯論。針對教材中的內容,教師有針對性地選取一些主題組織學生辯論,以幫助學生提高旅游專業知識水平和旅游英語運用能力,如怎樣設計導游詞、旅游案例分析、如何正確解決與客人的糾紛或爭執等。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在校外實踐方面,積極聯系本地一些著名旅游景點,如:大足石刻、渣滓洞、金佛山等,安排學生實地導游,指定老師加強指導;還可聯系交易會,在交易會期間安排學生實習,讓學生得到強化鍛煉。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教師復合教學能力的培養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教育者、領導者和組織者,在教學活動中占主導地位。優秀的旅游英語教師應當具備以下素質:英語口語能力強,旅游專業知識豐富專業技能強;教法靈活,敢于創新,大膽采用新的教學理念。一方面,學校應鼓勵和支持英語教師參加一些旅游專業知識的培訓和進修,如“導游培訓”、“旅行社經營管理”培訓等;同時,讓旅游專業教師定期參加英語口語培訓,不斷提高英語口語水平,雙管齊下,使他們最終能夠在教學中使用雙語教學;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定期到有關旅游企業進行實踐鍛煉,熟悉其工作環節,獲取最新的市場信息,并在政策上鼓勵他們考取導游資格證,提高其專業素質和技能。通過這些措施使旅游專業教師隊伍逐漸成長為一支“雙語雙師型”的師資隊伍,為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師資保證。

(三)選用合適的教材,結合本地實際開發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

課堂教學基本上以教材為依托,所以教材的選擇至關重要。所選用的教材一方面應能夠提供理論和實踐相融合的現代旅游素材,另一方面,又要將這些素材所涉及的知識、文化融合成易于操作的語言技能訓練模塊,并兼顧到學生的語言基礎和對英語語言特點的掌握。同時,要選用符合旅游經濟時代特色的旅游英語教材,不要選用落后、過時的旅游英語教材。另外,可根據實際情況,編寫具有特色、更適合學生使用的旅游英語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由于重慶的旅游英語人才主要以重慶市的旅游區為工作環境,因此在選用的旅游英語教材中要注意其具體性、針對性和地方性,在教材中要突出地方特色,同時還可適當增加一些旅游常識、旅游地理、人文背景知識,使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能很快地學以致用。

(四)改革考核評價方式,重點考核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

旅游英語課程考核既要考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要考察學生實踐能力的運用。一是加大對重慶文化旅游知識的考核力度,二是加大英語聽說等實踐性技能的考核,可以采用筆試、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導游口語能力等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如讓學生選擇相關的文化旅游景點,自制課件,用英語進行講解,通過改革考試手段,促進旅游英語的學習。

(五)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產學結合,實現雙贏

目前重慶市的高校一般都沒有自己的酒店或旅游公司,但是我們可以校外資源為依托,加強與旅行社和酒店賓館及重慶市的著名旅游景點等的合作,走利用社會資源、校企合作的路子[5]。選擇一些與旅游專業對口的、涉外業務較多的酒店、旅行社作為學生的頂崗實習基地和教師的學習實踐基地,使理論與實踐得到有機結合。學生通過在旅游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實習,熟悉各方面的工作流程,提高專業英語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從而增加就業的自信心,為將來實際工作縮短崗位適應期;同時,聘請在行業中既有一定英語水平,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具備中等職稱以上從業人員來學校做兼職教師,給學校專業教師和學生以指導,傳遞行業內的相關信息、工作經驗,這樣做可以開闊師生的視野,從而使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培養目標更為切合旅游市場的實際需要。這種校企合作的方式不僅有利于學校培養出符合旅游行業急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同時還為學生就業提供了更好的途徑,真正促使學校、企業達到“雙贏”的目的。

(六)成立專業指導專家委員會

聘請大型旅行社或旅游景點的管理人員、行業協會的代表擔任委員,成立旅游英語專業專家指導委員會。該委員會全程關注旅游專業的辦學情況,結合旅游行業的發展趨勢商討本專業的發展方向,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共同商討專業教學計劃,協調管理學生實習實訓,指導學生就業,使專業建設緊密切合旅游行業的發展需要。

本文作者:夏敏工作單位:長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