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電算化人員培訓論文
時間:2022-07-17 08:03:00
導語: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電算化人員培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電算化的實施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不僅包括前期的軟硬件選用、會計人員上崗培訓、財務制度重新設計,還包括實施初期的手工和電算化會計系統并行運行、方案修正和實施后期的功能擴展、二次開發等。每一階段實施的效果都和會計人員的素質緊密相連。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要求更新財務管理模式及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人員面臨新的考驗。根據筆者幾年來從事會計電算化組織和實施工作的經驗,結合對知識經濟時代會計電算化發展趨向的猜測,認為改進會計電算化人員培訓工作,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勢在必行。
一、會計電算化人員培訓的目前狀況
(一)在培訓內容上重視財務軟件的使用方法,忽視會計電算化基礎理論和相關內容
在實際會計電算化培訓中,由于時間、場地和會計人員素質所限,培訓內容往往注重財務軟件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對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不作講解;忽略了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知識的介紹,如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辦公軟件和計算機網絡等。造成會計人員對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熟悉模糊,不能了解系統的全貌,自然更談不上軟件功能的全面深入應用;有的會計人員僅能操作財務軟件,對其他應用軟件一無所知,不能充分發揮計算機在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和質量方面的功能。
(二)培訓時間上,重視實施會計電算化前的培訓,輕視后續培訓
許多人錯誤地將會計電算化培訓理解成一次完成,勿需反復的過程,因此許多單位在實施會計電算化前組織會計人員集中培訓一次,取得會計電算化上崗證后就不再培訓。但在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新的應用軟件不斷涌現,操作系統也不過一兩年就升級,所使用的財務軟件即使未更換,但也存在升級、追加新功能等一系列新問題。這都要求不斷地適應形勢變化需要,對會計人員進行會計電算化及相關知識的再培訓。
(三)培訓方式單一,效果欠佳
目前會計電算化培訓一般由所選財務軟件的開發商或經銷商負責。另外對脫離手工帳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的會計人員,財政部要求必須經地區財政部門培訓,持會計電算化培訓合格證方能上崗。這些類型的培訓基本上采用授課和上機相結合的方式,但由于缺乏足夠的授課時間和良好的上機實習環境,使得會計人員接受正規會計電算化教育的機會往往流于形式。
根據對已實施會計電算化的單位調查表明,我國目前大多數單位的會計電算化水平還只停留在“仿真”階段,即主要運用會計核算和報表處理模塊,實現手工會計處理的電算化,而對所購軟件的其他功能運用較少。筆者認為,這和我國會計人員素質偏低、電算化培訓不力不無關系。
二、知識經濟對會計電算化人員的挑戰
(一)知識經濟對會計管理思想的影響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會計信息化的觀念
知識經濟對現有企業管理模式的沖擊導致會計管理思想從事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轉變,進而影響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從而使會計電算化向管理決策型發展。觀念的革命是一切革命的先導。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和和之相適應的會計電算化理論和實務要求會計人員充分理解會計作為管理信息系統子系統的含義,樹立會計信息化的觀念。
(二)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術的革命要求會計人員把握更豐富的會計電算化及相關知識
知識經濟以先進的網絡技術為特征,網絡的革命帶來企業管理、營銷方式、財務管理的革命,尤其是電子商務的出現直接影響了會計信息的處理和披露,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辦公方式。財務軟件向網絡化、管理型發展。把握必要的網絡和應用軟件知識將成為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人員的必然要求。
(三)知識經濟時代計算機及網絡的飛速發展要求會計人員知識更新更加及時有效
知識經濟時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不僅為人力資源會計、社會責任會計等的實施提供了技術支持,電子商務的出現還大大改變了現有會計信息處理模式。一方面要求會計人員知識更新速度更快,以適應新的企業組織形式、經營方式的變化,另一方面也為會計人員多渠道地獲取新知識提供了途徑。
三、對會計電算化人員培訓的幾點建議
(一)更新培訓內容,完善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知識結構體系,豐富相關計算機知識
具體地說一方面是要加大會計信息系統和會計電算化的理論知識比重,要求會計人員把握會計核算軟件功能結構,數據處理流程,具備計算機基礎知識,懂得簡單操作和維護,能運用office等辦公軟件,熟悉Internet的知識;另一方面要能適應知識經濟環境下新的會計分支如人力資源會計,或新的商務模式(如電子商務)等對傳統會計電算化內容擴充的要求。
(二)充分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資源,豐富會計電算化培訓的方式
知識經濟時代計算機網絡發展迅速。以網絡為媒介,采用遠程教育或興辦教育網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時更新會計人員的電算化及相關知識,又可以解決培訓時間、場地不足的新問題,官方網站和軟件供給商網站還可以優勢互補,從政策和實務兩方面提供會計電算化培訓所需材料。
(三)建立良好培訓機制,完善培訓制度,落實培訓效果
從宏觀來看,可改革現有的會計電算化人員培訓上崗證制度,使會計電算化培訓成為會計人員從業資格教育及后續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微觀企業來看,可制定企業內部培訓制度,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內部培訓工作,并明確獎懲以激勵會計人員,形成良好的組織培訓和自我學習的環境。
(四)培養會計電算化骨干力量,帶動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
在幾年的會計電算化工作中,發現短時間內要普遍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是不很現實的。但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知識的缺乏又會成為制約企業會計電算化實施效果的瓶頸。為充分利用會計電算化優勢和所用軟件的功能,應付日常會計電算化實施過程中碰到的新問題,緩解技術壓力,降低咨詢維護費用,建議實施電算化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會計電算化方面的人力資源投資,培訓數名具有較高計算機應用和維護能力,熟知財務軟件知識,對計算機和會計電算化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的會計人員,既可提高本單位會計電算化應用水平,又可在必要時在部門內開展不定期的培訓活動,帶動其他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
- 上一篇:監管局監管工作的調研報告
- 下一篇:農村藥品市場監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