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探析

時間:2022-06-03 09:23:59

導語: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探析

摘要:社區教育師資隊伍是社區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這個群體由社區教育專職教師隊伍、社區教育兼職教師隊伍以及志愿者構成。當前我國社區教育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存在師資力量不足,師資專業素養有待加強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提出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優化師資結構,擴大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養,打造優質教師隊伍;搞好制度保障,提升教師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

關鍵詞:社區教育;師資隊伍

近年來,縱觀世界,推進終身學習、構建學習型社會成為重要思潮,也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社區教育是我國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重要部分,是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黨和國家對于我國社區教育的建設發展非常重視,社區教育教師隊伍作為社區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對其發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現狀

我國社區教育教師隊伍主要由如下三個群體組成:一是社區教育專職教師隊伍,承擔專職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體,即是教師,又是社會工作者;二是社區教育兼職教師隊伍,輔助承擔社區教學活動,其成員來自各個行業,或由社會人士志愿參與,其報酬低微,因此其流動性較大;三是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來源于整個社會,人員結構最為復雜和多元化。目前,這種劃分方式得到學術界普遍認可,在研究文獻中得以承襲和傳遞。

二、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不足當前我國的社區教育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所以存在教師數量較少、師資結構單一等情況。在多數社區及街道,由于未設社區教師編制,所以專職教師數量缺乏。上海是我國社區教育發展最早的城市,各個區縣都設有社區學院,截至2015年,上海擁有5000多個社區教學點,但專職社區教師數量卻不足2000人,面對城市2500多萬的常住人口,專職教師的數量達到稀缺的程度,部分老師要承擔兩門以上的課程,教學任務十分艱巨,由于教師精力及知識結構有限,因此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壓力。就全國而言,東部地區社區教育發展最成熟,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所以對于專職教師的需求更為強烈。在兼職教師和志愿者方面,當前我國社區兼職教師隊伍和志愿者隊伍構成不穩定,流動性較大。當前的兼職教師隊伍和志愿者隊伍來自各行各業,部分是各個單位的退休人員,能力及專業素質較高,但是年齡層次偏大。年輕的兼職老師及志愿者由于還有本職工作,所以不能保證能夠長期進行社區教學。

(二)師資專業素養有待加強當前由于社區教育教師來源較為復雜,所以呈現水平能力層次不一的情況。從學歷構成來說,社區教師的學歷以本科、專科為主,研究生學歷的占少數,部分教師對于專業的知識掌握不夠牢固,存在專業知識和實踐脫節的情況。面對社區教育全覆蓋的受眾群體,一些教師在課程安排、教學方案實施以及教學方法運用方面無所適從,教學能力欠缺。科研能力較為欠缺,多數教師沒有掌握科研方法及科研方向。

三、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

(一)優化師資結構,擴大教師隊伍建設面對當前師資力量不足的現狀,我們要打造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兼職教師和志愿者為主體的師資隊伍。定期招聘專職教師,招聘對象主要針對應屆畢業生以及目前各類學校的在職教師。這一群體要進行職業化的培養,充實他們社區教育的知識,提高教學能力,強化職業道德規范。兼職教師和志愿者承擔專業性課程的輔導工作。在社區教育發展成熟的歐美國家,兼職教師占了社區教師隊伍的較大比例,由于這個群體來自各行各業,多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給學員帶來了許多具有價值的“干貨”,所以這一點也值得我們借鑒。我們可以聘用具有專長的兼職教師,包括各個行業的專家、具有豐富經驗的技術工、職業講師等,從而彌補專業教師實踐方面的不足,給學員帶來行業的最新需求及實時發展動態。對于志愿者的招募,可以從社區范圍內進行選拔,招募一批熱心于教育事業,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志愿者。

(二)提高教師素養,打造優質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我們可以從提高教師職業道德、豐富教師專業知識以及提高教師專業能力著手。教師職業道德主要由八個要素構成,分別是教師職業理想、教師職業責任、教師職業態度、教師職業紀律、教師職業技能、教師職業良心、教師職業作風和教師職業榮譽。當前暫未制定社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但是我們可以從職業道德八個方面,借鑒中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結合社區教師的工作特性進行制定,從道德層面約束社區師資隊伍的行為。在豐富教師專業知識方面,我們要通過培訓不斷強化社區教師的專業知識:強化所教授學科的專業知識,堅固理論知識的結構及掌握學科的前沿動態;掌握學習方法,了解教育學相關理論,學會如何教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搞好教學的同時也要提升科研素質,形成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樹立社區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科研能力,掌握科研方法。最后,是要提升教師全方位的教學能力。面對復雜的社區教育群體,對于社區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比如教師的語言能力,教師的語言表達要更加通俗易懂,語言流暢,具備親和力,才能引起各個年齡層學生的共鳴;教師的監督能力,尤其是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如何進行評價和反饋才會有更高的效果。

(三)搞好制度保障,提升教師專業化、職業化水平要打造一支專業化的社區教育教師隊伍,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目前我國暫無專門的關于社區教育的法律,所以要加快立法的進程,從而規范整個社區教育行業。推進社區教育教師的職業化,要從教師的招聘、培養、職業規劃、薪酬待遇、考核體系等環節全方面推進。對于社區教師的招聘或引進,形成嚴格的招聘制度,依據需求定期進行招聘,按照程序進行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等流程;依照需求從其他學校或者教育系統進行人才引進工作。嚴格把控教師的資格準入,對準備從事社區教育工作的教師,實行“雙證制”,要上崗必須持有教師資格證書和社區工作者證書。高度重視社區教師的培訓,可以與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展開合作對教師進行各個層次的培訓,培訓內容覆蓋專業知識、社區工作理論、教學方法、實踐經驗、行業前沿等各個方面。要完善培訓制度,形成完整的培訓方案,除了要對新教師進行入職培訓,還要定期對老教師及業務骨干進行專題培訓,實時更新教師的“知識庫”,并實行培訓積分制,對于達到一定積分的教師,進行相應的獎勵。

當前社區教育教師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對于自己的身份不夠認同,所以針對這一群體,需要建立社區教師職稱制度,為他們的晉升及發展鋪設一條清晰光明的道路。要確保社區教育師資隊伍的穩定,需要提高社區教師的經濟待遇。政府要加大對社區教育的投入力度,社會、企業、單位共同籌集,保障社區教師薪酬待遇不低于普通教師薪酬待遇,兼職教師的課酬不低于普通教師的課酬,專職教師的“五險一金”能夠得以保障。對于社區教育教師的評價,是社區教育管理制度完善的一個重要標志。所以,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從“德、能、勤、績”方面結合社區教育特色,建立績效評估體系。構建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引入專家評價制度,綜合學員評價、同行評價、上級領導評價、自我評價等評價方式。

【參考文獻】

[1]林潔.成都市社區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

[2]王振杰.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6):25-29.

[3]馮佳佳.我國社區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現狀與展望——以上海市為例[J].成人教育,2017(7):24-28.

作者:李思奕 單位:貴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