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及策略
時間:2022-02-27 04:35:14
導語: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著改革開放40多年的進程,我國中小企業急速成長,同時中小企業又加快了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成為推動其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缺乏和不完善,嚴重影響了其經濟效益,削弱了其市場競爭力,成為中小企業不斷發展的絆腳石。文章闡述了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內涵、要素和特點,結合中小企業的實踐,分析了其目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應對措施。文章對于中小企業提高財務內部控制水平,確保企業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財務內部控制
為了規范企業內部管理及內部控制,財政部出臺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同時,為了指導小企業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內部控制,我國制定了《小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對小企業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上述規范頒布以來,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得到了根本性的完善,但是仍存在許多問題,為此,文章將以中小企業為研究對象,圍繞其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展開研究。
1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概述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與企業經營管理息息相關,每一次業務流的產生均會伴隨著資金流和票據流的發生。了解財務內部控制及中小企業的特點是發現問題、提出對策的必要前提。1.1財務內部控制的內涵及要素內部控制是企業為了有效使用經濟資源、提高經營效率以達到既定管理目標而實施的控制過程。財務內部控制是與企業資金活動相關的內部控制,是企業確保實現財務目標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程序和政策。企業實行財務內部控制是為了保證財務活動的合法合規、保證財務數據和報告的準確可靠、保證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促進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比照內部控制要素,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要素包括:1.1.1內部環境。財務內部環境主要包括與企業資金活動相關的機構設置、權責分配、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企業應根據有關規定及企業章程,建立公司的治理結構和議事規則,明確公司董事、監事、經理的職責權限,高管層的關鍵是制衡。企業經結合企業的業務特點設置財務機構,明確財務崗位職責權限,將權利和責任落實到各崗位,財務機構的關鍵是執行。在財務人員的選拔和聘用過程中,應當將個人職業道德和專業能力作為重要標準。此外,還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以加強企業員工的認同感、凝聚力和歸屬感,并且董事、監事和財務高級管理人員應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1.1.2內部可控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企業應當明確自己的戰略目標、經營目標和財務目標,并識別那些可能影響企業既定目標實現的不確定因素,分析這些不確定因素的可能性和可能結果,為制定風險應對的措施提供依據。1.1.3財務內部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具體方式,是風險應對策略的手段。例如,企業通常將業務經辦與會計記錄分別設置不同的崗位以保護財產安全,會計記錄與財產保管、業務經辦與稽核檢查、授權批準與業務經辦這些事項分設不同的崗位也是常見的控制活動。另外企業還可以采用定期盤點和清查、開展全面預算、有效利用各種核算指標分析企業運營情況等方式。1.1.4信息交流與溝通。信息與溝通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也是企業管理不斷升級的重要基礎。企業從一個管理階段上升到另外一個更高級的管理階段,往往依托于信息手段的提升。從信鴿、電報、電話、網絡到現在通信的發達,信息交流與溝通的便捷已讓財務管理的范圍及深度無限延伸,信息交流與溝通無處不在。1.1.5內部監督。內部監督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財務內部控制的本質是把財務制衡嵌入業務流程之中,而制衡最怕的是越權和串通,通過企業內部的自我監督可以推動企業財務內控的不斷完善。1.2中小企業的界定。根據工業及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在2011年6月聯合頒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范》,中小企業是指依法成立的,人員規模、營業額和資產總額均相對較小的企業,具體劃分標準根據行業不同有所區別。中小企業的特點是資產規模小、人員數量少、產品類型單一、以追求銷售利潤為主要目的各種獨立所有和經營的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等。
