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設計城市建設論文

時間:2022-01-27 08:25:55

導語:綠地設計城市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地設計城市建設論文

1城市建設中園林綠地使用的功能作用

1.1保護城市環境。城市中的園林綠地能起到凈化空氣、水體和土壤的功能。由于園林綠地中栽植了大量的植物,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來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有的綠色植物還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對生態環境和人民身體有害的氣體,并且對煙塵具有明顯的阻擋、吸附作用;許多水中都種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這些綠色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物質,減少水中污染的細菌數量,對凈化城市的污水也有一定的作用;

1.2改善城市氣候。園林綠地對城市小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氣溫、濕度和氣流的影響。園林綠地在夏季可以降低物體表面的溫度和氣溫,而在冬季則可以提高物體表面的溫度和氣溫,并且能降低太陽輻射的溫度;有的地面比較硬,濕度比較低,綠色植物具有蒸騰作用,可以將大量的水分蒸發到空氣中,從而增加空氣的濕度,形成涼爽、舒適的環境;城市中的帶狀綠地是綠色的通風走廊,在夏季可降低炎熱程度,在冬季,垂直于寒風方向的防風帶可減弱寒風氣流,改善城市的氣候。

1.3降低噪聲。植物特別是林帶,可以降低城市的噪聲,特別是樹木枝葉茂盛層層錯落重疊的樹冠,其降噪的效果很明顯。

1.4減災防災。如果突發災難來臨,城市的園林綠地能為人們提供良好的避難場所。比如,一般的居住公園和區域性公園能為周圍的居民提供救援、堆物、搭建臨時設施的場所;靠近住宅區的小型綠地可以為居民提供緊急的避難場所;市級的大公園則可以作為救援基地。

1.5美化城市。城市園林綠地的存在不僅為城市帶來了生機,還給城市增添了富于色彩的美景。通過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使綠色植物和城市建筑有機結合起來,以植物多變的色彩和優美的起伏林冠線來襯托城市,還可以豐富建筑群的輪廓線,增加建筑的藝術效果,達到美化市容、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形象的目的。

1.6為人們提供良好的休憩娛樂環境。城市中園林綠地能為人們提供日常休息娛樂的環境,其城市綠帶、城市游憩帶和環城旅游帶為人們的觀光和旅游提供了必要的環境,同時,園林綠地還可以作為文化宣傳、科普教育的場所。

2城市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

在城市綠地的系統規劃設計中,不同性質的綠地設計手法是不同的,城市中的綠地類型主要包括公園綠地、道路綠地和街頭綠地。公園綠地設計中,因其綠化面積較大,可以結合水體和地形的設計來體現公園布局的生態性,植物配置可以采用喬木、灌木、花草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風景林來打造大面積的色彩,形成林帶植物與地被植物過渡的層次感,從而提高公園景觀的觀賞性;道路綠地可以增加道路的綠化覆蓋率,結合交通干道的特性布置行道樹和花草,使行人的慢行空間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和遮蔭功能,增強道路綠化的可識別性和觀賞性;街頭綠地可采用喬灌木和模紋結合的方式,體現出整潔舒適的生活和休閑空間。下面提出一些關于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設計的方法原則。

2.1堅持以人為本。城市園林綠地是人們活動空間的補充和延伸,是人們進行交流的重要場所,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堅持以人為本應是園林綠地設計的基本前提。堅持以人為本,強調綠地設計的可參與性和親和性,設計要滿足人們的需求和多樣化的審美,同時考慮人們的年齡結構和他們的活動需要,使設計充滿人情味和生活情趣,充分發揮園林綠地給人們帶來的陶冶情操、慰藉心靈的作用。要科學的進行植物配置,使設計整體布局的比例和節奏相協調,營造平衡、穩定、直曲等形式的園林意境美,從而達到滿足人們審美情趣、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目的,保證園林綠地的服務功能和藝術價值、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的協調統一。

2.2注重植物配置手法的多樣化。城市園林綠地的植物造景強調在設計和建成效果上來展示植物生命美、色彩美、姿態美、風韻美、人格化的特點,因此要根據綠地的多樣性,靈活多變的進行植物配置。比如:點、線、面相結合的植物配置,構建以喬木為主,喬木、灌木、草花混合的綠化模式,植物的配置多用叢植、孤植、坪植、壇植和棚架相結合的方式,同時將道路和圍墻等線范圍也進行綠化;利用建筑面積將平面綠化與立體綠化相結合,從而提高建筑范圍的空氣濕度,減少直射光對建筑的污染;模擬自然造景,使綠地規劃和植物的設計疏密有致,從而創造鳥語花香的意境。

2.3與生態相結合。植物是生態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園林綠地的設計只有與生態相結合,才能確保植物與綠地所處地域之間的共生、共享和共存。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設計的時候,要選擇能與當地氣候相適應的植物品種;提高植物的多樣性;做到喬木、灌木、藤木、花草的合理配置,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常綠植物與落葉植物的科學搭配,實現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的協調統一。

2.4因地制宜。設計中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主要是對原有土地條件合理運用的原則、適地適樹的原則。加強對原有土地的合理運用,結合地形地貌和周邊環境的情況進行造景,充分的利用自然的地形條件和地貌,使層次上體現起伏與韻律變化,做到既節約資金,又保護生態平衡;適地適樹是盡量保護原有的大樹,結合當地情況,以鄉土樹為主,同時根據當地的立地條件,選擇適應性較強、觀賞價值較高的外地植物,增加景觀群落的多樣性。

2.5突出地方特色。城市建設中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必須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條件、氣候條件和人文條件等,將城市中具有特色的歷史文化融入園林綠地的設計中,創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園林綠地,在設計的時候應充分考慮當地地形的原有地貌和生態群落,盡量保留原有植物,融入與當地條件相適應的植物。

作者:楊國麗單位:通化益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