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網絡建設論文
時間:2022-05-15 03:09:07
導語:移動通信網絡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站點干擾排查分析
(1)利用掃描儀對F和D頻段進行全網掃頻測試,全面評估LTE頻段的占用情況,發現LTE頻段受其他系統干擾的區域或站點,識別干擾類型,采取對應措施,主要解決PHS(Per-sonalHandy-phoneSystem)、MMDS和WiMAX干擾并整體了解LTE無線環境。
(2)在TD-S小區內添加F頻點并增加頻點限碼,在OMC-R上提取ISCP報表,篩選出強干擾小區,逐小區在疑似干擾源系統側小區加裝濾波器對比本側F頻段的RSSI、本側加裝濾波器對比系統底噪、本側更換高性能天饋對比底噪,主要解決雜散、阻塞、互調干擾。
1.2站點干擾具體規避措施
針對站點干擾問題,需要結合各類干擾特點,有效利用掃頻數據、網管數據,找出干擾類型、定位干擾源,對規劃區域內的站點進行由面到點的全面干擾排查,采用軟件升級、天面調整、設備替換等手段,進行干擾消除和規避。
1.2.1移動通信宏站于其他系統共站址時的干擾協調
(1)關閉DCS1800系統1870MHz以上頻點,有條件的區域關閉1850MHz以上頻點;推動工信部暫緩分配1870MHz以上頻段給FDDLTE系統。
(2)若存在GSM900系統的二次諧波干擾,應更換GSM900系統天線。
(3)若存在DCS1800系統的三階互調干擾,應更換DCS1800系統天線(天線三階互調抑制指標優于-133dBc)。
(4)開啟動態AGC功能提升F頻段RRU的抗阻塞能力。
1.2.2移動通信宏站與其他系統非共站址時的干擾協調
移動通信宏站與其他系統非共站址情況時,應盡量保證兩個系統基站天線距離50米以上,在天線方向設置時避免天線正對情況的出現,天線下傾角(含電下傾和機械下傾)不小于6度。
1.2.3移動通信(E頻段)與其他系統共站址時的干擾協調
中國移動擁有E頻段的2320-2370MHz,用于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E頻段的移動通信的基站射頻僅支持2320-2370MHz的50MHz帶寬,但由于終端需要支持國際漫游,E頻段終端支持全部2300-2400MHz。
2E頻段的干擾隔離要求及規避措施
(1)頻率協調,優先選用E頻段中的低頻點部署移動通信;
(2)增加空間隔離,保證移動通信室分天線和WLANAP天線間有4m以上隔離距離;
(3)提高WLANAP阻塞指標,在2370MHz處可抵抗功率-24dBm/20MHz干擾信號,保證移動通信室分天線與WLAN放裝型AP在間距2m時無干擾;
(4)提高WLAN終端阻塞指標至-20dBm/20MHz干擾信號,保證移動通信終端與WLAN終端在間距0.5m時無干擾;
(5)適當提高WLAN覆蓋電平,增加WLAN終端接收信號的信噪比,從而提高其抗系統外干擾的能力。
3結語
移動通信是繼3G之后的衍生技術,也是中國移動通信第四代通信網絡搭建的關鍵技術。當前移動通信網絡建設過程中,主要以對原有2G、3G站點進行改造的方式進行建設,其中產生的無線干擾問題十分嚴重。本文通過對移動通信無線干擾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提供一些參考,推動移動通信網絡的建設質量。
作者:殷燕南單位: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六五普法工作方案
- 下一篇: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