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作文個性化教學策略

時間:2022-09-27 10:13:07

導語:小學高年級作文個性化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高年級作文個性化教學策略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寫作越來越得到廣大教育者的重視。小學作文作為期末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文字活學活用的集中體現,學生作文水平的差異直接影響著最終的成績。在當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語文作文教學存著在思維定式,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揮,影響著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本文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如何實現教學個性化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作文;個性化教學;策略

大部分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時,往往會遇到沒有合適的表達方式或者無話可寫的情況,這和教師平時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個性思維培養的忽視有關,不利于學生寫作的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揮。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些個性化教學法,鼓勵小學生抒發內心情感,釋放個性。讓小學生寫作有充分的個性化空間,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

一、作文個性化教學的主要概念

作文的個性化教學是指為了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貫徹,小學生高年級作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需要及時解決,首先,教師要在已有的教學經驗上進行反思,提升自身的藝術教學能力,達到作文個性化教學的目的。此外,學生可以從原有的作文寫作水平上,結合學習活動進行自我提升,在寫作內容上實現創新和個性化表達,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寫作進行評價,能夠對學生整體寫作水平大有幫助。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只是列舉三兩篇范文,讓學生找出文中的亮點加以借用,實際上這種教學模式比較老套,已經不適應新課標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模式被束縛,同時直接對學生的思維設限。所以在新課標下,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個性化作文教學策略要把握的原則

語文作文教學應該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下進行學習,要想改變小學生反感、畏懼的心理情況,就要把教師的引導作用體現出來,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課內課外的聯系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靈活寫作的特點,在具體操作中教師需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教師要確立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這是課堂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基本原則。在寫作之前,教學要進行必要的指導,指導時間也不宜過長,留給學生充分的個性化寫作時間。同時,對作文寫作的思路不要強加限制,讓學生盡情發揮。

(二)全員參與的原則

教師要帶動每個學生都參與寫作活動中,寫作之前的指導要吸引學生參與;學生作文寫作時的狀態要積極主動;學生進行作文點評時要說出關鍵點,實現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互動氛圍,通過全員參與到作文寫作來實現教學目標。

(三)民主性原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不管是學生的想象是否合理,只要思想不偏激,是正確的價值取向,就要讓學生大膽去寫。教師在進行寫作引導的時候,應該是平等態度,能做到換位思考,并且盡量保證輕松的對話環境,讓學生的思緒平穩。同時,教師要以欣賞的態度進行作文評改,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創作。

(四)實踐性原則

教師應該讓學生的寫作多多聯系到生活實際,通過切身體驗寫出更加高質量的作品。教師要明確寫作主題,營造相關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寫作,這樣就能增加寫作素材,將自己的生活經歷融入寫作,從而提升寫作水平。(五)激勵原則教師對學生展現出的個性化差異要給予充分的尊重,對學生給予關懷。學生的寫作哪怕偏離主題,也不能全盤否定,要引導學生回到寫作主題,并利用精華部分融入寫作,讓學生感受到寫作帶來的奇妙體驗。

四、小學高年級個性化教學方法

(一)調整學生心態,讓學生易于表達

個性化的作文教學,教師首先要淡化體裁和題材的限制,讓小學生的寫作不拘泥于形式,拓寬寫作風格。其次,在寫作氛圍上要做到輕松和諧,讓學生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寫作,展示出童真童趣。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常保持微笑,用充滿期待的眼神消除學生寫作的畏懼心理,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有強烈的表達欲望,發散思維,寫作自己的真實想法。比如以中美貿易摩擦為材料,讓學生發散思維,寫出相關想法。小學生面對國際時通常心理懼怕,教師可以讓學生刻意繞開“貿易”,從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同學之間的瑣事展開寫作,或者把看到的生活場景作為寫作素材,這樣就容易下筆,進行作文寫作。

