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質量檢測信息化建設分析
時間:2022-07-07 09:06:09
導語:水利工程質量檢測信息化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充分利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現代化手段,對水利工程檢測信息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存儲、實時預警,提高信息資源的應用水平及共享程度,達到責任追溯的目的,是新時代對水利建設的要求。文章探討信息技術在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工作中的運用,項目法人單位應積極將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質量檢測管理工作中,全面提高水利工程質量管理水平及效能效率。
【關鍵詞】信息時代;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管理;措施;探究
水利工程建設利國利民,而檢測數據,既是工程驗收的依據,也是各方進行質量控制、糾正偏差、分析質量事故原因的重要信息。水利工程項目多在野外作業且建設周期相對較長,因此,水利工程檢測試驗室也多在野外設站、作業,造成檢測管理更加復雜、難度更大。當前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行業中仍然有不規范的行為,例如檢測數據上報不及時、試樣漏檢或少檢等。因此,規范檢測行為、規范檢測管理,提升檢測質量勢在必行。信息化管理在水利工程質量檢測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確保檢測工作的公正性、科學性、及時性和權威性,使檢測數據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檢測對象的實際狀況,充分發揮其在保障工程質量方面的基礎性技術作用。現階段我國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管理信息化程度較低,各責任相關單位之間信息共享不夠,檢測數據不能自動采集,無法達到智能分析、提前警示,出現問題缺乏快速溯源手段,無法快速提供查詢所需要的數據報表等,從而影響到水利工程質量的控制和監管。
1信息化技術在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管理中的運用
水利工程檢測信息化管理是利用計算機自動化技術、網絡技術以及現代通信技術等手段對各部門的工程質量檢測業務進行綜合管理,為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的整體運行提供全面、自動化的管理及各種服務。通過對福建省房屋建筑、市政交通等建設領域的工程質量檢測信息化調研分析發現,利用先進、成熟的物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技術,通過構建適用于本項目各方責任主體和上級質量監督管理機構的質量監管信息平臺,對工程檢測信息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存儲、實時預警,不僅能達到責任追溯的目的,還將大大提高質量檢測管理效率和水平,將有效提高工程質量優良率。1.1平臺設計思路。以檢測監管為基礎、以質量行為監控為核心,通過信息平臺將工程參建責任各方的質量行為納入統一監管的體系。1.2平臺建設目標。建立一套功能高度集成、數據實時采集統一管理的工程檢測管理信息平臺。通過物聯網技術及時采集、匯總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各方相關信息,并利用數據聯機分析、數據挖掘等數據倉庫技術對工程質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將異常數據篩選出來并在受控范圍內予以公示、警示或啟動監管流程,監督相關責任方及時處理,消除質量隱患,從而實現創新監督模式,集中有限資源進行差異化監督,厘清各方責任并精準執法,提高監督效能并顯著提高工程質量水平。1.3平臺建設整體規劃。突破工程項目參與各方的各種屏障與邊界,建立統一的“水利工程檢測管理信息平臺”,解決項目內部資源孤島、業務孤島、數據孤島、監管孤島問題,打開檢測監管黑匣子、消除信息壁壘。制定統一相關標準與規范,實現檢測數據實時采集與上傳,檢測數據查詢統計分析(周報、月報、季度等報表),實時移動監管(移動手機APP查詢、預警),檢測行為與數據異常情況主動預警,檢測報告逆向流程追溯追責,最終使整個檢測過程透明化、檢測流程可追溯,為項目監管提供有力支撐。1.4平臺設計方案。水利工程檢測管理信息平臺可使工程項目各責任方通過平臺查看所有的檢測數據;實現人員與證書、設備與檢定的備案管理及到期提醒,試驗數據、曲線、檢測報告的在線查詢查看,試驗數據和檢測報告的修改痕跡、退回信息、報告結論、警示信息的查詢與預警;具備統計功能,可按工程名稱、檢測項目、試驗時間、機構名稱等條件統計不合格報告數量、報告預警數量、檢測業務量等,支持統計結果導出。1.5平臺主要功能。1.5.1人員與證書。人員賬號信息及權限管理,與證書關聯可查詢證書數量、證書情況,通過基礎數據分析向管理者發送證書到期預警,管理者及時作相應處理,確保證書有效使用。1.5.2設備與檢定。儀器設備管理,包括儀器設備的基本信息、保養記錄、維修維護記錄等;與檢定記錄關聯可批量導入檢定證書,查詢歷史檢定信息,對即將檢定到期的儀器設備進行預警提醒。1.5.3檢測數據。檢測數據管理、信息來源于檢測業務軟件,從委托收樣到出具報告全過程(樣品登記、樣品流轉、檢測人員、試驗檢測、檢測過程中的環境及設備、報告校審動態、設備管理、報告簽發)實現數據實時采集,通過軟件的管理可對各種試驗檢測過程溯源,還原檢測過程。授權用戶使用臺賬可實時查詢樣品公共信息、當前流程狀態、試驗信息、報告結論等,報告文件可在線查看、打印。對試驗檢測數據進行監督與管理,不僅能對檢測過程數據處理實現監控,同時也能對檢測報告簽發等進行管理。把工地試驗室納入檢測機構的信息化管理中,不僅能實現檢測機構對工地試驗室的監控、指導,也提高了整個檢測機構的管理水平。1.5.4統計匯總。提供匯總統計功能,可通過工程名稱、檢測機構、檢測項目、委托時間、不合格報告等信息匯總統計相關的統計報表,支持報表導出。1.5.5檢測預警。檢測數據過程全紀錄可追溯,系統全方位記錄檢測數據、修改記錄以及相應操作人員信息,實現涵蓋樣品委托、試驗處理、試驗校核、報告審核、報告批準等各階段信息數據鏈,并支持用戶根據數據鏈進行問題數據追溯;系統自動將異常的信息進行預警反饋,預警信息將在第一時間通過手機短信、手機APP等渠道推送給相關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可以使用移動設備及時處理預警信息。
