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核心特征研究
時間:2022-03-22 08:21:37
導語:中小學教師核心特征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7年4月26日,來自馬薩諸塞州,任教于考德門學院特許公立學校(CodmanAcademyCharterPublicSchool)的九年級人文學科教師西德妮•查菲(SydneyChaffee)在美國白宮的玫瑰園從特朗普總統(tǒng)手中接過象征美國教師最高榮譽的“水晶蘋果”獎杯,她榮膺2017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1]美國國家年度教師是美國國家年度教師項目的當選者,該項目創(chuàng)建于1952年,作為美國歷史上最古老,最負盛名的教師榮譽項目,用于獎勵工作在全美一線課堂中最卓越的中小學教師。[2]本文擬對2007—2017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的申請資料做分析,探究這些一流的中小學教師的核心特征,為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提供借鑒。
一美國國家年度教師職業(yè)道德高尚
十一位國家年度教師在專業(yè)自傳中對其成為教師的因素做出陳述,一些年度教師一開始并不打算從事教師職業(yè)。家人的影響、在大學期間的學習實踐經歷以及所從事職業(yè)不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等因素,促使他們在大學期間轉專業(yè)或辭去現(xiàn)有工作,選擇成為一名教師。他們視教書育人為一種天職召喚,愛崗敬業(yè),終身學習,關愛學生,體現(xiàn)出高尚的職業(yè)道德。(一)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熱愛。熱愛教育事業(yè)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3]國家年度教師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績,首先是因為他們熱愛教育事業(yè),愿意為其貢獻自己畢生的精力。2011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米歇爾•希勒(MichelleM.Shearer)曾經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畢業(yè)時決定投身于教育事業(yè)。面對周圍人“你考進普林斯頓大學,卻只想當一名老師”的驚訝和失望,聽著大學生中廣為流傳的:“學得好干專業(yè),學得不好當老師”的說法,正是將教育一直放在生活的中心,希勒堅持“普林斯頓大學畢業(yè)生”和“教師”同樣令人驕傲。[4](二)對專業(yè)學習的執(zhí)著追求。“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對教師所擁有的專業(yè)知識提出了要求。從十一位國家年度教師的受教育經歷來看,他們有著堅實的專業(yè)基礎。但在21世紀的時代背景下教學,教師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2007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安德莉亞•彼得森(AndreaPeterson)在國家年度教師申請中專門論述了學習對教師成長的重要性。身為教師也可能渾然不知自身缺乏知識,2001年她成為國家專業(yè)教學標準委員會認證的候選人,接受認證的經歷讓她了解到自己對音樂知識的認識過于狹隘,評價學生音樂理解力和成就標準比較局限。于是,她開始更加嚴格地關注一些特定技能,并將其納入到學生評價中。正是對專業(yè)學習的重視,她改進了自己的教學,學生在音樂方面的閱讀、創(chuàng)作和表演水平明顯提高。[5](三)對學生潛力的最大發(fā)展。熱愛教育事業(yè)具體體現(xiàn)在熱愛學生上。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6]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故事,年度教師們熱愛學生,愿意去讀懂每一個故事,針對他們不同的興趣愛好進行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學生的潛能,幫助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2010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薩拉•布朗•韋斯林(SarahBrownWessling)創(chuàng)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把每個學生當作獨特的個體,去發(fā)現(xiàn)他們不自知的潛能。泰勒在韋斯林教授的“新啟程英語”課堂上學習,他對學習抱無所謂態(tài)度。為了幫助這個英語已經落后一年的學生,韋斯林利用午飯時間看他的日記,發(fā)現(xiàn)他喜歡畫畫,于是決定從他的愛好入手激發(fā)其學習動機。經過韋斯林的努力,泰勒將一幅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原型素描夾在教室的公告板上,韋斯林要求先修班學生寫下對這幅畫的第一印象貼在旁邊。第二天,韋斯林帶泰勒參觀了這些優(yōu)秀學生對他作品的感想,這對泰勒產生巨大沖擊,他重新認識自己。正是韋斯林對泰勒潛力的發(fā)展,他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改變,最終通過了英語考試。[7]
