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工具試析論文

時間:2022-01-25 04:56:00

導語:金融衍生工具試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衍生工具試析論文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以另外一個或一些金融產(chǎn)品的存在為前提,以這些產(chǎn)品為買賣對象,價格也由這些金融產(chǎn)品決定的金融產(chǎn)品,它是一種交易合約。金融衍生工具按其自身的交易特點大致可以分為金融期貨、金融期權、金融互換、遠期合約四大類。金融衍生工具像一把雙刃劍,利用得當,可以套期保值,轉移風險;認識不足,貿(mào)然參與,則會造成巨額虧損,嚴重的還可能引起社會經(jīng)濟動蕩,造成社會不穩(wěn)定。因此,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防范必須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金融衍生工具最早產(chǎn)生于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的70年代,是金融機構為滿足特定客戶避免風險的需要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投資工具,是在匯率、利率、股票、債券和商品等交易工具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新的金融交易合約,這種合約賦予一方在將來某一時刻對某一既定資產(chǎn)(或其現(xiàn)金價值)的債權,同時,對另一方的相應債務作出明確的約束,合約的價值取決于一項或多項基礎資產(chǎn)(如貨幣、股票、債券和商品等)或指數(shù)的價值。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操作有一定的風險性,因此,加強對金融衍生工具的國際監(jiān)管和國際合作,成為國際金融界和各國金融當局的共識。

金融衍生工具問世至今,不過20多年的時間,可是,關于它的是是非非卻不絕于耳。有人在談到亞洲金融危機時,也不免將投機資本的泛濫,實質經(jīng)濟的虛擬化“歸罪”于金融衍生工具。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美國次貸金融危機,危害全球,其實質就是華爾街迄今發(fā)明的最為復雜的金融衍生系列產(chǎn)品之一,以資產(chǎn)特別是次級按揭貸款為基礎發(fā)行的各種債券,其相關運作也極為復雜。的確,金融衍生工具在為實質經(jīng)濟提供以下功能:增強流動性、發(fā)揮交易雙方的比較優(yōu)勢和套期保值的同時,為投機也開了方便之門,并在金融基礎工具對實質經(jīng)濟“一次虛擬”的基礎上,對實質經(jīng)濟進行了“二次虛擬”。但是,金融衍生工具畢竟是一種工具,在某種條件下,是否需要這些工具,怎樣設計這些工具,如何使用這些工具,都是我們必須回答的問題。因此,不應把條件不具備時的推出,或設計與使用不當所導致的問題,歸咎于金融衍生工具。正是基于此,我們將金融衍生工具視為金融深化的“雙刃劍”:一方面為金融深化開辟道路,另一方面也可能“刺傷”金融深化。

從一般意義上說,金融衍生工具是建立在相應的金融基礎工具之上的,其價格取決于基礎工具的價格及其變化,在多數(shù)情況下表現(xiàn)為一個或多個雙邊合約組合的形式。這些能夠產(chǎn)生衍生工具的基礎工具的價格,就形成了基礎價格。基礎價格主要有四種:第一類是商品價格,如石油價格;第二類是匯率;第三類是利率;第四類是股票價格或股票指數(shù),由此也就形成了相應的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作為本世紀金融業(yè)發(fā)展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具有與傳統(tǒng)金融工具完全不同的特點。財務杠桿作用顯著,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金融期貨交易時,只要交納一定數(shù)量的保證金,就可以進行幾十、上百倍金額的交易。金融期權買方只要付出很小的期權費,就可以獲得相應金額的買入或賣出的選擇權。這類交易可以用于套期保值,參與者只需要動用少量的資金,就可以達到目的;它也可以用于金融投機,參與者在承擔高風險的情況下,就獲得了取得高收益的可能性。著名的英國投資銀行—巴林銀行在參與日本東京股票指數(shù)期貨時,如果該銀行新加坡分行交易員尼克•利森的預期準確,那么巴林銀行在l995年會繼1994年之后獲得巨額的收益。然而,利森交易失敗,由此造成的巨額虧損搞垮了這家歷史悠久的銀行。無法否認的事實是,企業(yè)運用此類工具進行風險管理時,無須動用巨額的資金;有些工具不需要交易費用。例如,金融期貨、金融期權的交易只需要極少的資金;外匯遠期合約不需要交易費用。如果企業(yè)運用這類工具進行金融投機,也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提高投機的效率。工具特性復雜,但風險控制或投機的效果明顯。與金融基礎工具不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對象,主要是外匯、國債和股票等金融資產(chǎn)買賣的合約(如貨幣期貨),金融資產(chǎn)買賣的選擇權或期權,以及某種基礎價格的變動等等。實際上,金融資產(chǎn)本身已經(jīng)是對實物資產(chǎn)的一種虛擬,金融衍生工具則是對金融資產(chǎn)的一重或多重的虛擬,有些工具甚至是基本金融衍生工具的組合。因此,這些工具的特性異常復雜。

