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資金管理與風險防范分析

時間:2022-09-08 09:34:58

導語:企業資金管理與風險防范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資金管理與風險防范分析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建設進程的深入,企業在抓住機遇創造價值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國內外金融市場、外匯管理、市場監管以及其他監管政策的變化,企業需要不斷加強資金管理,并持續關注可能出現的資金風險并加以防范;管理好企業資金是企業長期持續經營與發展的基礎與保障。本文將根據資金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提出適用于企業的資金管理風險防范對策,對企業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企業;資金管理;風險防范

市場經濟給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強烈的沖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需要防范的風險也日趨復雜,這就促使企業要不斷改進已有的資金管理模式。企業若不能及時發現資金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并及時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會給企業造成損失。因此,企業應當重視資金管理,不斷提升資金管理水平,提高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資金管理體制,才能使企業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創造價值。

一、資金管理簡介

資金是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資源,也是企業的經營成果,貫穿于企業整個生產經營過程,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核心。從企業存在的第一天起,企業就需要管理經營所必需的資金。隨著企業經營范圍的擴大,業務變得越來越復雜,對資金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企業資金管理的職能也在不斷變化。資金管理是指企業為保證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行,在控制企業財務風險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對企業的經營、投資、融資活動產生的資金周轉進行調度、分配、控制以及監督行為的總和。資金管理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對提升企業經營成果與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合理的資金管理能夠保障企業資金的收支平衡和正常運轉,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良好的資金管理有助于公司確定合理的資金存量,既不會因資金余額過大造成機會成本的產生,又可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的資金余額,有效保證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再次,資金管理有助于對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控制,降低企業財務風險。資金活動存在于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中,通過資金管理,可以及時掌握企業資金的使用情況,從而保持企業財務的流動性,將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在一定水平內。最后,資金管理能夠保障企業資金的安全。有效的資金管理能夠保證資金收支的合法、合規及合理性,能夠杜絕挪用、私設小金庫等舞弊行為的發生。

二、資金管理過程中會產生的風險

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會面臨很多風險,主要可分為市場風險、交易風險、流動性風險、經營風險。市場風險是市場中的產品價格波動對企業產生的影響,如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價格風險及企業價值風險等。交易風險是指企業在交易過程中,金融機構、供應商或客戶等未按照合同約定及時履行業務給企業造成損失,包括銀行信用風險、結算風險、供應商風險及客戶信用風險等。流動性風險是由于企業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在時點及金額上的不匹配,在目前或將來的某個時點,不能償還到期債務的風險,包括現金流風險和籌融資風險。經營風險是企業管理人員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決策失誤導致公司財務指標惡化的風險,包括人力資源風險、實物資產風險等。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產生的以上風險可能同時發生,也可能由一個風險引發產生其他風險。通常企業會先進行生產經營活動,隨后通過財務活動記錄生產經營活動并針對經營結果做出相應的財務籌劃及安排,因此,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風險最終都會體現在企業的財務結果上,也就是說,市場風險、交易風險、經營風險的發生最終都會體現在流動性風險上,企業有可能會因流動性風險導致資金鏈斷裂,無法持續經營。

三、資金管理中產生風險的原因

(一)因決策失誤導致風險

企業決策層在經營管理中的決策失誤會導致資金風險。有些企業決策過于集權,缺乏充分的可行性論證,沒有廣泛征求意見,造成決策失誤;有些企業改革步伐緩慢,法人治理結構有待進一步完善,尤其在決策管理方面缺乏相應制約機制,容易產生決策風險。

(二)因操作失誤造成風險

企業在資金管理過程中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內控制度執行不力等均會導致資金風險。面對不斷變化的宏觀經濟環境及各項法律法規政策,企業若不能及時改進原有的資金管理方式,缺乏對政策變化趨勢及規律的理解和認識,就不能掌握資金運用規律,也就無法控制住其潛在的資金風險。另外,有些企業內控工作流于形式,審計工作缺乏相對的獨立性,造成審計工作對管理人員的工作失誤缺乏有效制約。

(三、)因道德缺失造成風險

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會由于內部人員蓄意違規而導致資金風險。有些企業在用人制度上缺乏有效的績效考核機制,只重視經營業績,忽視思想道德品質考核,會導致因道德缺失造成的風險。

四、資金管理風險的防范

企業可以通過接受風險和管理風險兩種方式來進行風險防范。根據風險的大小、發生的概率以及對企業的影響和管理成本等方面,企業可以決策接受風險或者管理風險,接受風險就要承受風險所帶來的損失。風險防范有兩個不同的目標,一是減輕,即通過采取適當的措施來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或風險一旦發生,降低給企業帶來的損失;二是規避,即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預見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并將風險對企業的影響降低為零。基于企業對風險的容忍度和承受度,企業需要權衡風險可能到來的損失與管理風險需要付出的成本,決策是否管理該風險以及管理風險的強度。企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資金管理風險的防范。

(一)事前規避風險,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企業應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體制,并建立一套嚴格的內控制度。針對企業可能面臨的資金管理風險,結合風險成因分析,企業應在認真分析風險控制點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內部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企業資金管理必須遵循風險可控原則,一方面加強資金的目標及過程管理,另一方面做好風險的評估、預警和應對管理。

(二)事中控制、減輕風險,保證資金使用合法及安全

在資金運用環節進行有效的事中控制,保障資金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被盜及挪用等現象,保證企業收到的資金全部入賬,杜絕“小金庫”的產生。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取得、使用資金,保障資金的效益,合理調度使用資金。

(三)事后監督風險,加強監督管理及信息反饋

企業內部監督部門定期按照有效的監督程序檢查各項經濟業務活動,及時發現企業內控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各職能部門定期將本部門的資金變動狀況及時反饋到資金管理部門,及時發現資金的缺口與籌集是否一致,債務結構是否與預算相符,產品的賒銷是否嚴格遵守信用政策等。這樣既可以保證資金管理目標的科學性和適當性,也可及時根據反饋信息采取調整措施,保證資金風險管理的科學、合理、有效。同時,也可將各部門的資金管理狀況與該部門的業績指標掛鉤,做到責、權、利相結合,調動資金管理部門和員工的積極性,更好地進行資金管理,防范風險的產生。不斷加強資金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培養,樹立風險防范意識。

通過培訓、講座、座談會等形式,讓資金管理人員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加強經濟政策研究,改進原有的資金管理模式,逐漸形成符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方式。五、結束語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企業要想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就必須重視對資金的管理,逐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不斷提高防御風險的能力,有效地保證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及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同時,要加強企業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增強法律意識,樹立現代的資金管理意識,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和專業技能,積極參與到企業資金管理及風險防范工作中,促進企業管理的深化,從根源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作者:郭娜 單位: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邵延江.企業資金管理與風險防范探討研究[J].知識經濟,2016,06:90.[2]王智慧.論企業資金管理與風險防范[J].全國商情,2016,10:15-16.

[3]趙瑞忠.論企業資金管理與風險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15,17:216.

[4]陳航,劉珂,陳小林.加強縣級部門資金管理風險防范機制建設[J].中國農業會計,2011,(10):22-23

[5]于川.關于大型特大型鐵路運輸企業資金風險防范問題的思考和探索[A].2005年度中國總會計師論文選[C],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