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機組安全管理探討

時間:2022-05-22 10:31:29

導語:火電機組安全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火電機組安全管理探討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大型火電建設土建階段的風險因素,全面開展了原因剖析,從管理和技術兩大方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討,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取得了良好實效,確保了土建施工階段的建設安全。

關鍵詞:火電工程;土建;安全

1前言

分宜電廠擴建工程規劃容量2×660MW+2×1000MW,本期工程擬建2×66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同步建設煙氣脫硫、脫硝設施,并留有擴建條件。工程自2018年6月開工,計劃2020年4月#1號機機組并網發電。目前工程建設已進入土建高峰期,安裝工程已經開始。為將分宜擴建項目打造成國家電投集團公司新時期火電建設新標桿,建設單位組織各單位在安全管理方面進行了行之有效的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結合分宜擴建項目的良好實踐探討火電建設土建期間的安全管理思路。

2火電建設土建期間的主要施工作業及危險源

2.1主要作業項目。火電建設土建期間的主要特點為:地下施工多、土建單位工程多、土建安裝交叉作業多等。主要作業項目包括深基坑開挖支護、地下管網施工、各建筑大型基礎、各單體建筑結構施工、裝飾裝修施工等。火電工程土建工程設計服務于設備的需要,設備超長、超大、超重部件眾多,因此各廠房、基礎、地下結構設計方面考慮非常規尺寸較多,深基坑、大型基礎、建筑層高等均超出常規土建施工作業,主要介紹如下。2.1.1深基坑施工。火電工程深基坑較多,大部分的單體建筑基礎設計深度均超過3m,基坑開挖屬于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少數大型基坑深度超過5m,屬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在基坑開挖、支護、施工過程中降水措施等方面均提出了嚴格要求,必須按相關規定編制專項方案實施管理。2.1.2地下管網施工。由于火電工程工藝系統管線較多,660MW機組廠區地下管網總長度約2km,且覆蓋全廠所有區域。地下管網施工范圍廣、周期長、影響面大,容易出現安全隱患和文明施工管理不到位的情況,容易在交叉施工時造成較多影響。2.1.3大型基礎施工。本廠所處溶巖發育地帶,地下溶洞較多,在進行樁基施工時難度大、樁基深。同時大型設備較多,設備基礎超大、超厚等地下結構較多,施工難度大,地下施工時間長,深基坑存在時間較長,從而增加了基坑邊坡坍塌、人員墜落的風險。同時基礎外形尺寸較大,混凝土連續澆筑時間長,存在夜間施工的情況,進一步增加了安全風險。2.1.4單體結構施工。火電工程單體建筑較多,660MW機組廠區各單體結構約80個。汽機廠房高度32.5m,除氧煤倉間高度44.6m,冷卻塔高度160m,煙囪高度240m。在各施工作業過程中,腳手架搭設作業。多、高大模板支撐工程高度高、跨度大、范圍廣、高處作業平臺安拆較多、鋼結構安裝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占施工總體比例較高,安全風險和危險源相應增加。2.1.5裝飾裝修施工工業化廠房內的裝飾裝修,需考慮與設備安裝交叉施工影響,同時工藝管線、電氣線路、暖通設備較多,在施工時需注意合理安排工作面,動火作業、電氣作業必須按相關規定辦理工作票。2.2主要危險源。與市政工程和房屋建筑工程對比,具有電建行業自身的特點,危險性較大工程較多,危險源點多面廣,危險源級別較高,主要存在以下各方面主要危險源:邊坡坍塌、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施工用電、機械傷害、消防安全等。

