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控制探究
時間:2022-11-15 02:58:25
導語: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控制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是企業會計為了順應信息化社會形式而做出的必要舉措。中小企業在實現會計信息化的進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這是由于信息化管理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缺少相應的信息化環境和統一的制約體系以及企業自身等原因。控制會計信息化風險的方法包括:量身定制,綜合考量;整體規劃,重點突破;控制風險,轉變觀念;有效激勵,激發熱情;內部協調統一,外部加強溝通。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幫助中小企業在會計信息化的過程中合理規避風險,降低企業損失,進而提高企業收益。
關鍵詞: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控制;研究
一、會計信息化的發展現狀
會計信息化是先進的信息技術平臺,集資產、信息與業務為一體,運用計算機、網絡和通訊等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獲取、存儲、優化、傳達和應用等處理,具有財務信息處理職能集中化的特征。從本質上講,會計信息化就是在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下進行的會計業務流程的重新整合,并在這一進程中建立起以集合與互通為特點的現代會計信息化系統。當前,我國對會計信息化的研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首先,在研究開發會計信息系統軟件上,諾蘭模型是關注度最高的;其次,還能看到一些教授在設計會計信息系統軟件上付出了大量心血,他們立足于研究開發會計信息系統,對信息系統軟件各個板塊的設計思想以及業務流程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論述;再次,在研究會計信息化的本質及信息化進程中存在的不足方面,國內的學者尚未提出一致觀點。導致了許多企業不夠明確會計信息化的本質所在,對會計信息化的目標和具體業務流程更是了解甚微,甚至認為“會計電算化”與“會計信息化”就是相同的概念,認為會計信息化就是用電腦等設備代替紙張的報表和賬簿,進而忽視了會計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二、會計信息化的風險控制對中小企業的作用
首先,通過使用會計信息化系統,企業可以提高獲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使企業業務量蒸蒸日上,最終達到增強企業工作效益的目的。此外,在中小企業應用會計信息系統可以對企業的資金流動進行有力監督,為企業的高層提供真實有價值的參考資料,為投資人以及報表使用者提供更全面的分析,使企業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值得注意的是,在會計信息化給企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可避免的風險:對信息化概念的界定不夠明確、盲目效仿其他企業的信息化系統、高素質跨領域人才的嚴重缺失、激勵體系的不完善、數據資料的安全性受到威脅等一系列的問題,對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建設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這就需要企業對信息化系統進行事前規劃研究,做好風險防范工作,或是在面臨風險時能夠及時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合理規避風險。中小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分析研究,量身定制,多方考證,確保會計信息系統真正為企業所用。企業可以通過研究會計信息化的風險控制,實現會計信息與內部控制的一體化,幫助我國中小企業合理規避財務風險,提高管理水平。
三、當前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存在的不足及成因
(一)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存在的不足
1.信息化沒有真正實現。即便我國有些中小企業已經建立了信息化系統,但他們對其本質的認知并不夠:認為只要擁有了通訊設備、企業網站和信息化管理軟件就算實現信息化了。對于什么是信息化、如何運用信息化缺乏全面的認識。許多企業都購買了電腦和信息管理系統軟件,但其主要功能卻只停留在記錄方面,這種事倍功半的做法不僅占用了企業的大量資金,也使信息化系統變成空殼,沒有發揮實質作用。
2.復合型人才嚴重缺失。企業信息化管理因為涉及的領域廣,需要同時掌握計算機與管理知識,因此企業急需高素質復合型的信息化管理人才。雖然國內部分高校開設了相關課程,但是能全面系統的掌握信息管理技術的人并不多,如果企業沒有對員工統一開設培訓課程,員工無法感受到開發者設計軟件的初衷,因此很難有效利用企業信息管理的系統軟件。
3.資金未得到合理利用。很多中小企業由于在會計信息化系統建設方面缺少合理的前期規劃,在進行信息化管理過程中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缺乏對企業現狀和經營策略的整體規劃和設計,使資金沒有得到最優化配置,導致大量資金的浪費和流失,進而使企業的成本—收益比大大降低,最終造成企業無法達到預期的經營目標4.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一是大型企業是目前各級政府信息化技術建設專項資金的重點資助對象,而對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關注相對較少;二是政府部門作為領頭人,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卻沒有起到相應的領導作用,如政府相關部門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夠完善,使得企業每次到政府相關部門辦理業務的時間過長等等,這極大的影響了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
(二)導致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存在風險的原因
