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問題

時間:2022-03-24 02:51:00

導語: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問題

1知識經濟的涵義

人類社會發展經歷了農業經濟、工業經濟階段,現逐步開始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過渡。在農業經濟發展階段,土地是單一的生產要素;在工業經濟發展階段,前期的生產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勞動力與資本,后期則還包括企業家的管理能力和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到了知識經濟時代,最主要的生產要素當推知識,盡管土地、勞動力、資本等仍是不可少的生產要素,但已不再像工業經濟時代那樣至關重要,而知識卻在經濟發展中占主導地位。表現在國民財富中,人力資本所占比重已大大超出二分之一,而信息產業則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2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1)對會計對象的沖擊。現行的會計模式是以企業的價值運動作為自己的對象,對財富的認識主要局限于有形財富,對獲利驅動力的認識主要局限于有形資產。在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對象的沖擊具體體現在對會計要素的沖擊。會計要素的定義應根據形勢的發展及時進行修改,以更好地服務于會計目標。例如,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知識資源和人力資源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企業的無形資產在整個資產總額中的份額將超過有形資產。因此,資產及其他會計要素的內涵將發生變化。

(2)對會計目標的沖擊。關于會計目標,理論界形成了兩個學派:一是受托責任學派,二是決策有用學派。顯然這兩個學派在會計導向及信息質量特征的側重點上是大相徑庭的;在導向上,前者是面向過去,后者是面向未來;在信息質量特征側重點上,前者強調可靠性,后者則更著重相關性。知識經濟時代,會計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是會計發展的主旋律,代表了會計發展的方向。因此,未來會計的目標將是向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同時兼顧受托責任信息。

(3)對現代成本管理的沖擊。成本管理的對象應全面化。當前,普遍認為企業的成本管理只是對企業整個再生產過程中資金耗費的,即在供應、生產、銷售三個階段中的各種成本進行的管理,而卻忽視了抽產前產品的開發和設計過程的成本管理。在知識經濟時代,我種耗費支出將上升為整個產品成本的60%~70%。因此,也應把這部分支出納入到成本管理的對象之中且作為管理的重點。成本管理應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知識經濟時代,人的因素是決定企業成本高低的關鍵,成本管理要充分挖掘人的潛力并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人力成本問題成為整個成本管理的關鍵。

(4)對資產概念的沖擊。企業的經濟資源在工業經濟時代主要指物質或財務資源,通常表現為有形資產。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資源的主要表現形式為知識資源。知識資源是由人力資源和知識兩部分構成,其中人力資源是知識的載體;知識通過人的積累、運用、創新而發揮作用,是人的創造能力的源泉和動力。把人力資源和知識納入企業資產的范圍,無疑是對會計觀念的重大挑戰,它意味著傳統的資產概念將被賦予新的含義。資產范圍的擴展,將為會計的核心問題之一——資產計價帶來新的課題。

3加強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管理工作的對策

3.1樹立全新的會計觀念

(1)樹立面向未來的時空觀念。傳統會計采用的是一種面向過去的回顧型時空觀。通過對過去業務活動的記錄和總結,對過去的業績和行為結果做出評價,并以此指導現時事務。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的時空觀要由回顧型轉向展望型。通過對現在的認知。為更好地把握未來服務。第一,要建立面向未來的會計觀念和理論體系。第二,構建一種緊跟時代面向未來的會計組織結構體系及方法體系,使會計系統與周圍環境緊密地融為一體。第三,改變以定期結算為基礎的傳統財務報告。第四。利用網絡世界的時空優勢,構建網絡會計體系,實現會計的實時動態處理、在線管理及遠程控制等。

(2)樹立創新觀念。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整個時代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它滲透于社會的各行各業和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創新是知識經濟中最重要的經濟活動。因此。會計領域也必須具備創新的觀念。會計創新包括結構體系創新、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

(3)樹立網絡系統觀念。知識經濟是以信息化和網絡化為基礎的,因此知識經濟時代即網絡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系統設計、會計理論、會計方法體系的構建,都必須以網絡系統觀念為基礎,做到會計系統結構網絡化、會計理論網絡化、會計方法網絡化、會計信息網絡化。

(4)樹立動態時點觀念。知識經濟時代要樹立動態的會計觀念,從動態角度對會計環境及會計要素項目進行評判,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會計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實施以時點為基礎的動態實時會計系統。

(5)樹立積極的風險觀念。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高風險的時代,風險伴隨著人類的一切活動。面對日益增加的風險,我們應該通過積極的風險管理。有效地預測和控制風險。承認風險的必然與可能,采用積極的方法去認識、反映和控制風險,使會計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風險反映系統,一個預警系統。承認風險與收益并存,正視風險,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積極地創造收益。

3.2重視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

現代經濟理論研究表明,經濟系統的知識水平和人力素質已經成為生產函數的內在部分,成為生產力提高和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之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力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大。

知識經濟的蓬勃興起使人們關注兩個基本定律:一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二是人力資源是比其他任何經濟資源都更為重要的資源。只有重視人力資本的投入,才能促進經濟的繁榮與穩定。近年來,美國經濟出現了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許多經濟學家指出:企業家精神、現實主義與創新精神是高高舉起美國經濟的幾大支柱,其前提是巨額的人力資本投資。美國每年投人1000億美元用來提高實業界人士的素質。

近年來,我國會計學界已經開始關注對人力資本會計的研究,并已初步取得一些成果。但隨著人力資源重要性的不斷增強,許多更加迫切的問題會擺在人們面前。事實很明顯,只有充分運用自身掌握的所有智慧的企業才能在知識經濟時期獲得成功,而對這種智慧的投資、貢獻等做系統的計量與報告,正是人力資源會計的直接目的所在。

對于我國現有會計工作而言,不僅要適應現行財務會計改革之需,為企業外部相關者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不應忽視企業自身的管理之需。應充分重視和利用會計的決策參謀作用。會計從業人員應加強自身教育。更新觀念,豐富知識,尤其要充實金融知識、熟悉外部市場大環境。做到能隨之應變;還要精通計算機技術,為決策者及時提供所需信息。真正起到一個好參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