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體制與經濟責任審計研究

時間:2022-05-16 08:41:35

導語:監督體制與經濟責任審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監督體制與經濟責任審計研究

全國達標大會報告提出,我國審計部門的發展方向是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監督作用。審計監督成為我國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審計部門監督經濟領域的主要內容是經濟行為監督,監督政治領域的主要內容是政治權利監督。審計工作必須以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環境為基礎,轉變現行審計模式,保證審計部門可以兼顧經濟監督和權力監督。發揮經濟責任審計職能,是我國實現審計部門轉變的重要途徑。經濟責任審計體現了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包含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審計部門的建設要求。

經濟責任審計可以加強審計部門對領導干部的管理力度和監督力度,顯著降低領導干部出現貪污腐敗行為的概率,保證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求真務實,加大對“數字造假”、“浮夸風”的打擊力度,推動干部監督管理機制的規范化進程和干部財務使用機制的科學化進程。經濟責任審計是滿足權利制約、權力監督內在需求的重要舉措。經濟責任審計是國家審計機關的主要審計手段。審計機關可以依法對黨政領導干部、國有企業領導人、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判斷領導人是否正常履行經濟責任、是否遵守財經法規。審計機關是國家監督主體,是審計工作的鑒證者、評價者和監督者。被審計人是國家監督客體。被審計人的經濟責任情況,是審計工作的主要內容。領導干部是權利的載體。經濟責任審計的首要環節是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結束環節是個人經濟責任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的起始是審事到評人。審計部門可以利用經濟責任審計的流程,制約領導干部權力,監督領導干部的個人經濟行為。

我國已經實施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加強了審計部門對領導干部權利的制約力度和監督力度。被審計領導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識、廉潔勤政顯著增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成為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審計內容是,領導干部的財政收支情況、領導干部所在單位或部門的財政收支情況、財政收支的真實性、財政收支的合法性、經濟活動的責任性。審計機關無法對地區經濟進行全面審計,無法掌握地區經濟的所有重要指標。審計職權和審計力量的有限性,約束了審計人員正常發揮監督職能,縮小了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范圍。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是干部管理部門考核、部門監督和干部聘用的重要依據。審計結果無法成為領導干部考核的唯一依據。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國審計人員出現了兩種認知誤區:第一,部分審計人員認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是一種形式化工作,對審計結果無法產生顯著影響。審計人員消極怠工、應付了事,嚴重降低了審計工作的質量,增加了審計風險。第二,另一方部分審計人員認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對我國審計工作意義重大,可以超出審計權限。經濟責任審計可以解決領導干部管理、領導干部監督的所有問題。審計人員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時,時常出現越權、越線、強制干預等不良狀況。出現這兩種錯誤觀點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審計人員沒有正確理解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性,沒有完全把握經濟責任審計的局限性。

我國現行經濟責任審計的模式是離任審計,這是一種事后監督模式。由于經濟責任審計,部分違法亂紀的領導干部受到了懲罰,但領導干部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行為對國家和社會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害。國家彌補這些損害必須支付巨大的代價。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監督決策流程、監督執行流程,是制約權力和監督權力的關鍵。為了增強審計的權利制約作用和權利監督作用,我國必須改變經濟責任審計的運行模式,將經濟責任審計由事后審計轉變為事中審計,預防領導干部對國家和社會造成巨大損害。

我國審計工作的基本方針是全面審計、突出重點。審計基本方針符合我國審計工作的特點。經濟責任審計和審計工作相同,必須突出工作重點,關注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和重點資金,加大審計力度。為了防止審計出現死角和空白,我國審計部門必須全面履行設計職能,根據不同的發展時期選擇不同的審計模式。改革政治體制、強化權利制約、提高監督高度,是黨和國家對審計工作的新要求。我國審計事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我國審計機關必須以時代要求和社會發展環境為基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勇于探索、重在規范、確保質量”的工作原則,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加強干部監督管理力度,依法行政,推進我國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

參考文獻:

[1]陳曉梅,劉欽.地方政府審計治理效果的實證檢驗——基于經濟責任視角[J].會計之友,2019(06):25-31.

[2]孫守宇.政府經濟責任審計信息化的實現策略[J].會計之友,2019(03):139-143.

[3]陳偉,高杰,居江寧.基于大數據技術的經濟責任審計[J].財務與會計,2018(21):51-53

作者:代慶新 單位:民權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