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支持縣域經濟的舉措和建議
時間:2022-05-03 02:32:13
導語:金融業支持縣域經濟的舉措和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錦州市縣域經濟發展現狀及特點
近年來,遼寧省錦州市縣域經濟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縣域經濟實現了從弱到強的巨大轉變,縣域經濟對全市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已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1.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政策實現新突破。錦州市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決定》《錦州市縣域經濟主要指標考核辦法》《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錦州市促進農民增收主要指標考核方案》《中共錦州市委錦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兌現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獎勵政策的決定》《關于調整縣域經濟“雙增升位”指標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為發展縣域經濟提供了有力保障。2.培育壯大縣域財源實現新突破。一是爭取資金,加大投入。2012年,組織有關縣(市)編報縣域產業貼息項目80個,比上年多25個,貼息金額8500萬元,比上年多3200萬元,拉動銀行貸款60.59億元,比上年多20.39億元,為縣域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二是主動招商,壯大項目。一方面,各縣(市)每年借助舉辦大型文化活動的有利契機,真誠熱情地邀請八方來客,海內外來賓光顧本地,了解本地,擴大當地知名度;另一方面,四縣(市)搶抓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南資北上”的雙重機遇,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并舉,采取轉移招商、對接招商、企業重組招商和以商招商等形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僅2012年,四縣(市)新上固投3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50個,比上年同期增加80個;累計完成工業項目固投額12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3.22%。三是縣域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徹底走出低谷。2002年至2007年間,錦州市縣域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平均增幅低于全省縣域平均增幅13.5個百分點。2012年,錦州市縣域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幅躍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縣域平均增幅10.2個百分點。
1.觀念先行、思路明確是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的核心所在。思想決定行動,要充分發揮省財政激勵政策的作用,促進縣域經濟實現新突破,必須清除思想障礙,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轉變觀念中更新觀念,在勇于探索中創新思路。一是要增強大局意識、機遇意識、實干意識和自我發展的意識;二是必須牢固樹立“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處處難”的發展理念,堅定發展信念;三是必須厘清發展思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謀劃縣域經濟發展全局,千方百計增強自我發展的基礎和能力。2.機制創新、靈活運用是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的關鍵環節。錦州市制定的金融支持縣域經濟激勵政策以及與其相配套的考核、約束、監督、激勵和懲罰機制,調動了縣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抓發展的積極性。各縣區也結合實際制定了各種考核獎勵制度。實踐證明,這些機制制度的創新,措施的完善配套,調動了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的積極性,并把各種積極因素整合成強大合力,為經濟的穩定、快速、持續發展和財稅快速增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3.真抓實干、工作到位是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的重要保證。錦州市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基礎上,以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精神,把上級部門的決策轉化為發展經濟、做好財稅工作的自覺性,轉化為發展縣域經濟的現實行動。堅持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工業,以工業化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堅持發揮地方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特色經濟,增強縣域經濟增長活力;堅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加強對縣域經濟發展的組織領導。
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之間的協同推進,形成合力。要加強人民銀行、金融監管、財政等部門間的政策協調和信息共享,找準各項政策的最佳結合點,實現政策效用的最大化。1.充分發揮財政爭取資金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解除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瓶頸。基礎設施不僅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而且也是經濟增長和資源有效配置的必要前提,基礎設施的質量將決定著能否獲得新的市場競爭能力,同時,也是投資者確定潛在的直接投資對象等級的重要因素。只有配合有關部門,積極向上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加大投入,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有效解除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瓶頸。2.充分發揮財政管理職能,強化收支管理,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財力保障。經濟決定財政,財政反作用于經濟。經濟要發展,必須要有強有力的財政作保障。而財政投入是有限的,要使有限資金發揮無限效益,必須加強財政管理。一是建立起公開、公正的收入機制,為縣域經濟提供更多財力。二是建立新增項目增加財政收入的激勵機制,特別是對各鄉鎮新增稅源增長財政收入要適當地給予充分的激勵,以完善鄉鎮財政體制的不足,最大限度地調動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建立透明、高效的支出監管機制,擠出更多資金投入到經濟發展中。支出管理仍是當前財政工作的重頭戲,要狠下功夫,強化管理,降低行政運行成本,節省資金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嚴格預算,嚴格支出標準和范圍,嚴格支付。不斷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減少資金周轉環節,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政府投資領域管理,以減少政府投入,減輕各級財政的壓力。要轉變政府職能,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加強政府投資領域管理,控制政府負債。三是建立靈活、有力的財政調控機制,集中財力支持經濟建設。財政部門作為政府的一個宏觀調控部門,要服務于經濟發展,必須加大調控力度,調控更多的資金和資源,支持縣域經濟發展。調控預算內、外資金。通過實施綜合財政預算,將預算內外資金全部納入預算,捆綁使用,并由政府集中一部分,由政府掌握使用,增強政府調控能力。調控縣、鄉財力。應積極推行鄉財縣管,把鄉鎮作為預算單位,其收入直交縣財政,支出由縣財政支付。這樣不僅可以平衡鄉與鄉貧富不均的現象,而且可以整合全縣財力,支持重點項目建設。調控各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和閑置資產。調控好各單位后勤服務資源。應積極推行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把機關一些后勤服務推向社會,由社會承辦,這樣能夠大大節減財政資金。3.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建立獎勵機制,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縣級財政在自身加強財政管理的同時,還應充分調動各級黨政、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縣域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因此縣級財政應協助政府建立縣域經濟發展獎勵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和凝聚放大作用,努力為縣域經濟注入活力。一是建議建立“政府獎勵機制”。二是建議建立“政府激勵機制”。三是建議建立“金融機構扶持鼓勵機制”。對縣域范圍內的各金融機構,按當年對地方全年貸款增量、核銷企業呆壞賬額等指標,確定獎勵金額予以獎勵,緩解各企業融資困境。4.充分發揮服務職能,培植壯大骨干財源,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支撐。一是要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二是要加重對工業經濟的投入。三是加快企業改制步伐。四是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
本文作者:王健工作單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錦州分行
- 上一篇:全市司法行政管理工作要點
- 下一篇:金融業有效支持新型城鎮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