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文憑投資收益分析論文
時間:2022-05-25 06:18:00
導語:學歷文憑投資收益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高校教師個人教育投資需求的問題表述;高校教師個人教育投資的成本收益分析;對高校教師教育投資管理的一些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種量入為出的經濟理念、高等教育歷史影響及其現實社會影響下的高校教師教育投資、現行教育的弊端,在很大的程度上講,緣由于歷史基礎的薄弱、中國學術規范的規范是學術圈內的硬傷、環境帶給高校教師的壓力、高校教師個人教育投資的成本分析、高校教師個人教育投資的收益分析、高校教師教育投資的狀態分析、順應社會的發展,把教師的個人理想與職業進步緊密聯系起來、健全高校在職攻讀學位期間的資助政策等,具體請詳見。
一、高校教師個人教育投資需求的問題表述
(一)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種量入為出的經濟理念,它要求對未來行動有預期目標,并對預期目標的幾率有所把握。經濟學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一個普遍的方法。經濟學可以用它來研究各種條件下的行為與效果的關系,探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其他社會科學也可運用它來分析人的行為。“經濟學的方法,簡而言之,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經濟學家之所以有不同,是因為他們對什么是成本、什么是收益的看法不同。將成本和收益的概念推而廣之,幾乎可以無所不包。因此經濟學的方法可以應用到社會科學的其他領域。”[1]
高校教師的教育投資,其本身具有自利性、經濟性和計算性。在“投入”和“獲得”之間進行抉擇,一是物質利益上的自利性。因為在職人員教育投資具有其職稱需要和待遇提高的目的,從而滿足和維護自己的物質利益;二是精神上的自利性。教育投資是人們物質利益的滿足,同時也是人們追求更高的自我實現的需要。因為在職人員教育投資,除了物質利益以外,滿足他們獲取知識的需要,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當中尋求精神上的滿足。因此,高校教師個人教育投資的選擇行為的出現,正式由于自利性的,對于行為后果的“酬賞――代價”的分析和預期。
(二)高等教育歷史影響及其現實社會影響下的高校教師教育投資
中國父母的教育投資可以選擇上怎樣的學校,但是中國父母的教育投資對于整個教育體制的運營的影響卻微呼甚微。這反映在高校教師的教育投資上,也有相同的原理。因此,對于高校教師教育投資的成本收益,有必要對中國高等教育的體制弊端進行描述:
中國高等教育體制運營是一個系統協作的結果,作為系統的基礎,也就是底部運營本身,主體是教師。目前高校教師的教育投資,主要是由于高校所出現的問題。
第一,現行教育的弊端,在很大的程度上講,緣由于歷史基礎的薄弱,現代中國教育體制的形成,其一是在民族文化危機時刻移植而來,在一定程度上割斷了舊有的自然發展的傳統文化血脈;其二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教育走向正規發展不過短短幾十年而已,由于沒有一個歷史和經濟基礎的支撐,無論在合格的人才師資上,還是行政管理機制上,都尚不成熟。[2]中國高校教師正是在這樣的歷史遺憾中承擔起中國高等教育的任務。在今天飛速發展的高等教育中,高校教師不得不應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這樣的一種制度遺憾,尤其是在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上。
第二,中國學術規范的規范是學術圈內的硬傷,對于高校,科學嚴格的學術規范直接決定了研究水平的高低,制約著學術的進步和發展。高校教師是高校主要的知識產出單元,他們的認知與知識構建,對高校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通過一定的培訓讓他們獲得符合他們自身發展的學識,杜絕學術腐敗,是高校教師教育投資的結果。
體制上的弊端,影響著教師們參與到教育投資的大環境中。對一項培訓和教育的選擇,只從財務上的成本和收益來分析是不夠的。最終影響該培訓教育決策的主要是其它方面的成本和收益。培訓教育的成本和收益是我們在決定從事一項事業或者決定接受一項職業培訓時首先要考慮的內容,可以說是我們選擇事業發展方向的主要依據。但教育培訓是對人的生活的一項安排,在涉及到活生生的人的時候,就不應該只從財務的角度來分析。在分析成本和收益的時候,培訓教育的收益當然要考慮該培訓帶來的財務收入,但還要包括進行該培訓獲得的其它收益:比如成就感、滿足感、別人的尊重和對社會的貢獻等等。至于說到成本,也不應當僅僅是培訓的費用,其實直接的培訓或上學的費用只是成本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主要的部分。更大的成本是機會成本。最終影響該培訓教育決策的主要是其它方面的成本和收益。
(三)環境帶給高校教師的壓力
