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業HSE風險管控能力探索

時間:2022-12-07 04:43:45

導語:石化企業HSE風險管控能力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石化企業HSE風險管控能力探索

摘要:首先對hse管理體系的含義及其基本要求進行了闡述,然后對提升HSE風險管控能力的途徑進行探索,希望可以為基層HSE風險管控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HSE;風險管控;途徑

1HSE管理體系概述和基本要求

1.1HSE管理體系概述。歐美大石油公司創建了HSE管理體系,且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于90年代引進HSE管理體系,在石油化工行業的應用中,得到人們的認可,且已經成為石油化工行業風險管控的重要手段之一。HSE這三個字母分別代表健康、安全與環境,在整個管理體系中這三個方面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是石油化工行業在發展中需引發人們思考與關注的問題。在我國石油化工行業對長期發展中,依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當下存在的難點為:HSE管理目標在制定上缺乏科學性;安全意識不足、責任落實不到位;缺乏可靠的、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等。因此依然需要科學研究HSE管理,并積極探索提升HSE風險管控能力的途徑。戴明模型是石油公司HSE管理的基本原理,我國石油化工行業對HSE管理體系的應用,推動了行業的現代化發展。1.2HSE管理體系的基本要素。HSE管理體系的基本要素總的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細分可以分為10個要素。第一,核心部位:(1)領導的承諾。在HSE管理中領導的承諾是核心,也是管理的動力,更是HSE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組織機構、資源與文件。如何確保HSE管理的有效性,就需要良好的人員組織,并且做好資源文件的研究與改進,保證體系實施的有效性。第二,循環部分:(1)方針與目標。企業需要公開聲明HSE管理的意向,這樣才能上下達成一致;(2)規劃。規定整個HSE管理體系的實施計劃,以及制定變更與應急計劃。(3)評價和風險管理。多活動過程中存在對風險進行評價,并制定風險控制方案;(4)評審和審核。對HSE管理體系的整體實施效果與程序等進行評價;(5)糾正與改進。在整個HSE管過程中,需要貫穿該要素;(6)運行和維修;(7)檢查和監督[1]。

2提升HSE風險管控能力途徑

2.1結構化流程。利用結構化思維,可以對實施流程中的關鍵問題進行確定,并且基于關鍵問題,展開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找到關鍵原因,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結構化思考分為5個部分:項目初始期→項目啟動期→設計問題解決方案(假設、材料分析、結論與保管)→實施建議→實施。在整個過程中需要進行結構化溝通,可以對實施期間的變革進行及時的處理與優化[2]。結構化分析流程包括:找到不符合項或者存在的問題→找到關鍵因素→解決問題的方案。解決問題的方案中細化為三個部分,分別為防控可能發生的事故、消除管理缺陷、提升運營效率。結構化流程在HSE風險管控中的實施,能透過問題看本質,找到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然后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保證管理的安全性與可靠性。2.2完善管理過程。PDCA是風險控制過程需遵循的基本原則,對經歷過的環節進行改進時,可以通過辨識與評價以及改進的方式,不斷優化風險控制過程。在整個環節中,需要及時找到影響風險控制的關鍵因素,通過結構化模型的應用,并結合合適的管理工具,制定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風險控制能力[3]。下進行風險控制時,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流程進行操作,保證流程的可靠性與合理性。風險辨識與評價→控制方案→控制方案的審核→方案溝通實施→審核與檢查審核過程→持續改進→前期的策劃與執行。在前期的策劃與執行中細化為五個部分:做好周全的調研與評估、組建團隊、評估結果分析對標→開發實施方案→啟動項目。所以在完善管理過程時,需要針對風險控制的整個環節,制定可靠的完善策略。首先,對不同部門的職責進行完善,在日常業務的開展期間能有效融入HSE職責;其次,完善與細化操作流程。確保操作流程的可行性與精細化,優化操作流程,降低操作期間發生的風險,提升風險管控能力;最后,強化過程監管。在監管期間需要通過橫向的綜合監管與豎向的考核機制,共同提升實施過程的可靠與安全性,通過考核也能保證監管人員的責任心,為HSE的執行效果提供保障。2.3健全組織管理。健全組織管理是推動HSE有效實施的保障,所以要成立風險控制領導小組、風險識別小組、評價專項工作小組。通過組織結構或者部門的完善,可以在組織機構的推動下,對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組織成員包括企業領導、各部門負責人以及相關的專家等,在整個風險管控的策劃與實施期間參與進來,并提供全過程的服務與咨詢工作。做好前期的調研與分析工作,為HSE的實施與落實提供可靠的支持。同時組織管理人員需要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展開科學合理的討論,及時發現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對管理方案進行調整與優化。上級部門為保證HSE實施的效果,可以通過前期的試點,在得到相關對數據語言經驗后,再開展開來,這樣基層單位在履行上級單位的要求期間,也能確保實施的有效性與合理性。2.4強化安全風險管控。強化風險管控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降低風險的有效手段。首先,應實施精細化管理。在實施期間將項目的分析績效細化,劃分為不同的等級與模塊,并得到相關的參數實現量化,對項目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控制。其次,加強員工的培訓。由于在一個項目中,不同分項目的要求不同,所涉及的專業與工種等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需要對員工機械系統的培訓,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與安全意識,并且對HSE的要求也能掌握與有效實施。同時也要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與執行力,保證工作開展的整體質量與效率。最后,加強現場管理,對工程項目建設實施期間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重點關注,對可能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落實風險控制措施,要求現場工作人員要遵照執行標準化建設,保證作業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通過安全風險管理的強化,能有效保證項目實施期間的安全性可靠性,防止發生各類事故與意外,保證工作人員及設備的安全,降低相關單位的成本支出。