但是,復雜的工具特性并不影響其功能的發(fā)揮,相反,與金融基礎工具相比,其功能更強。一些由基本金融衍生工具組合成的金融產(chǎn)品工具,可以為客戶鎖定價格,規(guī)避和控制風險;也可以成為金融投機的利器。美國的金融家索羅斯,就是以運用這類工具進行金融投機而聞名于世的。工具設計靈活,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金融衍生工具中有一部分是柜臺交易的工具(OTC工具),這類工具完全是根據(jù)客戶的需求,度身定做的,開展此類業(yè)務的金融機構,通過選擇不同的時間、金額、杠桿比例、風險等級等參數(shù),組合不同的基本金融衍生工具,向客戶提供具有獨特避險功能或投機價值的工具。應該看到,當前企業(yè)的金融需求不僅僅是規(guī)避風險或金融投機,而且還存在著增強流動性、突破金融管制等方面的需求。有一部分工具就是滿足這方面的需求的,例如貨幣互換,可以以較為優(yōu)惠的條件為參與交易的雙方,進入各自對方的融資市場提供便利。1981年8月,美國的1BM公司與世界銀行進行的貨幣互換,就是著名的案例交易。

自從英國的巴林銀行因從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而導致巨額虧損,最終倒閉的事件披露后,凡是從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企業(yè)(被調查企業(yè)),都以巴林銀行事件為借鑒,非常謹慎地控制本企業(yè)金融衍生工具所帶來的風險。譬如,要求交易主管向公司的高層人員匯報有關的交易情況,且匯報的頻率很高。然而,我們不時還可以從現(xiàn)實中注意到,由于種種原因,一些企業(yè)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出現(xiàn)嚴重虧損,事實好像非常矛盾,但卻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中國企業(yè)已經(jīng)知道要努力控制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風險,但在如何控制和監(jiān)管上卻常常猶豫不決。這也說明,這些企業(yè)在如何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如何管理這類工具帶來的風險等問題上帶有一定的盲目性。

金融衍生工具作為金融工具創(chuàng)新,不論是理論研究還是應用實踐,在世界范圍都是一個前沿領域。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國的存在還是近十年的事。我國曾經(jīng)存在或現(xiàn)在仍存在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貨幣期貨、股票指數(shù)期貨、可轉換債券、國債期貨等,外匯遠期和貨幣互換也曾經(jīng)在小范圍內存在過。但除國債期貨外,其它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都未能形成較大規(guī)模。故基本上可作出以下結論:目前我國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種少,規(guī)模小,加之所依賴的證券市場屬于新興市場,故其發(fā)展還處于幼稚階段。但是,隨著衍生工具的功能和作用慢慢在為我國企業(yè)界人士所認識,我國開展衍生工具的條件也在逐漸成熟,再加之我國已經(jīng)加入WTO,金融的開放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金融衍生工具的開展。同時,由于金融衍生工具都以買賣契約或交易合約為基礎,在合約簽訂之后,便確定了買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而交易卻要在將來某一時刻才能履行或完成。因此,從合約簽訂之時至履行之前有一段時間差,期間存在著很多風險,如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經(jīng)營風險、法律風險等。

毋庸諱言,金融衍生工具市場,要杜絕投機交易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如果在這一市場上,只有金融風險管理的參與者,而沒有投機者,那么,市場就會因為沒有足夠的流動性,導致前一種參與者無法及時地進入或退出市場,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管理功能也就無法正常發(fā)揮。從實踐的角度講,要在金融市場上區(qū)分風險管理者或投機者是相當困難的(不僅僅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場上是如此)。同一個交易者在不同的情況下,所扮演的角色是不會一成不變的。這種轉變只需要在頭寸或時機上做小小的手腳就可以了。總之,可以選擇適當時機,逐步恢復、謹慎推進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與此同時,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和健全的金融衍生市場的信用擔保機制,嚴格市場監(jiān)管,加強風險管理和國際合作,防止惡性投機、違規(guī)操作和其他干擾、破壞市場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

參考文獻:

[1]孫寧華.金融衍生工具風險形成及防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楊邁軍.金融衍生品的風險防范與化解.中國物價出版社,2001.

[3]孫玉甫.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4]周立.金融衍生工具:發(fā)展與監(jiān)管.中國發(fā)展出版社,1997.

[5]張愛俠.我國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控制研究.特區(qū)經(jīng)濟,2006.

[6]葉永剛,黃河.衍生金融工具的發(fā)展、演變及其動因分析.武漢大學學報,2004.

[7]王海瑛.論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控制.理論探索,2002.

[8]胡建平,吳華.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及防范.浙江金融,2004.

[9]新浪財經(jīng)縱橫.

[10]搜狐財經(jīng)網(wǎng)站.

[11]龍源期刊網(wǎng).

【摘要】通過分析金融衍生工具內容,形成,特征,風險,提出一些風險防范的方法。

【關鍵詞】金融衍生工具次貸金融危機金融產(chǎn)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