二美國國家年度教師教學風格獨特
教學風格是教師在長期教學藝術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貫的教學觀點、教學技巧和教學作風的獨特結合和表現(xiàn),是教學藝術個性化的穩(wěn)定狀態(tài)之標志。[8]年度教師們在教學領域里善于總結經驗、探索教學規(guī)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這種獨特性具體表現(xiàn)為:獨特的內容處理、獨特的教學方法的運用和獨特的表達方式。[9](一)獨特的內容處理。對于同一教學內容,教學風格不同的人,其處理方式各異。2008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邁克•蓋森(MikeGeisen)是一位科學教師,第一次走進課堂時,他并沒有急于打開課本,而是抱著吉他,他將書本上有關重力的知識編成歌曲,用披頭士樂隊《一起來》的曲調唱出來。卡莉•格拉斯爾(KarlieGrasle)作為學生代表,曾為蓋森寫過一封參選國家年度教師的推薦信,她在信中回憶:“蓋森用三種風格的音樂演唱兒歌《吞蒼蠅的老太婆》,唱出了食物鏈的關系。他還會彈著吉他,歌唱我們一周的學習內容。”蓋森給科學書本上枯燥難記的定義和公式配上流行的曲調,這種處理科學知識的方式讓科學課充滿樂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科學的熱情,只要他走進教室,便可以看到學生追隨的目光。[10](二)獨特的教學方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應用既要講科學與規(guī)范,又要重藝術和創(chuàng)新。[11]2007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安德莉亞•彼得森(AndreaPeterson)是一位音樂教師,為了讓音樂課從邊緣走向主流,她開發(fā)一種跨學科的音樂教學法,即在音樂課上對其他課程內容進行拓展教學。當班上學生在閱讀課上學習蘇珊•伊麗莎白•欣頓(S.E.Hinton)的小說《局外人》時,彼得森要求學生在音樂課上根據(jù)小說的情節(jié)創(chuàng)作一部30分鐘的音樂劇。創(chuàng)作過程通常持續(xù)幾周,這期間,學生們繼續(xù)跟隨閱讀課的老師從文學角度學習小說。隨著對小說的理解逐步加深,音樂劇的編寫也逐漸完善,隨后進入學唱、編舞和排練階段。最后,所有的學習內容在一場百老匯風格的精彩演出中達到高潮。彼得森經過研究證明了這種跨學科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12](三)獨特的表達方式。語言是傳遞經驗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不同的教師,其語言表達各具特色。2013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杰弗里•沙博諾(JeffreyCharbonneau)訪華期間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用幽默詼諧的語言給學生上了一節(jié)科學課。首先,他向學生介紹自己:“在美國,我教物理、化學、工程和機器人,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他略頓了頓,“在美國,人們管我這樣的人叫書呆子,但是我樂在其中。”一片笑聲中,他話鋒一轉,拋出本節(jié)課要探討的問題:什么是機器人?機器人能干什么?機器人怎樣運轉?面對這個只有很少學生接觸過機器人的班級,沙博諾深入淺出地道出本節(jié)課的核心思想,然后故作神秘地說:“現(xiàn)在,我想做點與眾不同的事情了,我需要十名志愿者提供他們的一只鞋。”看學生遲疑,他補了一句“我保證一會兒會還給你們的”。又是一陣笑聲,很快講臺上擺滿了十只樣式、大小不同的鞋子。接著,他啟發(fā)學生用非此即彼的問題構成識別符合要求的鞋子,最后將這些問題用計算機編程語言寫了下來。沙博諾用其幽默的語言給學生上了一堂既生動又高效的機器人入門課,學生們不管之前是否接觸過機器人,不顧自己英語是否流利,都積極投入到課堂中。[13]
三美國國家年度教師合作意識強烈
對學生的培養(yǎng)單靠學校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得到社會和家長的支持。年度教師們有很強的合作意識,不僅向同事打開教室大門,還與家長保持開放交流,同時給社區(qū)提供志愿服務。(一)向同事打開教室大門。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將自己孤立起來,不積極尋求同事之間相互支持的教師是無法立足的。年度教師們愿意與同事合作,幫助新教師適應教學工作。2009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安東尼•馬倫(AnthonyJ.Mullen)是一位特殊教育教師,他的一位同事剛從大學畢業(yè),滿懷熱情地在課堂上嘗試運用各種“時髦”的方法教學,她的努力卻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課堂亂成一片,課程幾乎無法進行,她本人也因此收到學校“留崗查看”的警告。馬倫認為對于特殊的學生,普通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在他們身上可能并不奏效。他運用自己的課堂管理經驗方式幫助這位同事重新設計了課程,并且將自己實踐多年的最佳課堂管理方法傳授給她。第二學年,這位同事憑著自己非常出色的教學表現(xiàn),成為學區(qū)的模范教師。[14](二)與家長保持開放交流。