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領域建設項目推進原因及措施

時間:2022-09-26 02:48:46

導語:衛生領域建設項目推進原因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領域建設項目推進原因及措施

摘要:闡述了新羅區衛生領域建設項目的現狀,分析了影響該區衛生領域建設項目推進的因素,提出了加快該區衛生領域建設項目進度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項目建設;推進;分析

1引言

隨著新一輪深化醫療衛生體制綜合改革不斷深入,各級政府根據“?;?、強基層、建機制”的總體要求,為確保醫改在基層實際效果不減弱,相繼出臺了很多政策措施加強農村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為更好更快實現全民“病有所醫”,有效解決城鄉衛生發展不平衡問題,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2006年起,國家逐步對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不同程度的投資建設。國家發改委、衛計委和中醫藥管理局于2009年出臺《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案》,政府通過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硬件設施,不斷提高服務能力。針對如何加快衛生領域建設項目進度,讓老百姓能夠更快更好地得到就近和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進一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筆者結合新羅區衛生領域建設項目的特點和現狀,提出以下幾點看法和解決措施。

2新羅區衛生領域建設項目現狀

近年來,該區通過對基層醫療機構業務用房的改造提升、設備的配置更新,明顯改善基層群眾的就醫環境,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效率和醫療技術水平,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現象。同時,加大引進民辦醫院力度,落實好促進民營醫療機構發展相關政策,繼續協調推進牡丹婦產醫院異地建設和龍鋼慈愛康復醫院擴建工程項目。目前,該區擁有醫療、預防、保健、監督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70個,其中區屬綜合性三乙醫院1個、二級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其他區直衛生單位6個。共有適中鎮、白沙鎮、雁石鎮3個鄉鎮中心衛生院,江山鎮、大池鎮、小池鎮、龍門鎮、巖山鎮、鐵山鎮、蘇坂鎮、萬安鎮8個一般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設于東城、西城、南城、中城、曹溪、西陂6個街道。區屬民營醫院5個,引進民營資本經營管理的廠礦醫院1個。門診部13個,個體診所6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2個。村衛生所299個,醫務室和衛生站52個。轄區內擁有編制病床1986張。衛生技術人員329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98人、注冊護士1335人、藥師(士)145人、檢驗技師(士)149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270人;有其他技術人員89人、管理和工勤人員336人。2011~2016年期間,該區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加大衛生領域建設項目的推進力度,6年累計建設項目數達76個,分別為2011年7個、2012年7個、2013年14個、2014年27個、2015年17個、2016年4個;6年累計完成總投資31549萬元,分別為2011年600萬元、2012年1585萬元、2013年23798萬元、2014年702萬元、2015年670萬元、2016年4194萬元;6年累計爭取中央和省級預算內投資項目補助資金到位3724萬元,分別為2011年355萬元、2012年1110萬元、2013年235萬元、2014年475萬元、2015年405萬元、2016年1144萬元。2011~2016年期間,該區衛生領域項目的建設內容不斷擴展,包括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續建、區急救中心建設和急救車以及車載設備購置、區衛生監督所建設、區婦幼保健院門診綜合樓建設、9個鄉鎮中心衛生院門診綜合樓建設、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49個村衛生室建設、3個鄉鎮衛生院污水處理環境整治、7個鄉鎮衛生院周轉宿舍改擴建、龍巖人民醫院舊病房改造、龍巖人民醫院病房綜合大樓新建等。2011~2016年期間,該區衛生領域建設項目進展總體順利,龍巖人民醫院病房綜合大樓、區疾控中心續建綜合樓、曹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樓等71個建設項目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龍門鎮衛生院、雁石鎮中心衛生院等5個項目正在主體建設,預計2017年年底完工。

