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設工程論文

時間:2022-06-01 08:17:39

導語:市政建設工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政建設工程論文

市政工程建設千頭萬緒,不論是修一條路、建一座橋,還是用景觀給城市織一條條綠色腰帶、為城市靚裝打造一枚枚紐扣,工程建設的總體要求都離不開實用和美觀的標準。然而,市政工程建設又不僅是執行相關規范和標準,或只考慮其景觀效果,同時還應該防止“城市病”的滋生。

1市政工程建設“城市病”的各種癥狀

1.1道路及配套項目提前“老化”,改造困難

如果中心城區道路在建設時受各種不利條件和陳舊觀念的影響和制約,就會對道路交通流量和地下管線穿行預估不足。加之道路過于狹窄,將嚴重影響目前及未來的交通發展,地下管線的布設也會過早出現不能滿足周邊配套需要的現象。事實上,要治理上述中心城區道路“老化病”而進行道路改造,難度指數非常高。因為人流眾多,加之周邊構筑物復雜,導致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可供選擇。

1.2形成“斷頭路”,道路路網無法貫通

為了力推城市建設,一旦有市政項目上馬,工程人員總是鉚足了精神趕工期,保質量、重安全,力推精品工程。但往往因為“城中村”改造、拆遷、體制機制及建設資金等諸如此類的種種原因,形成了“斷頭路”。一個美好的開始就這樣促成一個難看的收尾,甚至收不了尾。另外,這些“斷頭路”大部分都是拆遷量大、建設成本高的“老大難”項目,再重新打通這些“斷頭路”就需要更多資金的投入。所以,很多類似情形都無法及早啟動打通工程,導致道路路網遲遲不能貫通,部分未建段落既影響城市整體形象,還會造成環境污染。

1.3對交叉建設項目協調不夠,造成即建即拆現象

城市片區路網是一個寵大的系統建設的過程,承建單位一般不只一兩家,這就導致各條道路建設的先后順序也不完全統一。若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沒有取得有效溝通或是協調不暢,或是不遵循合理的施工順序,就會出現先建再挖、即建即拆的情況,既造成交通影響周期變長,同時引發重復建設的資金浪費。

2防止市政工程建設“城市病”的注意事項

2.1前期設計不容忽視

防止“城市病”,要在擬建工程前期設計時嚴把設計質量關,嚴格執行相關規范標準,并對后期施工有足夠的預見性。只有全局考慮,統籌設計才能避免“斷頭路”或多次重復建設造成的資源浪費。建設道路工程時,除了滿足其自身功能需求外,還要充分考慮整個片區路網的貫通,要對拆遷障礙或是臨近重要構筑物阻礙影響作預估處理方案,從源頭上杜絕“斷頭路”的形成。在前期設計中,要充分考慮近遠期交通發展以及臨近擬建交通要道是否會造成破壞影響,從而避免周邊因改善交通或是改造其它道路對新建道路及其它設施造成嚴重破壞。要讓道路有足夠的可變發展空間,經得起時間和空間的檢驗。

2.2做好服務需求調查,明確設計標準

防止“城市病”,就要做好需求調查工作,多方協調溝通,充分發揮它服務大眾的功能,據此擬定切合實際功能需求的設計標準。例如,在打造一塊城市綠地時,不僅要展現它的景觀綠化對于城市的美化效果,還要充分考慮周邊居民對該綠地的參與程度。可以布設大小合適的居民健身場所與方便通行的園內道路,讓游人輕松的進來,安全的離開;可以配備可供大人、小孩活動的專用設施及服務場所,讓嬉笑玩耍的小孩玩得盡興,也讓習慣忙碌的大人駐足放松。考慮到諸如此類的人性化細節,這塊城市綠地才會有人與景的共存,才能展現動與靜的結合,真正發揮扮綠城市的作用。如果一塊漂亮的綠地建成后,難以聚集人氣,沒有生氣,就成為一種“病態”美,只會白白浪費寶貴的綠地資源。再如,修建鬧市中的交通要道,除了滿足來往車輛的暢通以及大量的交通轉換,更多需考慮沿線兩側行人的通行、穿行等問題。只有給行人通行、穿行提供方便,才會降低行人強行橫穿街道干擾車輛通行或引發交通安全風險的可能性,同時也就防止了“城市病”的發生,避免了因非人性化設計為道路帶來擁堵,以及出現擁堵之后再對交通采取疏、緩堵等“治病”措施帶來的加倍投資。

2.3做好全面防范工作

防止“城市病”,還在于市政工程建設的眾多參與單位,都應著眼于市政工程項目全面經濟、社會雙重效益。城市規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根據城市的發展進行相應的調整。工程設計單位和人員要獲知最新規劃信息,確定切合實際的可行方案。在市政道路設計時,要綜合考慮片區規劃、路網規劃與線路、道路標高、排水排污走向、供水規模及各種管線布置之間的關系,避免發生大幅調整路線、管線布置沖突,避免道路剛竣工就破路埋管現象,避免因信息不及時,造成設計返工,甚至施工返工現象。更為重要的是,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要理順建設管理這條線,加強與規劃建設管理部門的超前溝通,做好項目周邊單位的協調。此外,更要履行好對施工中各參與單位的管理,安排好建設的先后順序,才能避免反復拆建的工作,才能實現城市建設工程的價值利益最大化。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工程建設是一項長遠延續的工作,必須在建設過程中樹立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實現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在每個息息相關的環節中看得更遠,想得更多,做得更全,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城市病”的發生。

作者:饒慶春單位:成都城建投資管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