2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管
理工作是一種趨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大趨勢,信息化水平已成為衡量綜合實力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互相融合,正在改變著我們周圍的一切。水利工程項目法人單位應充分認識到應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以及信息技術在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工程管理質量與水平,推動水利工程行業健康良性發展。2.1提高管理效率。信息技術管理平臺方便管理人員錄入、檢索、查找各種管理數據,大大提高管理人員工作效率。管理人員設定權限,便可通過多種終端登錄系統,隨時隨地開展管理工作,可不受空間、時間限制,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通過進行檢測大數據數理統計分析,可切實提高質量管理效率。2.2降低管理成本。信息技術管理平臺可實現管理數據的打印、檢索、整理等操作的同步進行,而且出錯率低,質量有保障,可節省大量人工勞動量。另一方面,避免了紙質文件和人工流轉,全程高效智能化,實時預警,減少人工失誤,減輕工作負擔。2.3提高單位形象。運用信息化技術,可高效完成工程質量監管任務,及時發現與處理水利工程質量的不良問題,確保水利工程安全、穩定運行,促進項目法人形象的進一步提升。檢測信息化管理可以作為質量控制中的一項行之有效的的監督手段,一方面維護了檢測數據的客觀全面性,遏制和杜絕隨意抽撤不合格報告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監督管理人員及時了解掌握工程的質量信息,對工程質量進行動態化監督管理,有效促進參建各方及時消除質量隱患。
3信息時代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管理措施探究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我們要因地制宜,充分重視信息科學技術,抓住機遇,加大投入,著重解決技術問題,將信息化充分運用于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實踐當中,切實提高項目法人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工程質量品質。同時,應用信息技術時應不斷總結經驗與尋找存在的問題,保證質量管理工作圓滿、高效完成,具體應注重以下內容的認真落實:a.組建專業的管理隊伍。水利工程質量檢測信息化管理,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項目法人應組建專業的管理隊伍,強調管理人員的工程質量管理和質量檢測專業技能、信息技術操作水平、責任心等方面的素質,主要強化管理人員信息技術專業培訓。b.增加信息技術投入。項目法人應將構建信息化管理系統納入工作的重點,制定詳細構建方案,明確構建的重點與難點,尤其應注重購買計算機、網絡通信專業設備,以及監測水利工程運行情況的傳感器等硬件設施。同時,結合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工作熱點和內容,研發水利工程信息化質量檢測管理軟件,并做好軟硬件設施的調試,確保硬件設施正常、穩定運行。
4結論
信息時代給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工作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為提高質量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水利工程項目法人宜組織管理人員到開展質量檢測信息化較早的工程項目及相關單位參觀學習,借鑒其信息技術應用的優秀做法,做好應用研究,不斷優化應用相關環節,找到信息技術與質量檢測管理工作的最佳契合點,有效加強施工過程質量監管,控制工程質量,使水利工程質量及信息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楊洪升,全京淑.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初探[J].黑龍江科學,2018,9(12):146-147.
[2]鄭響瑞.灌區水利管理信息化和工程建設與維護管理初探[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8,46(8):216-217,220.
[3]張志榮.水利工程管理的現代化與精細化建設探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3):133.
[4]葉沛洪.水利建設管理的信息化技術淺析[J].農業與技術,2015,35(16):74.
作者:黃智剛 單位:福州水務平潭引水開發有限公司
- 上一篇:高校體育教育信息化趨勢研究
- 下一篇:高等數學信息化教學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