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淺析論文
時間:2022-10-26 02:50:00
導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淺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小企業作為當前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經濟生活中最活躍的因素。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創新不足問題已成為其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應當結合自身的經營狀況從管理觀念、管理目標、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內容、信息披露的創新、財務監管活動的創新等多方面進行全方位創新,從而更好地實現中小企業的財務目標。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創新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現代企業經營與管理的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有效的財務創新能夠在環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快速有效地整合財務資源,適時調整投融資方案和營運資本管理策略,從而更好地實現中小企業的財務目標。處于企業管理中心地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如何適應形勢的變化,順勢而為,進行全方位創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就此談談淺見。
一、財務管理觀念的創新
中小企業為了在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必須居安思危,并能把危機感轉化為具體的創新策略。可以這樣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的最重要的就是財務管理創新觀念。
1.人本化理財觀念。傳統的財務管理是以資金為中心,而在當今時代,重視人的管理與發展觀,已成為現代財務管理發展的基本趨勢。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應把對人的激勵與約束放在首位,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財務運行機制,充分挖掘和發揮人的潛能,調動人的創造性、主體性和自覺性。
2.動態管理觀念。在當今時代,企業經營隨時面臨著諸多不確定變化因素的挑戰,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必須樹立動態管理觀念,服從競爭需要,立足未來,根據市場信息及企業實際不斷比較、分析和選擇,在動態中尋找最佳平衡點,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提高管理效率。
3.風險理財觀念。在市場經濟機制下,任何一個市場主體客觀上都存在著蒙受經濟損失的機會與可能,即不可避免的承擔一些風險。這種風險會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而增長。因此,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樹立正確的風險觀,善于對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進行科學的預測。有預見性地采取各種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風險損失盡可能最低。
4.信息理財觀念。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信息成為市場經濟活動的重要媒介,而且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新信息技術革命使信息的傳播、處理和反饋的速度大大加快,從而使交易、決策可在瞬間完成,經濟活動的空間變成了所謂的“媒體空間”和“網上實體”。這就決定了在知識經濟時代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牢固地樹立信息理財觀念。
5.融資第一的觀念。傳統財務管理模式是自有資本的發展和延續,以自有資金為核心。市場經濟下企業競爭成敗的關鍵已不再是單單的自主理財,而是資本運營、培育和擴張。因此,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應樹立融資第一的新觀念,優化資源結構,順應新經濟發展的要求,提高企業效益;
二、財務管理目標的創新
工業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物質資本的地位相對下降,而知識資本的地位相對上升。這一變化決定了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已不再僅僅歸屬于股東,而應歸屬于“利益相關主體”。企業是利益相關者契約集合體。企業要實現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就理應維護契約的公平和有效性,使“集合體”中的各主體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必須創新,必須由單一的面向股東轉為面向多元利益主體,由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轉為滿足多元主體利益目標。
三、財務管理內容的創新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出資人的財務管理可分為投資者財務管理和企業管理者財務管理,由于兩者管理目標存在差異,就必然要求企業創新管理模式。
