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指標權重研究

時間:2022-10-18 08:53:25

導語: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指標權重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指標權重研究

摘要:為了解中醫藥院校信息工程類大學生創新能力,構建了中醫藥院校信息工程類大學生創新能力綜合評價體系,而評價體系指標權重是決定評價指標體系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層次分析法是將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文章采用層次分析法研究和確定了中醫藥院校信息工程類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體系的各級指標權重。

關鍵詞:創新能力;評價指標權重;中醫藥院校;信息工程;大學生

創新是指把已經存在的社會經濟要素、思維方式及自然資源結合起來創造新的有價值的、人類所需要的事物的行為。簡單來說,創新能力就是利用已有的條件和信息,推陳出新,發現或創造出獨特、新穎的有價值的新事物的能力。以來,我國一直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各高等院校也一直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服務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為了解中醫藥院校信息工程類大學生創新能力的現狀,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研究和確定了中醫藥院校信息工程類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體系的各級指標權重。層次分析法是美國著名的運籌學家Satty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一種系統性的分析方法,此方法被很多學者所采用。層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驟有四個:構建層次結構模型、建立各層級指標的判斷矩陣、計算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并通過一致性檢驗、根據特征向量確定各級指標權重。

一、構建層次結構模型

構建中醫藥院校信息工程類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體系的層次結構模型能夠幫助學校理清評價體系中各個指標之間的邏輯歸屬關系以及重要性。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體系是一個三層的結構:第一層是目標層,即大學生創新能力;第二層是一級指標層,包含三個一級指標,學校環境、個體動機和個體創新能力;第三層是二級指標層,包括一級指標學校環境下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方式、教學條件,一級指標個體動機下的內在動機、外在動機,一級指標個體創新能力下的建構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新實踐,共計10個二級指標。層次分析法將總目標分解為低層次的指標,通過對各個指標的評價,再結合各個指標的權重最終形成對總目標的評價。例如,圖1中的大學生創新能力研究中,創新能力是總目標,將其劃分為低層次的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通過對一級和二級指標的評價結果的綜合,形成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評價,為創新能力評價提供科學的、可行的技術支撐。

二、建立各層級指標的判斷矩陣

各級指標權重的確定,需要根據專家對各級指標的評分來構造判斷矩陣,再通過判斷矩陣求出矩陣最大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向量,此特征向量的每一分量值便是各指標項相對應的權重。本研究根據專家評分構造兩個層次的判斷矩陣,3個一級指標判斷矩陣,10個二級指標,共有4個判斷矩陣,判斷矩陣評分標準見表1。構造判斷矩陣需要對各級指標項評分,領域專家依據表1判斷矩陣評分標準給出各層級的指標得分,然后根據分數構造出如表2~表5的判斷矩陣。為保證各指標項的分數合理性和科學性,需要綜合多個專家的評分,然后構造一個判斷矩陣。本研究采取遴選的15位專家的評分并對分數求和取平均,將分數平均數作為最終的指標項的分數。例如,表2中各指標項得分,就是取自15個專家給出的分數的平均值。值得注意的是,判斷矩陣是一個對稱矩陣,專家評分時只需要給出上半矩陣(下半矩陣)的分數即可,下半矩陣(上半矩陣)的分數值是上半矩陣(下半矩陣)的分數的倒數,對角線上的分數永遠為1,即aij=1aji其中,i、j分別表示指標項的行列號,aij表示位置處于i、j的元素。

三、特征向量計算和一致性檢驗

下面,以一級指標的判斷矩陣為例講解計算特征向量的過程。通過專家評分獲得了各項指標的分數后,可以得到如圖2所示的一級指標判斷矩陣A,然后采用方根法來近似求取矩陣A的最大特征值對應的向量W=(w1,…wi),wi的求取公式為:wi=∏j=1aij)n姨,n為矩陣的階數。通過計算判斷矩陣A的CI值為0.007、CR值為0.012,二者都小于0.1,因此判斷矩陣A是合乎邏輯的。因此可以確定評價指標“學校環境”“個體動機”“個體創新能力”的評價權重值分別為0.116、0.263和0.620。

四、確定中醫藥院校信息工程類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指標權重

根據計算得到各層次判斷矩陣特征向量,確定中醫藥院校信息工程類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指標權重見表7.五、結論總之,本文根據構造中醫藥院校信息工程類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層次結構,以15位相關領域專家評分為依據,采用層次分析法分析和研究得到了中醫藥院校信息工程類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體系的指標權重。這對中醫藥院校信息工程類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完善中醫藥院校信息工程類人才創新能力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崔巍.創新意識與馬克思社會經濟發展分析模型———何為創新,創新什么,怎樣創新[J].寧夏黨校學報,2012(03).

[2]吳建國,吳海燕,張經強.工科院校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確定方法[J].中國成人教育,2017(17).

[3]趙磊.新時代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08).

[4]李恕洲,何剛.基于ANP-熵權法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綜合評價[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20(01).

[5]辛明遠,王永,樊林.地方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J].黑河學院學報,2019(09).

[6]高來鑫,樊富友,崔淑卿,葛浩.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組合評價模型的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18(06).

[7]虞亞平.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綜合評價體系研究[J].教育觀察,2018(21).

[8]趙磊.新時代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08).

[9]張金邦,程書靜,張俊生.基于層次分析模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指標的構建[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7(03).

作者:黃強 葉青 俞頌華 楊琴 單位:江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