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研究論文

時間:2022-03-30 06:47:00

導語: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研究論文

一、引言

貨幣政策區域效應差異是指不同地區面對統一的貨幣政策沖擊時,在反應程度和時滯上的差異。統一貨幣政策在執行效果上產生地區性差別,與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地區差別密不可分。理論認為產生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的三大渠道分別是利率渠道、信貸渠道和匯率渠道。在利率的敏感性方面,Luigi等人指出不同國家固定資產投資對產出的比例不同,比例越高的國家對利率的敏感程度就越高。在銀行信貸渠道理論的實證研究方面,Kashyap和Stein發現,銀行體系主要由小銀行組成的國家。其貨幣政策執行的銀行信貸傳導效果更強于主要由大銀行組成的國家。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這方面的研究。于則的研究表明貨幣政策對各地區企業信貸可得性的不同影響導致了各地區對貨幣政策的反應存在較大的差異:宋旺和鐘正生從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角度分析得出信貸渠道和利率渠道是導致我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的主要原因。

二、模型建立和數據說明

本文依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05年6月的《地區協調發展的戰略和政策》,對大陸31個省份劃分為8個區域。變量的選擇如下:

選取金融機構年末貸款余額作為貨幣政策的指標。這主要是考慮到目前我國的信貸渠道仍然是我國貨幣政策傳導的主要途徑。

選取人均真實GDP作為區域產出指標。原因在于真實GDP是測度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指標。

選取區域居民消費物價指數作為物價指標。

定義同期各省廣義貨幣供應量為該時期省內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其中,區域人均真實GDP、區域金融機構年末貸款余額都按可比價格進行整理,然后對這些經過整理后的數據進行對數調整。以避免數據波動過大造成的異方差和多重共線性問題。

由于數據可取性的限制,實證研究過程中采用的數據是1989-2007年的年度數據,原始數據來源于《新中國五十五年統計資料匯編》、《中國統計年鑒》、《中國金融年鑒》等。

同時,因所選取的數據都是時間序列數據,為避免“偽回歸”問題先進行平穩性檢驗。本文采用ADF方法檢驗各變量的-平穩性。從檢驗結果可知只有第一組、第六組和第八組的4個變量都是I(1)。故選取這3組繼續進行研究。考慮到我國貨幣政策傳導的路徑可概括為:“貨幣政策一銀行信貸量→GDP→價格指數”,因此確定VAR模型的變量順序是:DINDK、DINCK、DINPGDP、DINCPI;建立VAR模型。

三、實證結果與分析

為了對各區域信貸、產出、物價與全國金融機構貸款額的動態特性有一個清楚的了解,應該對前述的估計方程進行脈沖響應分析,通過Eviews6.0軟件得出3大區域的產出和物價兩大因素對貨幣政策沖擊的反應曲線圖。

從3大地區的人均產出對金融機構貸款總額單位Cholesky正向沖擊的反應來看,中央銀行統一貨幣政策在各區域的效應也有所不同。我國東北部地區產出對中央銀行統一貨幣政策沖擊的反應要高于中部和西北部地區。

從東北部地區來看,貨幣政策對其人均產出的影響在第1期達到最高點近25%,到第2期就恢復到初始位置并在隨后的各期內表現的較為平穩。即貨幣政策沖擊對該區域的人均產出效應達到最高點后迅速下降,直至這種影響為負。

從中部地區來看,脈沖反應曲線圖表明其人均產出對貨幣政策反應的最大值出現在第2期,與東北部地區相比較表現出較顯著的滯后性,而且其敏感程度遠不如東北部地區,最高只有7%,另一方面,沖擊的效果在持續到第4期以后減少到0,隨后的波動也并不顯著。反映出我國中部地區人均產出受貨幣政策沖擊的影響較小。

從西北部地區看,可以明顯看出,貨幣政策沖擊的效果在第3期達到最大值20%。然后緩慢下降直到第6期變為0,隨后繼續下降變為負效應。可以看到貨幣政策沖擊對西北部地區的人均產出具有持續的較強的影響。

各地區物價對貨幣政策沖擊的響應曲線所表現的不一致性明顯要小于產出對貨幣政策沖擊響應的不一致性。

第一,國家貨幣政策沖擊對各地區物價產生的影響大小不同,西北部地區物價受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程度要大,其影響最高點均達到甚至超過7%,而中部和東北部地區物價受影響較小,特別是東北部地區。貨幣政策對其物價影響最高點僅1%。

第二,國家貨幣政策沖擊對各地區物價影響在期初具有趨同效應。面對貨幣政策沖擊。3大地區在第1期都有一個顯著的上升過程,都是在第2期達到其各自的最大值。

第三,在隨后的時期內各地區表現出不同的反應。其中,東北部地區在隨后的時期內持續的震蕩變化并伴隨著振幅的逐漸減少從而最終收斂于穩定狀態;中部地區在第3期就回復的均衡位置,隨后一直在低位運行:而西北部地區在隨后時期內緩慢地呈現周期性變化,在第5期達到其最低點并繼續震蕩上行。

四、啟示和政策建議

(一)探索建立切實可行的區域貨幣政策體系

目前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在不同區域已經存在顯著差異。這一現象表明統一的貨幣政策在區域層面穩定物價、推動經濟發展的能力存在瑕疵。有必要探索建立區域性貨幣政策體系。研究區域貿易和資金流向、規模對貨幣政策區域傳導機制的影響。

(二)建立綜合政策調控機制

由于金融結構、產業分布、貿易往來的差異,貨幣政策在部分區域沒有完善的傳導機制。因此在沒有其他配套政策的條件下,單純使用貨幣政策在局部區域并不能產生良好的調控效果。為避免這種局面,需要細致、全面地分析區域產業特點和行業分布,分析不同產業對不同區域生產總值的影響,通過設立地方性金融機構體系固化區域金融資源,建立綜合政策調控機制,或制定差異性貨幣政策工具,避免單純使用貨幣政策對經濟欠發達地區造成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