“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年度教師們十分注重家長在孩子學習中的作用,愿意與家長合作。2012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瑞貝卡•蓮•米勒沃基(RebeccaLynnMieliwocki)認識到家長參與的重要性,每周都給家長發(fā)備忘錄,還開發(fā)以家庭為導向的項目,如“家庭之夜”,邀請家長一起參與活動。[15]2013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杰弗里•沙博諾(JeffreyCharbonneau)為了讓家長身臨其境地了解孩子課堂的真實情景,他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信息技術,制作課堂教學視頻,并寄給家長。課堂視頻是單向的交流,他還通過個人郵件、電話、家訪等途徑與家長雙向交流,更好地了解他們?yōu)楹⒆釉O定的培養(yǎng)目標。[16](三)給社區(qū)提供志愿服務。學生并不生活在真空環(huán)境中,學習不只發(fā)生在教室里。教師的職責不僅是要教會學生學科知識,更應該教他們去認識這個世界。年度教師們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社區(qū)意識,帶領學生為社區(q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對自身以外的世界有所了解。2014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肖恩•麥庫姆(SeanMcComb)積極為他所在的社區(qū)服務,并將服務的意識植根于學生的心中,他與學生一起參加了很多服務,比如,在社區(qū)植樹、清理當?shù)氐男『右约敖o無家可歸的人送飯。[17]2015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莎娜•皮普爾斯(ShannaPeeples)教社區(qū)的成人識字和寫作,她的大學先修課學生走上阿馬里洛街頭,參加公共健康運動。[18]
四對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啟示
十一位美國國家年度教師在任教學校、所教科目、獲獎教齡這些方面無規(guī)律可循,但是他們都有著崇高的職業(yè)道德、獨特的教學風格和強烈的合作意識,是美國人心中一流的老師。年度教師們的共性對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yè)成長具有如下啟示:(一)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教育并不是以簡單的標準去生產有形的產品,教師的主要職責是需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而在我國,一些中小學教師仍然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培養(yǎng)出了“高分低能”的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教師要充分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因材施教,將這些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展,確保他們走出教室時是有進步的,這種進步遠遠不止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學生不僅僅是受教育對象,他們還是處于社會中的人。教師要從培養(yǎng)人的目的出發(fā),學生對需要考試的學科知識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的品德養(yǎng)成、身體健康、審美情趣、社會實踐同樣重要。(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方法。不同的學科,不同的知識,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引導。而在我國,一些中小學教師仍然主要采用講授或演示的方法把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呈現(xiàn)給學生。整個課堂氛圍死板,基本是教師講,學生記,教學秩序非常好。美國國家年度教師勇于創(chuàng)新,他們盡自己最大努力,重新整合書本知識,選擇最合適的方法,用其獨特的表達方式給學生呈現(xiàn)出生動而又高效的課程。他們的課堂氛圍非常活躍,師生互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被大大激發(fā)。(三)建立共同體。知識在21世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更新,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必須不斷充實自我。為了促進自己的專業(yè)成長,教師將自己孤立起來是行不通的,需要與同事通力合作,形成共同體。美國國家年度教師愿意向同事打開教室的大門,與同事合作開發(fā)項目。在我國,教師同樣可以選擇與自己人際關系比較好的同事合作,去他們的教室走走,學習有效的方法,同時對其不足給出建設性的建議。共同體內的教師互相交流思想,互相鼓勵和支持,共同改進專業(yè)中的不足。
作者:周文靜 陸道坤 單位:江蘇大學
- 上一篇:高職教師終身教育機制研究
- 下一篇:教師研究教學方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