3管理措施

3.1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項目開工前,建設單位編制施工安全管理總體策劃,各參建單位根據總體策劃編制了本單位的安全管理策劃文件,明確了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及管理職責。并結合工程建設實際,明確參建各方的安全生產責任、責任范圍和考核標準。3.2雙體系運行。安全管理推行雙體系運行方式,通過危險源辨識、隱患排查兩個方面的強化管理,對現場關鍵工序、施工部位實現重點管控。認真開展危險源辨識和分級管理。每月對計劃施工部位和區域的危險源進行識別、分級并上報,在方案編制時將識別的危險源明確在方案中,切實做好各類預防措施。3.3人員入場及教育培訓。嚴把作業人員入門關。需經培訓考試合格授權后方可入場,并采取實名制、人臉識別的門禁系統進行管控,確保人證相符,防止未經培訓合格或冒名頂替人員進場。3.4材料、機械入場管理。嚴格建筑材料、機械設備入場管理制度。管理單位進行聯合入場檢查,對腳手架扣件、鋼管等材料進行抽檢,不符合要求的嚴禁入場,對起重機械進行入場前、安裝前和使用前檢查。建立完整的材料入場檢查和檢驗記錄。腳手架鋼管全部采用∅48×3.6±10%標準,表面油漆處理,未達到標準不得進場。腳手架扣件監督施工單位按規定送檢。機械設備不符合安全規定,存在重要隱患的立即停工整改。3.5基層班組建設。安全生產,一線班組的工作是關鍵,管理單位積極開展班組長培訓,培訓考試合格后頒發班組長授權證書,帶領全員形成互幫互查的合力;并圍繞風險識別、安全防護、安全措施、安全方案、隱患排查治理、作業票等方面開展班組季度考評,考評分為優秀班組、合格班組、改進班組,在班組間形成“比學趕超”良好氛圍,不斷強化基層班組的安全保障能力。3.6HSE管理工具應用。引進核電先進安全管理理念,開展核安全文化教育。高標準實現現場的安全文明策劃和實施,按照核電管理標準推廣使用國家電投集團HSE十大管理工具(主要包括安全時刻、團隊式站班會、矩陣式HSE檢查、作業許可證、HSE領先指標卡、安全觀察卡、黑名單管理、HSE停工授權、HSE可視化管理、HSE績效考核),形成項目安全管理的核安全文化特色。3.7常態化安全檢查。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采取日常巡查、周檢月檢專檢、不定期檢查和自查相結合的檢查方式,全角度全方位開展違章自查、隱患排查。3.8應急管理工作。建立兼職應急救援隊伍,與地方公安消防、醫療衛生組織建立聯動機制。不定期組織應急管理培訓,積極開展應急管理周、應急大檢查活動。根據各單位施工情況和季節變化,各參建單位按年度應急演練計劃開展了觸電、大型機械、火災、交通事故、人身傷害等應急演練工作,做好演練評估評價、總結工作。

4技術措施

4.1全場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工程智能監控中心,視頻監控全覆蓋。施工現場布置多臺攝像頭,對現場所有施工區域和現場人員實施監控,對施工人員作業行為、監理旁站、驗收、管理人員的巡檢、安全防護裝置完整等情況全部進行監控,根據施工進展隨時調整攝像頭位置,保證監控范圍有效。4.2信息化安全管理。項目管理采用PAP工程管理信息系統,同時運用國家電投集團公司安全管理支持系統,互聯網+4G移動通訊等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管理,現場檢查的整改項通過移動APP隨時錄入系統并下發限期整改,整改完成提交發起人驗證后方可閉環。4.3標準化安全防護。細化各類安全防護標準,如通道、基坑、四口、五臨邊搭設標準;各標段腳手管顏色區分及搭設標準;吊車燈帶標準、工器具檢驗標簽季度標識;對大型施工機械實施入場前、安裝前、使用前三級檢查,并進行日常巡檢、專項聯合檢查;施工安全用電標準等。4.4區域封閉管理。施工現場實施網格化、封閉化管理。全場劃分為18個責任區,設立網格化管理責任信息牌,實施分區細化管理。實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的三大體系人員齊抓共管。明確了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對區域內安全文明施工實現精準管理、責任唯一。4.5群塔防碰撞系統。在鍋爐、主廠房區域塔吊群安裝防碰撞安全防護系統及可視化運行監控系統。主要有防碰撞報警、限位報警、制動(斷電)控制、運行狀態實時監控、運行過程記錄、歷史運行狀態查詢等功能,能夠有效防止兩臺或多臺塔吊之間的碰撞、防止塔機與鍋爐鋼架或建構筑物碰撞,解決多個塔吊同時運行中的安全隱患。通過提前輸入塔吊坐標、主臂高度、主臂長度等數據,結合傳感器測量的數據,建立塔吊及塔吊群模型,模擬塔吊碰撞情況。通過設置10米內預警、5米內報警斷電實現塔吊防碰撞安全防護科技化。管理人員可通過手機、電腦安裝塔吊塔機防碰撞運行監控界面,實時監控塔吊工作狀態。4.6其他安全技術管理。組織簽署交叉作業安全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采用品茗安全計算軟件核算腳手架、模板、起重吊裝等施工方案的可靠性,提高“技防”管理效能。現場機械安裝聲光報警裝置,在主要路段設置車輛流動測速裝置。安全管理人員配置警用執法記錄儀等等。

5結束語

火電建設土建期間點多面廣,危大工程項目眾多,安全風險較大。分宜發電廠擴建工程項目結合自身項目的特點,積極探索安全管理新思路、新方法、新技術,成效明顯,實現了土建期間工程建設的安全可控、在控,保證了項目建設總體安全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張超,冉龍彬,袁兵.由新危大工程安全管理規定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建筑機械化,2018(7):11~14.

作者:黃剛清 單位:國家電投江西電力有限公司分宜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