國內外的研究結果都表明,適當的壓力是工作的動力,但是壓力太大卻會給工作帶來負面的影響,尤其是當出現工作倦怠(JobBurnout)與心理健康問題時就更是如此。教師職業也是如此,當壓力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教師能把壓力轉化為內驅力,但超出一定的強度時,壓力必當造成負效應。高校作為培養人才和社會知識財富的主要產出單元,其對內部教師要求更高。因此高校教師也承受著來自社會、學校和自身發展的三重壓力。有調查表明,引起高校教師心理壓力和困惑主要有大學教師的社會角色沖突、大學體制結構的反向趨勢、大學體制變遷及相關社會宏觀環境。其中大學體制結構的反向趨勢是引起心理壓力和困惑的主要因素。[4]大部分教師在參與調查當中認為大學教師的職稱、工資提升制度把教師的發展等級化。而職稱的晉級要求當中,學歷和科研成果成為重要的硬性指標。如,大部分高校評教授一定要具備博士學位。這一些都造成大學教師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追求一種短期目標,把學歷和學術當作實現個人功利化的工具。
二、高校教師個人教育投資的成本收益分析
目前,高校教師個人教育投資的主要渠道還是學歷教育,雖然在其他方面,比如進修、訪學、圖書資料購買等方面也屬于教育投資,但是學歷教育對于教師而言,所獲得的是直接的收益,而不是進修、訪學和圖書資料的購買所獲得的間接收益,因此在討論高校教師個人教育投資的成本收益,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學歷文憑的投資收益分析。
(一)高校教師個人教育投資的成本分析
因為討論的內容為教師在職學歷教育,因此主要的成本集中于就讀期間所付出的。就成本而言,普遍認為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1.直接成本
由于高校教師接受高等教育而支付的學費、雜費書本費以及因就讀所帶來的額外的生活費用和交通費、住宿費、通訊費等。這部分比例容易確定并占成本的很大比例,這是從受教育的教師個體出發確定教育投資直接成本中貨幣性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3]
2.間接成本(機會成本)
因高校教師接受高等教育而喪失工作的某些收入,比如部分津貼、獎金和紅利等。倘若不接受高等學歷教育,他們可能會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獲得更多的報酬,這種機會成本可能比直接成本更可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市場機制的逐步完善,高等教育投資的成本呈現出遞增的確實這是因為隨著教育投資者受教育年限的增加,直接成本會不斷上升。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機會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和學識上的不斷豐富,受教育者個人在智力和體力上越來越滿足于工作的需要,取得高收益工作機會在增加,機會成本會越來越大。[4]高校教師的學識和年齡都居于教育投資的機會成本的較高位置,因此教師對于機會成本的考慮甚于直接成本。
(二)高校教師個人教育投資的收益分析
高校教師高等教育投資的收益可分為貨幣收益和非貨幣收益兩種。貨幣收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校教師學歷教育改變了教師個人收入分配,高校內部工資的高低直接與學歷掛鉤,高校教師可以直接通過學歷教育投資來提升自己的報酬;第二,高校教師獲得學歷后除了獲得國家收入分配的提高,還能獲得校內分配的提高;第三,高校教師職業要求教師具有相應的技術水平,如教授主要負責科研,講師和助教主要負責教學。因此提高相應的學歷,在學校內部的勞動力配置上更容易使教師處于有利地位。
(三)高校教師教育投資的狀態分析
高校教師教育投資往往出于投入和產出之間的比率,假設成本高于收益,理智的教師是不會加入到高等學歷教育的。因此教師往往更多的針對于產出大于投入。使之成為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但是這樣的產出大于投入也應該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假設通過學習,最終所獲得的是一本萬利,將會導致教師盲目的加入到學歷教育的投資中,從而擴張了高等教育的需求,這又會使高校加大學歷教育的壓力。因此高校教師教育投資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要動態平衡。
三、對高校教師教育投資管理的一些建議
(一)順應社會的發展,把教師的個人理想與職業進步緊密聯系起來,志存高遠,才能讓教師個人成才的步伐邁得堅實而久遠。高校教師的教育投資的動因多于經濟利益,為了職稱和報酬的居多,因此,在教師參與到教育投資的環境中,如何釋放高校教師作為高校知識元的地位更顯重要。對于報酬,做到盡可能的保持教師的教育投資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對于教師的學習獲得,要盡可能通過個體的認知提高本身素養。
(二)健全高校在職攻讀學位期間的資助政策。高校教師目前教育投資收益獲得可謂參差不全,有的高校重視本校教師學歷提升的,對教師在職獲得學習成就以后對教師就讀期間的直接成本給予大部分的返還;有的高校不是特別重視本校教師學歷提升的,就不給予教師就讀期間的費用返還。因此,目前高校教師教育投資也出現了兩種態度,一種是積極參與;另一種是消極對待。所以,對于教師在職攻讀期間的直接教育成本,校方要以積極的姿態面對,給予就讀教師一定的、合理的報酬,制定相應的資助政策。
參考文獻:
[1]盛洪.經濟學精神〔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1999.
[2]三峽在線.細數中國高等教育的五大弊端.2007(09)
[3]雷鳴,葛玉輝,劉德華.人才資本形成中教育投資的成本收益分析[J].商業研究,2002(21)
[4]胡求光.個人高等教育投資的經濟學分析[J].發展研究,2002(09)
- 上一篇:鄉鎮派出所平安創建活動工作匯報
- 下一篇:鄉鎮民主生活會個人剖析報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