(二)轉變教學理念,增進學生的寫作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寫作的興趣培養,讓學生愛上寫作,才是教師的首要任務。我國在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用多種方法提升學生學習作文的興趣,積極引導學生多思考,多記錄觀察到的點滴,讓生活中發生的事在作文中鮮活地展現出來。比如說寫一棵大樹,除了筆直挺拔,枝繁葉茂,教師還可以繼續發散學生的思維,比如說這棵樹能抵御多大的風,那么多樹葉和“化作春泥更護花”有什么聯系。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愛好體現在寫作中,其他特長和寫作結合在一起更讓小學生愛上寫作。有的小學生愛好唱歌,有較好的音樂天賦,那就可以把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寫在作文中,體現出自己對藝術的追求;有的小學生愛運動,身體素質出眾,就可以把自己堅持鍛煉的心路歷程體現在作文里,表現出自己持之以恒的態度。

(三)深化閱讀理解,為作文寫作提供個性化素材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未形成自身的價值觀,社會閱歷也不足,這就直接導致了在作文寫作中缺乏素材,想表達的內容不能通過合理的話語寫出來。因此,作文教學應該結合閱讀教學,加強課堂閱讀會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運用恰當的詞匯語言為作文寫作打下基礎,引導學生記錄下充滿個性的讀書感言。此外,小學生的學習任務通常繁重,能利用的閱讀時間通常較少,教師應在幫助學生擴展閱讀量和提升學生洞察力上大做文章。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多進行課外優秀讀物的閱讀,豐富自己的知識,提升認知能力,用獨特的視角對社會現象進行評價。所以說,課外閱讀是培養個性化思維的重要形式,學生可以記錄下好詞佳句,或者背誦下來達到積累寫作素材的目的。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利于寫作的書單,讓學生按照不同的喜好挑選閱讀,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就能讓寫作更加流暢,才能保證寫作時擁有良好的狀態,減少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深化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引導小學生用詞語補寫空白、續寫文章結尾,或者用改寫、擴寫段落的形式。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深入理解和感悟的能力,同時也為作文教學提供了新思路。

(四)優化作文點評機制

教師對作文的點評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對學生寫作水平的不同應該“照方抓藥”,對寫作水平較高,文筆流暢的學生應給予贊美之詞;對寫作能力一般的學生應該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此外,應該大膽嘗試新的點評機制,比如讓學生之間互相批閱作文的方法。可以是同桌的互評、小組的互評,也可以按照相近的寫作內容進行互相評改。讓學生從全篇布局和小的精彩段落進行客觀評價,這樣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的批改興趣,更能在批改的過程中發現別人和自身寫作上的差距和不足借鑒別人的寫作優勢,做到優勢互補,提升寫作水平。此外,還要讓學生自評,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和修改認識的增強,又會發現寫作中的不妥之處,讓內容更加精練。還可以鼓勵學生給自己的作文寫評語,讓學生對自己有更清晰的認識。同時,對于多次在作文評比中寫出高質量作文的學生,教師應該適度獎勵,這樣使得學生在自信心上會有提升,同時也激勵了其他同學寫出好作文。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作文的高年級寫作,教師要調整好學生的寫作心態,讓學生表達出真情實感,還要轉變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化閱讀理解,為作文寫作提供更多的個性化素材,并優化作文點評機制,達到提升個性化寫作的目的。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在語文的考試作答中,發揮出良好的寫作狀態,減少焦躁的情緒,讓作文成為加分項,實現語文成績的整體提升。此外,隨著作文水平的提升,也利于小學生個人文化修養的提升,也豐富了語言組織能力,有利于培養出全方位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朱美玲.小學高年級快樂作文的教學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2016(13).

[2]何永生.小學高年級作文個性化教學策略的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1).

[3]周麗君.小學中高年級作文起步教學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3).

[4]蒲新菊.小學五年級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及優化策略[J].中外交流,2017(24).

作者:劉建輝 單位: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