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水庫建設質量與安全管理研究

時間:2022-06-29 03:18:23

導語:中小型水庫建設質量與安全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型水庫建設質量與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中小型水庫建設中,應加強建設質量安全管理措施應用,提高水庫項目整體質量、保證項目安全性與穩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中小型水庫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安全管理意識、質量控制技術和管理制度體系方面進行說明,最后重點探究強化建設質量與安全管理措施應用的有效方法,以期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中小型水庫;建設質量;安全管理

中小型水庫項目建設在防洪減災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同時也可改善局部生態環境,有利于生態經濟發展。然而,在中小型水庫建設中,存在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影響水庫項目施工建設水平。實踐工作中,相關人員應認識到水庫建設的重要意義,對相關問題提高重視力度、強化水庫建設質量。

1中小型水庫建設質量與安全管理存在問題

1.1安全管理意識薄弱。意識對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相關領域工作人員應認識到安全管理意識在水庫建設中的重要意義。然而,實踐工作中,發現部分管理人員安全意識薄弱,對項目中人員管理、技術應用和材料進場的安全控制能力不足。相關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施工建設復雜性和管理人員自身能力不匹配。相關人員在具體管理實踐中,未能落實安全管理規范,使得水庫建設出現質量與安全問題。1.2質量控制技術不足。中小型水庫是重要的水利設施,起到抗洪救災、排水灌溉等方面作用,需要對水庫建設質量控制技術進行應用。然而,在中小型水庫建設中,仍然存在質量控制技術應用不足,對先進的管理控制技術,例如,BIM技術和計算機管理平臺應用能力有限,使得質量控制難度加大。實踐工作中,對技術應用形式進行分析可知,現有的質量控制技術未能得到深化影響。以BIM技術為例,相關人員只是利用BIM進行施工圖表繪制,對其中的管理要素缺乏必要研究,不利于安全管理措施的完善與豐富[1]。1.3缺乏完善管理制度。實踐管理中,雖然我國中小型水庫建設有管理制度規范,但是,從內容看過于籠統,相關制度應用也缺乏必要的監督措施,使得水庫建設質量管理工作出現一定困難。制度體系不完善、細節管理不到位,會導致水庫建設缺乏方向指導,對具體的施工細節缺乏控制,不利于安全管理方案落實。管理過程中,也發現對先進技術應用缺乏制度規范,導致水庫建設中技術應用能力不夠,影響項目施工的安全性與連續性,需要對相關問題提高重視,繼續完善管理制度體系。