3影響衛生領域建設項目推進的因素

3.1項目業務主管部門決策不夠合理。(1)主要表現在征集、篩選、儲備、申報項目的各階段,項目業主的業務主管部門沒有全盤考慮管理范圍內的項目布局、項目成熟度、業主單位積極性、落地政府配合程度等方面的影響因素。(2)在制定項目發展的具體目標時,對各項目業主單位以小報大、以舊報新和僅有投資意向的項目,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加以甄別,沒有進行充分的科學論證,就全部列入儲備項目庫和相關各級規劃以及年度工作計劃。(3)無論今后是否能夠及時開工建設,往往出現紙面上羅列的項目多,會上匯報的項目多,以不同口徑和范圍出現在不同領域的項目多,但能夠實際開工的項目卻少之又少的現象,造成了推進困難和被動局面。3.2部分項目前期工作不夠扎實。(1)部分項目報批手續不完整。如項目業主單位對繁瑣的立項報批程序有畏難情緒,為保證項目建設進度,有時采取邊辦理手續邊現場施工的變通辦法;又如鄉鎮衛生院周轉宿舍等項目,因地處偏遠且投資規模較小,為節省項目費用,與綜合樓建設、環境整治等項目聯合辦理審批手續。(2)地質勘探不詳細。有的項目業主單位未主動提前介入,對項目用地了解不深不透,加之設計圖紙與現場差異較大,造成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設計調整多,工程量變化大,拖延了項目整體進展,同時導致了工程功能無法完整體現。(3)設計圖紙不精確。有的項目業主單位將初步設計圖代替施工圖紙,造成無法完整編制工程全部預算,導致工程預計量不準確,出現了較多的錯項和漏項。3.3合力推進項目意識較薄弱。(1)項目業主單位與項目落地街道(鄉鎮)、委托代建單位交流溝通有限,形成合力推進的整體意識不強。如個別項目業主單位認為項目應由代建單位“包干”,加之項目落地街道(鄉鎮)無利可圖,有責無權,在涉及拆遷協調等問題上不積極配合或不愿意配合,導致代建項目實施不多或推進緩慢。(2)部分代建單位在工程管理及施工技術上經驗不足,無法完全領會項目的最初設計意圖和基本技術要求,教條進行項目施工,以致出現工程質量缺陷等問題,影響了施工進度計劃最終執行。(3)開工建設較匆忙。如部分業主單位未完成征地拆遷,未完善三通一平,尚無法提供施工現場,代建單位便匆忙開工建設,最終延誤工期,影響工程總體進度。3.4項目業主單位監管不到位。(1)項目建設管理專業人才嚴重缺乏。懂項目監管全過程的綜合性人才參與程度較低,有關專家雖在部分重要環節進行了把關,但大多數業主單位項目管理人員往往由醫院專業技術人員兼任,部分人員甚至不懂項目運行基本流程,在前期準備上耽擱大量時間,影響了項目推進。懂項目的醫院領導較少,部分領導對項目投產后帶來的效益估計不足,存在推遲開工甚至取消項目的情況。(2)部分業主單位檢查督促施工、監理等相關單位履行合同不夠到位,雙方簽完合同后,部分業主單位忙于業務工作,疏于對合同細則和條款的逐項核查,部分監理人員不尊重監理實際,導致施工效果大打折扣。(3)項目業主單位代表現場監督管理不到位,相關工程項目的資料收集整理不完整,現場隱蔽。資料簽證不規范、不完整,有的缺乏影像等關鍵資料支撐,造成審計結算成本較高,一旦有紛爭,可能出現雙方爭議較大的情況。3.5項目要素保障不健全(1)項目征地拆遷難度有增無減。受各種主客觀的原因制約,中心城區的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工作困難重重,小部分被拆遷群眾抗拒執法的現象時有發生,部分項目存在拆遷不徹底的情況,導致施工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現象,直接影響項目建設的正常推進。(2)資金需求矛盾較突出。如部分業主單位高估上級補助資金,未充足籌措其余項目資金,影響一些項目的推進速度。又如個別項目的地方配套資金到位不及時,不能如期使用相關配套服務設施,同時享受其健全的服務功能。

4解決措施

4.1“火眼金睛”,有效儲備成熟項目。(1)業務主管部門完善儲備庫項目,篩選并儲備一批前期工作達到一定深度、投資帶動性強的項目,如投資計劃下達后即可開工建設的項目,或用地、環保、節能等條件具備且地方資金落實的項目。(2)爭取將重點且優勢明顯的項目納入國家、省、市和區不同時期的五年規劃或專項規劃。(3)積極推進儲備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前期論證、優化設計等各項工作。4.2未雨綢繆,穩妥謀劃前期工作。(1)在項目委托設計方案前,經辦人員要心中有數,對待開發項目用地及周邊地上附著物和地下綜合管線的現狀以及室內外場地標高等情況了如指掌。(2)熟悉《項目選址意見書》以及附圖中的各項內容,并將其與控制性規范做認真比較,確保各項要求得到合理落實。(3)加強與相關政府部門的前期溝通,在有效把握規范的前提下協調處理需要突破的指標,確保整個項目的順利推進。4.3統一責權,共同管理合作項目。(1)及時跟蹤相關部門各階段審批情況,有效溝通設計師,代建單位經常召集業主單位和項目所在地政府商議臨時出現的問題,確保后期設計和現場施工可以落實。(2)根據實際情況,邀請環境影響、日照、景觀等專業單位于設計中期介入分析,減少日后圖紙修改,協調項目所在地政府在方案批復前進行公示。(3)嚴格落實區掛鉤領導調度機制,半個月對掛鉤項目進行一次現場調度,同時明確項目推進各環節的決定權和項目收益,項目業主單位、項目所在地政府、代建單位以及相關責任部門對制約項目建設的因素提出措施并限期解決。4.4齊抓共管,全面監管項目實施。(1)業務主管部門主要領導對項目工作負總責,加強項目人才的系統培養,如加強項目業主單位領導班子、具體經辦人員的項目知識培訓。又如充分發揮專家的權威作用,對重大項目從評審到竣工實施全過程監督,或邀請經驗豐富的工程管理人員考察、選擇施工單位及施工項目班組。(2)區效能辦、區衛計局、區政府督查室、區發改局等定期組織專項督查,確保項目按時序進度推進,及時通報進展緩慢現象并對應追責。(3)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把好各個環節,加強資金使用管理。4.5集思廣益,全方位保障相關要素。(1)廣泛宣傳項目實施政策,做足被拆遷群眾的政策解讀和思想工作。(2)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鼓勵社會資本加大衛生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緩解資金短缺矛盾和政府資金壓力。(3)做大做強項目建設融資平臺,規范工作流程,努力簡化財政內部審核,縮短審批時間,做好支付保障,促進工程建設。

5結語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城鎮化步伐加快,醫改工作的不斷深入和醫療保障水平的穩步提升,該區作為龍巖市的中心城區,需要服務的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居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對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質量、形式等提出更高要求。各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協作,加大政府投入,加強對衛生領域項目建設的組織實施,把衛生項目建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為保障廣大農民的健康、方便群眾看病就醫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確保向農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服務,使城鄉群眾不出社區、鄉村都能享有基本醫療服務,實現全民“病有所醫”,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進一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蔡翠紅 單位: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發改局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衛生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關于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案[R].北京: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2009.

[2]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衛生部.國家發改委、衛計委和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案[R].北京: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2009.

[3]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的通知[R].北京:國務院辦公廳,2015.

[4]洪梅.新形勢下公共衛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分析現狀及對策[J].中國衛生人才,2015(2).

[5]趙云.醫療衛生領域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四個階段[J].中國衛生經濟,2010(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