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城市建設論文

時間:2022-03-10 02:45:41

導語:創新型城市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型城市建設論文

1國內創新型城市建設經驗

(1)加大科技投入。天津市、青島市科技投入呈加速度增長,兩市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長。(2)以企業為自主創新主體。深圳市的自主創新活動幾乎全部集中在企業內部進行。無錫市高新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3)重視科技成果轉化。武漢培育了一批高科技轉化企業,天津市建設了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廣州市通過積極推動孵化機構建設,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必要的空間。(4)注重凝聚創新型人才。深圳市自2006年開始設立“產業發展與創新人才獎”,使每萬人中專業技術人員數達到3000人。(5)優化自主創新環境。廣州市、無錫市制定政策,優化創新環境。綜上所述,各地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戰略推行時間并不長,都是根據自身條件采取了不同的發展戰略,許多都在探索階段。

2理論與現實分析

2.1理論分析

國內外對創新型城市的理論研究對我們的課題研究有很大的啟示,同時結合蘭州市實際情況,我們對蘭州市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作一些理論分析。從蘭州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的客觀情況看,應按照“TheInnovativeCity”模式,驅動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為核心,并不斷融合社會發展的理念和思路展開。我們提出實施科技計劃、基礎能力、應用能力、創新支撐、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改造、產業服務、城市空間、創新文化、開放合作十大工程;圍繞發展方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科技進步創新、產業發展創新、社會文化創新的有效措施。力爭到“十二五”末,把蘭州市建設成為一個創新體系完善、創新要素集聚、創新效率高、經濟效益優化、社會環境良好、輻射帶動作用強的創新型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

2.2現實分析

蘭州市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首要問題,也是本課題系統分析的重點。2.2.1推進蘭州市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的優勢蘭州作為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聚集了全省80%以上的科技人才,人才密度列全國大中城市第四位,綜合科技實力列全國第九位,具有雄厚的科技人才實力和研發優勢。著力推進十大工程建設,努力完成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的任務。(1)出臺了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各項規劃計劃。市政府相關部門圍繞《蘭州市建設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工作實施方案》,出臺《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分別制訂了《指導意見》和《實施辦法》等。(2)創新資源基礎較強。全市擁有各類研發機構255個。有1個國家實驗室、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3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73個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50個(其中省部級38個)工程技術中心和中試基地,96個高校科研機構,36個企業科研機構,3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16個科技企業孵化器;搭建科技研發平臺,組建了“蘭州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平臺”、“蘭州大型科研儀器資源共享平臺”、“蘭州工業設計創新服務聯盟”等公共研發平臺;深化與省內外科研院所的全方位合作,。全市共有原創性研究人員11428人,占全省原創性研究人員的77%。R&D人員中具有博士學歷的有2190人,占全部R&D人員的12.18%;具有碩士學歷的有4069人,占全部R&D人員的22.63%;具有本科學歷的有6987人,占全部R&D人員的38.85%。(3)新興產業具有優勢。通過培育引導,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形成了生物制品、現代中(藏)藥、生物醫學工程、獸醫生物制品等10多個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的專業化生物產業園區;新材料產業領域重點支持了蘭州金川科力遠公司二次電池及電池材料,金川科技園公司高純金屬材料等項目開發;信息技術產業領域扶持了甘肅紫光智能交通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甘肅萬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甘肅動漫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航空航天產業領域重點研究開發清潔高真空獲得設備、安全智能防護與監控設備和風電變槳電動機等項目;節能環保產業領域加大了環保熱電主要技術及裝備、節能變頻器等輸變電設備的技術提升改造,加大了冶金工業廢水處理回用、垃圾滲濾處理及資源利用、生物膜反應污水處理及回用成套化設備的研究開發力度。(4)創新氛圍良好。2012年以來,蘭州市獲批成為國家發改委的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軍民結合基地、國家第二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蘭州高新區成為國家科技與文化融合科技示范基地;市商務局組織爭取并成功獲批了國家科技興貿新材料創新基地;城關區被確定為全省首個知識產權試點示范縣區。安寧區已建成交大科技園、新城孵化大廈、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專利孵化園等6個科技企業孵化器。2.2.2改進蘭州市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的劣勢近幾年來,蘭州市科技創新能力大幅度提升,但是,與創新型試點城市的要求存在著較大差距。(1)建設創新型試點城市需要全面、有效貫徹已出臺的各項科技計劃。但是,注意力更多的是集中在技術領域中的創新,對技術研發部門和產品生產企業的創新,特別是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重視不夠。(2)蘭州市研發機構數量較多,但是,市屬研發機構數量無較大變化,客觀上研發機構對蘭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度有限,特別是對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發揮的作用不夠。(3)不均衡特性明顯,呈“三多三少”特征,即傳統產業多,新型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加工型產業少;高耗能產業多,環保節能產業少;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偏少,支柱性產業特征不明顯,普遍缺乏牽動性、帶動作用大的高科技項目。(4)支撐創新資源有限。一是園區土地資源約束加劇。二是園區內活力尚顯不足。三是園區管理體制亟待更新。四是園區缺少特色優勢的培育。五是發展定位不明確。六是服務功能不完善。七是創新管理人才短缺。(5)蘭州市缺乏整合市內科技資源的有效機制。市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間不但實質性合作較少,而且交流也不多,對外科技合作和交流各自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

3結束語

蘭州創新性試點城市的建設,必須要有理論的指導、有益經驗的借鑒,對現實狀況的分析。對蘭州創新性試點城市的建設,明確了建設的方向,采用有力的措施和準確的定位。

作者:李智明,滕文謹單位:蘭州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