3具體的風險管控措施

3.1固定場所的風險管控。第一,交接班卡制度的實施。交接班工作人員需要面對面的交接班,按照交接班卡的相關內容與要求,嚴格遵守交接工作制度與流程,對工作中存的問題與責任等需要交接清楚,完成交接后需執行簽字制度,分清責任,確保現場安全管理沒有死角;第二,創新檢查方式。通過檢查方式的創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風險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檢查的方式一般有剖析式檢查、評估式檢查與專題式檢查等多種方式,在檢查中可以運用多種檢查方式對可能存在的隱患、隱患數量等進行對比與分析,進而更好的應對風險,降低損失。3.2流動作業場所的風險管理第一,全過程風險管控。比如石油企業在勘探開發業務中,要尤其重視并持續強化鉆井作業全過程風險管控。工作人員要加強對現場環境的勘查,對風險及危害因素進行識別,然后針對具體的風險。制定控制措施。各單位需要在施工前,針對實際情況、施工設計與不同環節的特征,對危害因素再次進行識別,然后做好風險提示工作。在施工期間,由于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需要安全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動態的監管,在各個環節與班前、中、后的危害因素進行識別,然后對危害因素進行提升,對一部分可以整改的風險進行整改,如果無法整改的需要上報,然后組織協調好現場,防止風險繼續擴大。第二,階段性危害識別。比如在對長輸管線進行安裝期間,由于線路較長,且地形與氣候也會存在較大的不同,危害因素識別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為初步的識別階段,也就是按照設計圖紙,對重點標識的風險區域進行識別,比如河流與一部分重要設施。第二個階段:在這個環節設計與施工單位需要到現場進行勘查,及時了解現場環境,并細化相關的數據信息。第三個階段:這個階段就是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與施工的具體情況,補充具體情況。第三,強化重點要害區域的風險控制。重點要害區域包括重點井與要害區域等,需要在正式的開工或者施工前,進行全面的風險評價,然后針對實際情況制定應對策略。同時在開工前,要對施工井進行細致的檢查,檢查范圍也可以向周邊對環境、設施等展開,尤其是重點區域,要搶風險識別,一旦發現問題,需及時做好應急處理,并填寫相關的上報表格,在表格中記錄好相關信息。管理人員在這一個過程需要具有良好的專業性與責任心,避免在工作中出現問題與誤差,保證風險管理的有序開展。

4結束語

HSE風險管控是石油化工企業在生產安全管理中遏制事故發生的預防性管理模式。如何保證HSE風險管控的有效性,需要企業各級管理人員的智慧,通過結構化流程、完善管理過程、健全組織管理、強化安全風險管控等途徑,不斷提升HSE風險管控能力,有效控制企業生產運行、工程建設中的安全風險,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宏展,楊意峰,賀曉珍,等.從"靜態拼圖"到動態機制——哈法亞項目HSE風險防控管理集成方法[J].現代職業安全,2018,208(12):82-84.

[2]孫文躍.遼河油田HSE管理體系運行現狀分析及改進對策[J].油氣田環境保護,2018(4):56-59.

[3]夏于飛.組織引領全員盡責管控風險夯實基礎推動中國石化HSSE績效持續提升[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8,18(10):3-4.

作者:王立光 單位:嘉洋智慧安全生產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