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實驗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3-27 02:44:22

導語:試論實驗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論實驗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運用

摘要:初中生物學科是一門全新的課程,需要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在理論講授的基礎上,設計好實踐環節,按照“注意實驗室安全、鼓勵學生思考與創新、提醒學生精力高度集中”的要求來組織好實驗操作,教師做好實驗演示,創新實驗組織形式,培養初中生群體觀察新鮮事物的能力,養成仔細記載實驗數據的好習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創新精神,從而鞏固理論課堂的學習效果,為以后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實驗創新

生物學科是揭示包括動物與植物在內的不同種類的生物的生長規律的課程,讓人類學會正確面對與利用生物的本領與技藝,從而讓生物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對廣大中學生群體而言,他們第一次是接觸到生物學科,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就需要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在理論講授的基礎上,設計好實驗環節,指導學生進行相應的實踐操作,培養觀察新鮮事物的能力,養成仔細記載實驗數據的好習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創新精神,從而鞏固理論課堂的學習效果,為以后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1生物學科組織實驗教學的益處

1.1有助于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模型。眾所周知,構成生物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的結構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與細胞核構成,授課教師這么講,也要求學生這么記憶,遇到考試題時,寫上這個答案就行了。可是,細胞及其四層結構到底是什么樣的呢,在學生的腦海中,始終是個模糊、抽象的概念。傳統的授課中,沒有實驗設施的學校,教師只能用一個煮熟的雞蛋來代替細胞觀察實驗,一個雞蛋類似一個細胞,外面的蛋殼類似細胞壁、挨著蛋殼的那層膜類似細胞膜、蛋白類似細胞質、蛋黃類似細胞質。其實,從科學的角度講,這種類比法存在較大的誤導,教師只有標本與切片,通過高倍顯微鏡做切片實驗,才能讓學生真實觀察到細胞及其內部結構,對這個概念有了清晰的認識,從而加深記憶。1.2有助于培養嚴謹、認真的學習精神。生物學科中,對教師而言,實驗是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對學生而言,實驗絕對不是好玩、新鮮,更為重要的是通過一項或多項實驗,培養出嚴謹、認真、踏實、一絲不茍的學習精神。實驗不單單是一次操作,而是需要前期的準備,如準備材料、素材、清洗設備、做好切片等,實驗過程中更需要一絲不茍地操作,稍微差錯就需要重新再來;有些實驗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而是需要多次嘗試,最終得出結果,例如,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先生,為了做好青蛙的解剖實驗,他經歷了無數次實驗,最終成功完成這項實驗,創造了一個記錄。這種實驗過程,不單單是操作過程與學習過程,更是對意志品質的考驗,在鍛煉初中生群體動手能力的基礎上,讓他們形成嚴謹、踏實的學習精神,這對他們而言會受益終身。再比如,魯迅先生曾回憶道,他在日本學習醫學時,按照藤野先生的指導,在完成一些實驗后,他畫了一幅人體血管圖作為作業,隨后藤野先生一一做了修改,并告誡魯迅,生物構圖尤其是人體血管不能隨意更改,也許更改后更美觀一些,但是偏離了醫學,如果后續行醫進行手術的話,就會給患者帶來致命威脅,魯迅先生大受啟發,從此更加嚴謹、認真,盡管他沒能走上行醫的道路,但這種精神對他的文學創作也大有裨益。我國初中生群體就應通過相關實驗操作,形成受益終身的求學、治學精神。

2初中生物學科開展實驗教學的注意事項

2.1注意實驗室安全。安全無小事,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安全都是第一要務,時時刻刻都要注意,一點都不能馬虎。初中生物科學的實驗教學基本上都是在實驗室開展,除了基本的實驗素材與儀器外,還回儲備一定的易燃、易爆類藥品或物質,這就需要高度重視,嚴格操作規程與保管制度,確保安全事故的零發生,為師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實驗環境。除了實驗室安全外,教師還應提醒學生們注意人身安全,這群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活潑、好動,稍有不注意就會觸碰到相關儀器與設備,嚴重的就會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其次,他們在操作過程中,比如使用刀片進行切片,或者取一定量的試劑、使用酒精燈加熱時等,也會帶來一定的傷害,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驗開始前加強教育與指導,讓學生嚴格按照規章與指南來進行試驗,切莫擅自行動,確保絕對安全。2.2鼓勵學生思考與創新。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教師既要引導學生重復傳統的實驗操作,如光合作用實驗、綠色植物的呼吸實驗、動物標本制作實驗等,還鼓勵學生進行思考、進行創新,組織一些新的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進行觀察、思考,從而得出某種客觀結論,或者是加深對教材上一些概念、結論的理解與認知,這就是實驗的根本目的。從年齡階段而言,初中這個階段,這些孩子精力旺盛、求知欲探索欲超強,這一年齡階段所學的知識在他們的腦海中會留下較深的印記,對他們以后的學習與成長都會大有幫助。2.3提醒學生精力高度集中。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不僅僅是理論教學的有效補充,更是考驗這些孩子的意志力,有些實驗不是一次兩次就能完成中,需要多次實驗或長時間的觀察,這就需要他們耐心準備、耐心觀察與仔細操作,稍有差錯就會前功盡棄。在實驗過程中,這些學生的精力還應保持高度集中,仔細觀察實驗過程,認真記錄實驗數據、寫好實驗日志,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避免投機取巧、馬虎大意,確保實驗過程的順利結束,得到正確的實驗結論。

3初中生物學科實驗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

3.1教師組織好實驗的演示工作。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能否準確地操作實驗步驟是極為重要的,這對于學生生物學習會有極大的影響。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先明確地將實驗的步驟寫出來,讓學生對實驗的操作步驟進行了解,進而把握整個實驗。同時教師要一邊講解、一邊進行實驗操作。如進行“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的實驗時,需要先制作臨時裝片,準備好相關材料設備,如顯微鏡、稀碘液、生理鹽水、清水、鑷子、紗布、洋蔥、載玻片、蓋玻片、滴管、消毒牙簽等,準備好裝片后,觀察細胞結構,正確操作顯微鏡,調節顯微鏡對細胞結構進行清晰的觀察,讓學生通過畫圖的方法呈現出細胞的具體結構。3.2創新實驗形式。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物學習情況對實驗進行改進,如“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等實驗中,主要是通過實驗證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以及產物等。在課堂上不直接將實驗流程、結果告知學生,而是讓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實驗操作,自己動手操作探究:使用天竺葵進行光合作用實驗時,為什么要將天竺葵預先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為什么要用黑紙片包裹葉片的一部分?將水生植物金魚藻作為實驗材料時,金魚藻釋放的氣體能夠讓火柴復燃,這是為什么?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分析,最終得出實驗的結論。3.3結合日常生活組織一些生物實驗。比如在研究“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新鮮蔬菜作為實驗原料,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保鮮蔬菜的方法。通過一定時間,大家面前呈現出各種保鮮蔬菜的效果,學生可以認識到多樣化保鮮蔬菜方法獲得效果是有差異的。學生能夠對出現這些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探索,了解到蔬菜保鮮程度會受到氣溫、空氣流通、濕度等因素的影響,認識到在合適的濕度、低溫與低氧情況下能夠獲得理想的保鮮效果。

參考文獻

[1]韓玲.積極加強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1):186-187.

[2]辛寧,丁素娟,張秋紅.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65.

[3]蔣芊萍.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5(29):38.

作者:王漢明 單位:吉林省梨樹縣林海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