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優缺點及影響

時間:2022-07-24 03:16:44

導語:論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優缺點及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優缺點及影響

一、公允價值會計模式的優缺點及對企業影響

公允價值在資本保全方面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為資本是企業的實物生產能力或經營能力獲取得這些能力所需要的資金或資源,很明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耗費這些能力,同時為了進行再生產又必須購回這些能力,只有這樣簡單再生產才能維持,擴大再生產才有基礎,由此可見回購能力的計算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公允價值計量下,不管是何時耗費的生產能力一律按現行市價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則計算出的余額即使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也可在現時情況下購回原來相應規模的生產能力,這樣就使得企業的實物資本得到了保全,企業的生產將在正常狀態下進行。但隨著金融危機的愈演愈烈,公允價值也飽受爭議,原因在于有一些種類的資產已經沒有市場可以作為計量參考了,出于會計謹慎性原則,一些企業不得不計提了巨額的資產減值,這些天文數字的“賬面價值”扭曲了投資者心理,使得市場陷入了恐慌,另一方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編制的財務報表,主觀性過強,再加上各種數據波動幅度大,市場也在頻繁的變動,這就導致了一些數據不容易取得,并且統計口徑也存在著差異,造成了投資者和市場分析人士無法對數據進行比較,容易導致企業利用公允價值進行利潤操控,使得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失真,給管理層的決策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其次,在新的會計準則中規定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但如果公允價值變動較大將給企業當期的利潤狀況帶來很大的波動,這對于資本市場還欠完善,利潤操縱現象嚴重的企業來說,大量運用公允價值計量將會加劇問題的嚴重性,特別是對持有金融工具的企業而言,采用公允價值計量需要對金融工具的市場價格進行重新估計,還要確認由于價格波動所引起的未實現利得或損失,這會導致企業利潤激烈的波動,加劇了金融市場的波動,增加了金融風險。另外,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將給評價經營人員當期的業績帶來困擾,因為,金融工具的價格變動不是本公司經營人員所能控制的,它往往受外部經濟這個大環境的影響。

二、建立歷史成本公允價值相結合的全新會計計量模

式是趨利除弊的必然選擇通過對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單純以歷史成本計量或單純以公允價值計量都是不利于企業發展的。單純以歷史成本計量,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影響信息的可靠性,從而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確的決策。單純以公允價值計量,不僅會造成社會財富的不公平分配,同時也會擾亂尚不成熟的市場體系,影響國內資本市場的競爭能力。我國現階段正處于經濟轉型期,資本市場還處于弱勢,金融市場也處于發展初期規模較小,因此,即使歷史成本與公允價值存在不一致,但會在很長時間內處于并存狀態。我國新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采用歷史成本。”這實際上是在強調歷史成本在我國會計計量屬性中的主導地位,同時也說明我國在堅持以歷史成本計量基礎的前提下,引入了公允價值及其他會計計量。至此就形成了一種以歷史成本為主,公允價值為輔的全新會計計量模式。首先,歷史成本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相關性,而公允價值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兩種會計計量模式相結合后,就從很大層面打破了歷史成本缺乏相關性的局限性,使得資產的會計計量既有可靠的歷史數據,又不脫離市場,真正做到了直接客觀的反映企業資產的價值。其次,公允價值最大的缺點就是難以獲取性,以及獲取方法的難量化性,而歷史成本具有較強的可靠性、客觀性以及可驗證性,兩種會計計量模式相結合后,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對于一些缺乏完善市場的資產和負債,難以通過市場獲取資產完備信息的困難,減少了估值技術夸大的影響,使得金融體系變得更加完善和穩定,更加符合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最后,兩種會計計量模式相結合后,使得會計反映方式由原來的單賬戶反映方式轉變成了現在的雙賬戶放映方式,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反映資產的減值,而且可以反映資產的增值,使得企業的經營者更加全面。細致的了解企業資產的價值,做出合理的決策,同時也使得經營者從單純的以利潤為中心的怪圈中跳出來,轉變為以提升企業的市場價值為中心,立足于企業的長期發展。綜上所述,伴隨著資本市場的活躍和科技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我國市場經濟環境的進一步改善,這種新的會計計量方式將日益顯示出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也必定會進一步提高和改善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的質量,進一步維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利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促進企業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更加有效的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潛在經濟機會,融入全球化的世界經濟體系。

本文作者:高蓉工作單位:巴陵石化公司物裝部財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