1.社會方面。當前,由于國內學者對會計信息化系統的研究并未形成統一觀點,造成信息化環境缺失統一的管理標準,信息化管理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同時缺少相應的信息化環境和統一的制約體系。
2.企業層面。一是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不夠重視信息化系統的建設,認為信息化管理就是普通的記賬收銀,是可有可無的,還有一些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不高,對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流程并不了解,甚至對會計信息化概念的界定模棱兩可,對會計信息化的本質理解不夠,這些都可能成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的絆腳石,給企業信息化系統的運行帶來相當大的阻礙。二是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不夠重視對員工的培訓,引進的人才在專業能力上也很單一,很多員工因為缺少跨學科復合型的知識,對信息技術或管理能力掌握不夠,難以熟練運用會計信息化系統,即便企業開發建設了信息化系統裝置,也是形同虛設,這不僅占用了企業資金,也將對企業信息化系統的正常運行產生巨大影響,使中小企業在會計日趨信息化的大環境下難以生存和發展。
四、控制會計信息化風險的方法
(一)量身定制,綜合考量
企業投入信息化建設的資金畢竟是有限的,中小企業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建設屬于自己的會計信息化系統,切勿盲目跟風,造成不必要的資金占用和公司損失,一定要多方論證、仔細分析,本著成本效益匹配的原則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另外,企業在選擇信息系統供應商時應該綜合考量供應商的能力,比如產品的含金量、供應商的技術能力、軟件的先進性等,確保會計信息化系統能有效滿足企業會計業務的需求。
(二)整體規劃,重點突破
會計信息化的建設涉及資金、技術、管理、人員、環境等各個方面,是一項任務艱巨的系統工程。企業在實施信息化的進程中,應在明確企業自身需求的基礎上制訂會計信息化的前期預算、整體規劃、發展目標、風險控制方法以及具體的實施方案等,對于會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重點內容,更要敢于突破,真正創造屬于自己企業的信息化系統,因此,會計信息化建設必須與企業的財務水平和經營目標結合起來,使信息化真正成為幫助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有力工具。
(三)控制風險,轉變觀念
如果沒有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企業的會計信息化進程將舉步維艱。企業只有在事前對這些風險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根據企業情況制定各種風險防范措施,對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加以控制,并制定及時有效的補救方案,多方考證,才能在出現風險時沉著應對。另外,企業所有員工都應該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的本質意義所在,不單純是利用電腦處理信息而已,不能只停留在記錄的層面,而是要將企業與市場進行結合,將管理能力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企業要從每個員工抓起,培訓專業所需能力,領導層更應以身作則使企業盡快適應會計信息化的大形式。
(四)有效激勵,激發熱情
人才是企業的核心力量,激勵機制可以直接影響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決定員工的績效水平。制定符合民意的激勵機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人心,進而大幅度提高企業效益。隨著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建立,企業必須要推出適于信息化管理的激勵機制,而不能只局限于傳統的激勵模式,要從精神和物質兩方面著手,同時還要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從多個層面建立有效的激勵體系。另外,企業應該分批多次的對不同層次的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全體員工對會計信息化管理的認知。這樣才能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實現會計信息化為企業提高績效的最終目的。(五)內部協調統一,外部加強溝通企業應該為內部員工建立能提供各種信息的通用平臺,將企業各個部門的信息以及數據庫等以信息化系統的方式進行重新整合,通過建立內部信息系統使信息資源得到高效的利用,從而使企業各部門各司其職又能協調統一。這樣有利于各部門對突發情況做出迅速應對,更有利于控制會計信息化所帶來的風險,降低企業不必要損失。此外,企業應同時建立與外部的信息系統,為企業的合作人、投資人以及報表使用者提供全面真實的信息,加強企業內、外部信息的交流與溝通。
作者:姜文景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參考文獻:
[1]張林,丁鑫,谷豐.“互聯網+”時代會計改革與發展———中國會計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觀點綜述[J].會計研究,2015(8)
[2]張艷.碩士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評價模型研究作者基本信息[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12(11)
[3]李玉梅.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問題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10)
[4]趙立新.國內中小企業信息化風險研究[J].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3(9)
- 上一篇:應收賬款管理與風險控制
- 下一篇:衍生金融工具在境外企業外匯風險控制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