1.融資活動的創新。傳統的融資活動主要是財務資本的籌資管理。在知識經濟環境中,知識成為資源配置的第一要素。知識資源的擁有量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成敗的關鍵因素,中小企業財務人員應把對知識資本的培育作為重要的理財活動。企業不僅要籌集物質資本,還要籌集“知識資本”或者說“智力資本”,甚至籌“知”或籌“智”重于籌資。
2.投資活動的創新。在知識經濟時代,投資的重點由有形資產轉為知識資產、無形資產。因此,中小企業投資活動應更加注重投“知”或投“智”活動。二是應加強風險投資管理。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使風險投資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這就要求中小企業加強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并改進無形資產價值的補償方式,以控制投資風險。三是克服中小企業投資的盲目性。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容易一人說了算、造成投資的盲目性。因此,要積極引導中小企業進行規范的公司化改造,優化企業資本結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設立董事會促進企業決策科學化,嚴格按現代企業制度運作,使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
3.財務分配活動的創新。在工業時代,物質是第一生產要素,誰擁有了物質資本,占有了生產資料,誰就享有收益的分配權。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第一生產要素,因此,按“知”或按“智”分配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選擇。
四、財務管理手段的創新——網絡財務
知識經濟是知識化、信息化的經濟,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普及與發展,傳統的桌面式財務管理將逐漸向網絡式財務管理變化。網絡財務系統突破了空間局限,使物理距離變成鼠標距離,使管理能力能夠在網上延伸到全球任何一個節點。眾多的遠程處理功能得以實現,例如:遠程報表、遠程報賬、遠程查賬、遠程審計等,強化了主管單位對下屬分支機構的財務監控。網絡財務的遠程處理和協同業務能力使得企業財務管理向集中化管理跨進。網絡財務在時間上,實現了會計核算動態化、實時化,使得財務管理從靜態走向動態,極大地增強了財務處理活動的及時功能,提高了會計的價值。我國中小企業應牢牢把握住網絡財務給企業經營和管理帶來的機遇,使企業管理實現數字化、信息化,促進中小企業經營更上一個臺階。
五、風險管理方法創新
風險是影響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重要因素。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資本經營呈現出高風險性,表現在:由于媒體空間的無限擴展及網上銀行、電子貨幣的運用,使得資本流動加快,使貨幣風險進一步加劇;由于高新技術的發展產品壽命周期不斷縮短,不僅加大了存貨風險,而且加大了產品設計、開發的風險;企業內部財務結構和金融市場的變化使財務風險更為復雜,如人力資本產權的特殊使用壽命,知識資產攤銷方法的選擇,會使現有資本結構不穩定,技術資本的泄密、流失、被替代或超過保護期可能導致企業的破產;是作為知識資本重要構成要素的企業信譽、經營關系等變化,使企業名譽風險突出。由于上述原因,迫切要求中小企業必須運用現代管理手段加強風險管理,確定風險管理目標,建立風險的計量、分析、報告和監督系統,以便采取恰當的風險管理政策,合理規避風險。
六、信息披露的創新
企業會計信息是否對外公開,主要取決于其社會影響。中小型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大部分進行了審計,從增加企業社會信用和維護社會公眾利益出發,有必要建立如下披露體系:
1.小型企業可自行選擇是否對外披露,若披露,對外披露的報表必須接受外部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披露時間比中型企業可更長,此外,還應加強企業社會信用的宣傳,造成披露信息的企業具有良好信用的氛圍,給予納稅或銀行信用方面的便利或優惠,促進中小型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
2.建立地方性的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媒體和渠道,如工商、稅務系統的出版物或網站,可供社會公眾隨時進行查閱。
3.強調對成長性的披露。一般來說,中小企業板的公司通常盈利現狀不太理想,但成長潛力較大,同時公司的風險也大。為了減少風險,必須對公司的盈利能力與發展前景進行披露。通過對成長性披露,也可以讓一批質地真正好的公司受到投資者或潛在投資者青睞,求得發展。
七、財務監管活動的創新
中小企業約占40%的比例都是兼職會計,還有約10%的比例是會計記賬機構記賬,大多僅限于簡單記賬的財務管理。這都嚴重制約著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在中小企業自身財務總監管理的基礎上,應設立政府管理的公共財務總監機構(第三方內部審計部門),根據中小企業的行業分類,由專門的財務總監(專家團隊)定期對中小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的社會化監督管理,參與中小企業重大投資、經營的決策,進行行業性的財務分析,提出財務管理方面的建議和方案。
現代社會已進入創新時代??梢哉f不創新則停頓,不創新則衰退。加強財務管理的創新將是我國中小企業在新的市場經濟形勢下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張海林:財務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2]曾繁榮:論現代財務理論對技術創新的制約.上海會計,2003,(1)
[3]陳海誼: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4,(6)
- 上一篇:保險企業市場競爭研究論文
- 下一篇:國外的社會保障制度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