2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要想更好的應用內控規范,完善中小企業財務相關內部控制,了解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中現存的問題是必要的。2.1崗位權責不清晰。中小企業規模小,人員少,很多企業所有者同時也是企業的經營者。有些中小企業會出現股東權利平均分配的現象,如某公司共有兩名自然人股東,該兩位股東的持股比例均為50%,只要其中一位股東口頭或書面同意款項支付,出納便可以完成付款操作,導致在財務管理方面公司股東之間沒有形成必要的權力制衡,重要的原因是中小企業的股東既是所有者,又是經營者。2.2授權審批不明確。中小企業受資金和規模的限制,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是老板的親戚朋友,有些中小企業在資金管理活動中缺少規定程序及授權審批流程,容易形成“怎么方便怎么辦”的做法。例如有些企業的出納既負責資金收付,也負責賬務記錄,同時缺少必要的監督機制,這種看起來的簡便不是替代了有效的流程,而是犧牲了必要的流程,加大了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2.3財產保護不重視。許多中小企業的經營以盈利為主要目的,企業經營者將更多的精力投放在眼前的經營中,無暇顧及或鮮少考慮企業的未來。加之對市場的風險抵抗力弱,習慣形成快進快出,能做就做,不能做馬上更換的業務定位。在這種習慣定位下的中小企業與其就業人員之間也僅僅是雇主與打工者的關系,不是公司與個人的合作關系,聚在一起的員工不是為了實現企業的愿景而努力,無論企業的銷售增長多快、利潤增長多高,企業的長遠發展仍然有軟肋。2.4預算控制不關注。中小企業對資金的總體計劃通常就是經營者個人的安排。沒有建立在對企業內部環境的分析、沒有全員、全部門、全過程的參與使企業對未來一定階段的經營和財務難以做出具體計劃。因為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大部分來源于銷售團隊,他們更看重短期的經營成果,忽略長期目標的抉擇。2.5缺乏財務重大風險預警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中小企業因其結構和經營方式單一,以及發展體制上的不完善,對財務風險評估存在諸多不足,缺乏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
3完善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對策
中小企業在財務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以上問題需要從以下方面著手建立財務內部控制體系。3.1做好不相容職務的崗位分離與制衡。“管錢的不管賬”這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意指一個人如果既要完成資金收付,又要完成資金記錄,資金收付與資金記錄一致或不一致,都很難說明是資金收付和資金記錄哪一個是正常或異常的。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說,授權與經辦、財產使用與保管、記錄與稽核等均屬于不相容的職務,這類不相容職務分離的重點在于制衡,因企業的人力資源、經濟資源的限制不能實現不相容職務相分離,企業要考慮采取替代性控制措施。3.2適度授權授。權與審批是指企業應明確各崗位辦理業務和事項的權限范圍、審批程序和相應責任,也就是說授權與授責相結合。對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按照既定的崗位職責和程序進行的授權是常規授權。對特定條件、特殊情況下進行的授權是特別授權。企業對重大決策、重大業務事項、重要人事任免、大額資金支付須實行集體決策審批或者聯簽制度。3.3建立實施財產保護制度。企業應對日常經營活動中的實物資產建立日常管理和清查制度,如通過登記使用、實物保管可有效保護財產安全。對實物資產應做到定期盤點和不定期盤點,對和資金有關的現金、票據、網銀操作U盾及其口令或密碼應嚴格限制不相關人員直接接觸,以降低資產發生減損的可能性。3.4建立全面預算制度。預算是企業對未來一個經營時間段內整體資金流入、資金流出的計劃。相比預算的準確與否,更重要的是預算為企業的經營者提供了一個預期或參考值。預算編制完成后,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可以通過檢查及時發現未完成的原因并采取改進措施。沒有一個預算是絕對精準的,但可以通過預算來代替無序和雜亂無章。預算決策權屬于內部管理最高層(股東大會)職權,由內部審計等部門負責監督預算的執行。3.5建立重大風險預警機制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風險預警是指應針對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可能產生的不利因素進行預測和報警,以控制和降低風險造成的損失。重大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至少包括重大風險的識別和預警分級、預警指標的確定以及如何應對,有關情況一旦出現,快速反應,將損失降到最低。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是指企業在面對各種危機情景時,為了消除或減少給企業帶來的威脅和損失,而進行決策、調整及處理的過程。
4結論
中小企業對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同時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亟待完善。文章以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為視角,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善的措施。建立與中小企業現狀相適應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有益于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實現及中小企業優質發展的持續進行。
參考文獻:
[1]劉俊青.淺析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J].中國集體經濟,2019(17):137-138.
[2]甘哲順.淺析中小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經貿實踐,2018(18):130-132.
作者:覃曉珍 單位:上海易境環境藝術設計有限公司
- 上一篇: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探索
- 下一篇:補充申報債權的法律后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