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后現代服務業納稅風險控制論文

時間:2022-08-15 09:56:09

導語:營改增后現代服務業納稅風險控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營改增后現代服務業納稅風險控制論文

1“營改增”后現代服務業納稅風險形成的原因

1.1會計制度與稅法規定的差異

會計制度與稅法規定的差異一直存在,“營改增”后,稅法又出現新的問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不斷對其進行補充解釋,不斷調整、更新,使會計制度與稅法規定的差異更加復雜。在對財務、稅收知識進行理解、認知、掌握和運用過程中,如何協調會計制度與稅法規定的差異,給現代服務業的財務人員帶來巨大考驗,使企業稅務風險進一步擴大。

1.2稅收征管的消極影響

在新型稅源管理模式下,我國稅收征管按照“征收”“管理”“評估”和“稽查”相分離的原則展開,促進稅收征收專業化程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精細化分工使稅收征管活動縱向互動、橫向聯動不流暢,缺乏內在有機聯系,使稅務人員對本業務之外的業務流程缺乏足夠了解。此外,不同稅務執法機構和人員對同一企業的同一涉稅行為的判斷和裁定往往存在不同看法,尤其是我國現代服務業實行“營改增”時間較短,法規尚不完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臺了大量解釋補充文件,使納稅人和稅務干部難以全面掌握,從而造成稅企內外信息交流不對稱。稅務機關在涉稅實務中具有的自由裁量權,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稅務風險。

2“營改增”后現代服務業納稅風險控制措施

“營改增”后,現代服務業納稅風險增加。因此,有必要制定控制現代服務業納稅風險的相關措施?!盃I改增”后,現代服務業納稅風險控制應該融入全過程控制的思想,即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過程控制。

2.1建立預警機制

為提前將現代服務業的稅務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并盡可能使稅務風險帶來的損失最小化,達到企業可接受范圍,企業應該建立全面稅務風險預警機制,積極預防和控制稅務風險。

2.1.1樹立全面稅務風險防范意識

首先,實行“營改增”的現代服務業企業高層管理者應帶頭樹立稅務風險防范理念,營造良好的稅務風險管理氣氛;其次,要制定與企業風險一致的稅務風險管理目標,將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深入到企業各個部門、各個環節,明確責任,將涉稅事項處理和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化、程序化、標準化,從而預防和減少風險的發生,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2.1.2建立全面、有效的信息溝通系統

部分現代服務業實行“營改增”后,由于增值稅比營業稅內容復雜,因此,稅務風險提高。從內部來講,應及時匯編“營改增”后的稅法法規,并組織所有員工進行學習,建立并完善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收集、更新系統,確保企業財務會計系統的更改設置與“營改增”的變化要求同步,保證會計信息輸出能夠反映“營改增”的最新變化,消除由于會計工作沒有進行到位給稅務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從外部來講,企業應與當地稅務機關及其他相關單位建立良好互動關系,保持有效、及時的溝通,主動咨詢并快速了解“營改增”的最新政策,及時收集和反饋相關“營改增”的信息。因此,全面有效的溝通可以減少“營改增”變化帶來的稅務信息理解和執行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防患于未然。

2.2監控與評估

由于部分現代服務業實行“營改增”后,計稅方法、稅收繳納及稅收優惠等方面發生了根本變化,面對新變化,企業應對稅務風險控制進行監控,并定期進行評估,以確保其被控制在企業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內,使稅務風險的損失降到最低。

2.2.1稅務風險監控

企業應設置稅務風險管理機構或崗位,監控各個部門的設置及日常業務操作是否符合“營改增”變化的要求,監控各部門對“營改增”稅收政策的理解是否出現偏差,從而規范企業經營行為,著重跟蹤監控重大事項的稅務風險,因為重大事項帶來的風險較高,關乎企業的存亡與興衰。因此,稅務風險管理部門應認真分析,采取措施,盡量避免稅務風險。此外,企業還可發揮稅務部門、審計部門、行政機關、社會媒體等各個方面的監督作用,最大限度地對稅務風險進行監控。

2.2.2稅務風險的評估機制

部分現代服務業很難避免“營改增”給其帶來的稅務風險,因此,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評定稅務風險。分析稅務風險發生對企業造成影響的大小,使稅務風險水平合理控制在企業承受能力與可接受范圍內,以便強化對風險控制。由于部分現代服務業實行“營改增”時間較短,稅收政策還不完善,具有相當大的彈性空間,稅務機關在對部分現代服務業的稅收執法上擁有較大自由裁量權,為避免“營改增”后稅務籌劃給部分現代服務業帶來稅務風險,要對稅務籌劃方案進行合理評估,主動與主管稅務機關進行聯系和溝通,稅務籌劃方案經稅務部門認可后,在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則下,方可開展合法、合理的稅務籌劃活動。

2.3危機管理

受多方面影響,實行“營改增”的部分現代服務業并不是所有稅務風險都是可控的,當稅務風險轉化為現實危機時,企業應該采取危機管理方法,及時解決這些風險。稅務風險發生后,應在最短時間內采取適當補救措施,減少向稅務機關可能支付的滯納金和罰款,降低對企業聲譽的負面影響。如果稅務檢查發現部分現代服務業會計核算部門因對“營改增”后的會計操作處理不當,導致偷漏稅事實,其將面臨高額罰款和滯納金。因此,企業要積極采取措施應對稅務風險,運用公關的方法說服稅務機關,使稅務機關相信企業的失誤是“營改增”后,一下子難以適應造成的,而不是故意行為,盡量降低稅務風險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影響。此外,稅務風險產生后,企業要及時查明原因,對于導致稅務風險產生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依據風險結果和性質,追究其責任,避免此類風險再次發生。

3結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逐步深化,“營改增”的改革將擴展至所有服務業。服務業開展的業務越來越廣,“營改增”后,生產經營活動中各個環節涉及的稅務事項也越來越繁雜,服務業稅務風險問題也會日漸突出。因此,企業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控制納稅風險,為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促進服務業在和諧的經營環境中持續穩定發展。

作者:李翠平 單位:山西大學商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