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體育健美操教學模式變更策略

時間:2022-12-29 10:02:55

導語:公共體育健美操教學模式變更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體育健美操教學模式變更策略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創新教學已成為我國高校教學的重要指導理念之一,在公共體育健美操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進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創新等,才可以提高健美操教學的質量,以便順利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當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大學生對健美操課程的學習需要;同時,一板一眼的教與學已經無法適應當代教學改革的需要。現在的體育課程需要融入課程思政、課堂趣味、專業理論知識及專項技能,并將它們與育人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在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該文結合學校公共體育健美操教學的實際情況,從多個視角對公共體育課程健美操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究,旨在深化學生對健美操課程的了解,提高學生對健美操運動的喜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個人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助力全民健身思想深入人心,最終幫助學生實現終身體育目標的目的。

關鍵詞:公共體育;健美操;教學模式;策略研究

教學模式是保障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一套方法論體系,具備一定的教學理論知識,建立起的較穩定的教學活動的框架、程序,它將教學理論具體化,同時又直接面對和指導教學實踐,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說是連接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梁。體育課的特殊性,要求理論與實踐并重,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內完成多個環節的教學任務,必定會弱化教學效果,影響授課質量與學習質量。健美操作為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一門深受廣大學子喜愛的課程,它的舞姿不僅展現了力與美的結合,還融合了多種舞蹈元素,且音樂節奏感強,將乏味的操化動作與動感的音樂相結合,使練習者跳起健美操更有韻律感,不僅愉悅了學生的心情,還有助于強身健體和實現減肥塑身的效果。健美操作為一項運動加快了全民健身的推廣與普及,使全民健身熱潮進一步高漲,可以說是全民健身運動的助推器,如壩壩舞、廣場舞等。在全民健身的大環境下,作為高校更應該思考如何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優化健美操教學模式,使其成為全民健身運動的后備力量,從而幫助學生實現終身體育目標。

1傳統教學模式釋義

長期以來,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牢牢地控制學生。因此,人們通常認為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學生成績的好壞是教師的主要責任,因此教師一直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其主導作用就是牢牢地控制學生;學生是被動接受的“容器”。教師用“知識”來充滿這個“容器”,即完成了“教育”。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存在理論混亂,容易導致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出現偏頗。在高校教學中,公共體育是其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健美操課程的教學中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所教的操化動作為教學的中心,學生緊緊跟隨教師的教學步驟進行學習,很難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及創新能力,然后再運用課堂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在課后進行自主練習,而往往在這一環節,學生大多數是進行休息或者玩手機。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強制性、劃一性,銷蝕著學生鮮活的個性,使學生喪失了主體作用,使整個課堂枯燥、乏味、無趣。這種教師的控制、灌輸、強制以及學生的依附、被動的關系,導致體育教學實踐中出現難以避免的偏頗。其結果是: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示范,你模仿;先教后學,教了再學;教多少,學多少;怎么教,怎么學;不教不學。

2現代教學模式釋義

現代體育教學模式是教師將自己已獲得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模式,將多種教學方式有機結合,從而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該教學模式的側重點則是根據教師對教學任務的分析、教學對象的觀察、了解而來,有的傾向于教學內容,有的傾向于教學安排,有的傾向于學生之間的關系,有的傾向于師生之間的關系,還有的傾向于技能學習或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教學模式,具有多元化的優勢,這說明任何教學模式并不是單一的教學手段,相互之間存在著必然聯系,在特殊情況下可以相互補充、融合。健美操教師在授課前可借助多媒體、網絡等課程資源,讓學生在課前對所學操化動作有一定的表象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觀賞水平和提供直觀感受,并保持心情愉悅[1];并在實際教學中突出重難點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重難點操化動作的理解和學習,體會并強化學生的操化動作技能。課后還需要布置相應的課后練習,形成“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鞏固及預習”的良性學習循環。體育課教學為學生提供了相對開闊的學習、活動環境和充分的觀察、思維、操作、實踐機會,有利于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它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2]。健美操課程屬于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同樣具有該優勢。

3兩種教學模式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

3.1傳統教學模式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依然是體育教學中的主要教學模式,即以教師為主,由教師先進行動作示范,再進行動作講解;學生被動接收或模仿教師所教的操化動作,未能進行自主思考;然后組織學生集體練習或者自行練習,最后配合音樂讓學生完成所學操化動作。它主要是突出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和技術動作的簡單模仿。在集體練習中,學生表現得比較麻木、枯燥、無趣;在自行練習中,學生容易產生惰性,在課堂學習中偷懶。傳統教學模式強調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牢牢地控制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是“單向輸出”和“被動接受”的關系。客觀形成了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學生是被動的客體的形式。這種教師的控制、灌輸、強制以及學生的依附、被動的關系,使得體育教學實踐出現難以避免的偏頗。在整個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教師上課枯燥無味、學生學習無趣乏味,學生無法體會健美操操化動作的要領,無法真正學習到健美操運動的精髓,容易產生麻木心理,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導致公共體育健美操教學質量差,有悖于教學任務的初衷,不利于學生對健美操知識、技能的學習[3]。

3.2現代教學模式在美操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利用新媒體進行教學已成為時尚的潮流,是一種必要的教學手段,合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來豐富教學手段,是任課教師需要考慮的。由于互聯網的便捷性,學生可實現常態化的移動學習,教學過程可實現信息化和平臺化[4]。現代體育教學模式在課堂中,針對不同的側重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即趨向于各種教學模式的綜合運用。這些不同的教學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適用范圍,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融入課堂,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從完成學分變成興趣愛好,并爭取獲得較好的期末成績。現代教學模式側重于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從而衍生出諸如“三自主”教學模式、“參與性課堂”教學模式、“小群體”合作式教育模式、“三位一體”教學模式、“領操式”教學模式以及“翻轉課堂”[5]等,能更好地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作用,降低傳統教學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有助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向新知識的學習遷移,它既注重知識、技能的形成過程,又注重理論與技能的掌握情況,較為充分地體現出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特點,充分體現出個性化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效果。現代教學模式在注重學生對課堂評價的同時,及時反饋教師在課堂中出現的一些教學問題,幫助師生在融洽、和諧的環境下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也注重教師對學生的課中評價[6],它不以學生的測試成績為唯一的評判依據,還包括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生的精神面貌、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和行為方式等,使教師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練習情況和操化動作的熟悉程度。

4結語

當前,我國高校提倡將“課堂思政”融入課堂,這需要教師在現有的教學基礎之上轉變教學思路,以便更加貼合公共體育教學實際。基于公共體育健美操課程,其教學模式的變更具有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移植性、繼承性,同時在此基礎上又有一定的創新性。在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授課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將各種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網絡資源與課程學習內容相整合,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去粗取精進行融合,形成獨特的教學模式,以此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全民健身提供人才儲備,全面踐行終身體育教育。

參考文獻

[1]張佳佳.高校健美操課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驗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9.

[2]蘆燕.以“采茶健美操”為例探究現代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新思路[J].福建茶葉,2016,38(5):243-244.

[3]徐先霞,黃慶.智慧體育和高校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融合與構建[J].滁州學院學報,2020,22(5):91-94,131.

[4]李謀濤.探討“互聯網+”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牡丹江大學學報,2021,30(1):119-124.

[5]韓榮.“翻轉課堂”在體育院校健美操選修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2020.

[6]劉瑩.體育傳統教學評價功能及其重構[J].教學與管理,2016(36):122-124.

作者:劉倫佑 肖宇翔 單位: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