2中小型水庫建設質量與安全管理措施應用

2.1強化安全管理意識。中小型水庫建設中,應加強安全管理意識,對項目施工中涉及的安全管理要素進行分析,提升水庫項目施工建設水平。項目承包商、技術指導人員和現場施工人員都需要增加自身安全意識,對水庫建設工作進行技術評估。具體工作中,應對水庫周邊的地質環境進行分析,重點關注土壤結構、周邊生態環境等等,使得項目施工技術獲得進步與提升。水庫建設涉及較多因素,需要對各項工作進行協調與控制,保證整體施工質量。相關人員應加強安全意識,對自身職責范圍內的工作進行有序安排,重點強化安全工作內容設計,使得項目施工中安全管理措施得到落實。質量與安全具有內在統一性,通過對項目施工質量控制,可保證施工安全,提升水庫施工組織能力;而在安全措施應用中,也需要以施工質量為基礎。管理工作中,應重點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注重采取更加安全可靠的施工技術,為水庫建設提供保障。此外,在施工準備階段,應對水庫建設圖紙進行會審,根據現有技術和管理經驗對施工圖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研究針對性解決措施,確保水庫項目施工更加科學有效,滿足業主方合同需求。為保證施工建設質量,需要對水庫建設材料進行檢查,重點關注水泥、鋼筋等相關原料的規格和技術應用標準是否滿足行業標準,并且對施工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為水庫建設提供基礎保障。同時,應確保安全管理意識,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強化其安全技術應用能力和作業水平。施工人員的專業素養對水庫建設質量產生深遠影響,需要在管理工作中,重點加強人員安全素質,對施工中安全作業規范進行說明,確保相關人員在安全可靠的條件下施工,為水庫項目合理建設提供人員保障。安全管理意識的提升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施工效率提升,由此保證水庫建設按照施工計劃與進度開展,切實保證施工項目承建企業經濟效益[2]。2.2創新質量控制技術。為提升管理效果,落實安全管理措施,需要創新質量控制技術,對水庫項目中,應用的材料和技術進行優化,提升實際管理效果。水庫項目施工中,材料控制是質量控制的基礎,也是落實安全管理措施的關鍵,需要嚴格要求材料質量,保證施工安全性與穩定性。具體工作中,應加強水庫建設材料檢查工作,對影響材料質量問題進行綜合全面考慮。首先,在材料采購環節,應對供貨商進行嚴格控制,確保建設材料來源正規,同時,對材料質量進行分批次核驗,確保每一批次材料在采購環節不出現質量問題。其次,應控制材料運輸,避免相關材料在運輸過程中發生質量受損,使得材料應用滿足水庫施工質量標準。最后,在建設原材料的入庫環節,應做好分類保管,使得材料應用更加科學合理,確保水庫建設材料完整性。針對水庫項目施工而言,應用的主要技術形式為測量技術與混凝土澆筑技術,應在相關技術應用中,加強質量監督,確保施工技術應用符合安全管理方面要求,水庫施工澆筑如圖1所示。圖1為某小型水庫項目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澆筑施工。通過現場技術人員的有序指導,施工人員對混凝土澆筑技術進行實踐應用,使得水庫項目建設質量獲得提升,有利于水庫項目使用性能提升。2.3完善管理制度體系。水庫項目建設中,為落實安全管理方案,完善管理制度體系,需要對水庫安全管理措施進行應用,并且構建系統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對各項工作進行指導,確保安全管理技術得到實踐應用。以A市區的中小水庫項目為例,在建設過程中,為提升技術應用能力,促使施工總組織設計方案有效落實,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對人員分配、材料進場和設備應用等方面進行制度體系構建,通過強化安全管理的方式,對水庫項目進行了質量控制,使得項目施工建設嚴格按照預期進度完工,確保施工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提升相關部門項目管理水平。管理部門為切實履行自身責任,在水庫項目施工中,對管理制度體系進行了優化,使得管理制度更加全面,包括了對突發事件處理、不可抗力因素管理和最新技術應用準則等方面。實踐管理中,為達到質量控制標準,對水庫項目施工過程進行了優化設計,尤其是制度管理方面。相關工作人員利用計算機平臺,對水庫施工全過程進行管理,其中應用了BIM建筑模型,對施工人員、進度控制和施工步驟進行了調度與設計,使得項目建設質量符合行業標準[3]。為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在先進技術應用方面進行了制度建設,管理技術涵蓋項目施工的主要部分,對BIM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范圍和具體應用流程進行了規范,使得水庫項目施工建設中,技術應用更加科學合理。同時,在完善管理制度過程中,也對管理人員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其具有一定的調度與管理能力,對相關要素進行合理安排,確保水庫建設質量提升,滿足安全管理規定。

3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型和中型水庫建設中,應強化安全管理意識、創新質量控制技術、完善管理制度體系,使得項目質量建設標準更高,達到行業標準。同時,安全管理技術應用,使得水庫建設更加規范合理,有利于提升項目整體控制能力,妥善解決目前存在的管理問題,確保先進技術在水庫建設中得到實踐應用。

參考文獻

[1]郭海英.試析小型水庫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J].四川水泥,2020(3):209.

[2]黃婧.小型水庫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問題分析[J].技術與市場,2020,27(2):215,217.

[3]周捷,張金龍,金建宏,等.淺談小型水庫防汛通信預警系統建設監理工作中的質量控制[J].江蘇水利,2019(8):69-72.

作者:趙君 單位:三都水族自治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