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探究

時間:2022-09-05 09:24:54

導語: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探究

摘要:在我國的大學教學工作有效開展的過程中,一直都在追求創新。因此我國的大學英語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在進行不斷的摸索和創新。使大學生產生仿佛置身于英語世界的感覺,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積極地學習。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來分析,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情境英語教學法是一種非常適用的教學方法。本文主要針對大學英語教學方法中的情境英語教學法的相關內容進行闡述。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情境英語教學法;英語口語;情境創設

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情境英語教學法主要就是根據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征以及年齡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我們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針對性的指出反映論的具體認知規律,同時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有效地應用形象內容來對英語教學情境進行創設。這樣能夠讓較為抽象的英語教學語言成為生動的可視英語語言。通過情境英語教學方法來讓學生在學習英語課程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英語思維、英語口語以及英語感知。根據實際的情境英語教學方法來分析,情境英語教學方法的主要特點如下:能夠有效的融合語言、行動以及創設的情境、讓英語教學更加的直觀、更加的趣味以及更加的科學。目前情境英語教學在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已經在逐漸的應用以及推廣過程中,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效果非常的明顯。因此情境英語教學方法也為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非常積極的效果。

1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情境英語教學方法的主要理論來源以及相關依據

1.1情境英語教學方法理論的具體來源。在教育領域中,情境教學這一理論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提出并且應用,目前情境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語言課程教學工作過程中的一項節本的教學理論以及發展方向。我國情境教學的主要來源在于結構主義教學語言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如果我們認為口語為語言教學的基礎,其教學結構的核心必然是語言的表達能力。我們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就是在為學生創造有效的學習語言的條件,讓語言學習的方法同以后的交際實踐有效結合起來。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我國的大學語言教學中的英語教學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英語教學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就是讓學生學習語言交流能力的過程,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夠根據學習的過程以及學習的積累對英語的語言知識以及語言技能,英語的特點進行詳細的了解和掌握。1.2情境英語教學方法理論的相關依據。在大學情境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學依據主要有三個。首先是我們在情境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大學生的年齡以及心理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情境英語教學。目前的大學生在年齡分布上以90后居多,但是其中不乏零零后,這一年齡段的大學生在對知識的渴望上非常積極,具有很強的知識求知欲望。情境英語教學方法正是有效的利用了這一特點來對大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形象能力充分的挖掘并且調動起來;其次是我們在情境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掌握英語語言學習中的習得規律。大學英語的教學工作并不是從語法以及單詞上進行知識的掌握,英語教學的重點應該是讓學生在英語語境中習得,讓學生在英語應用中習得;最后是我們在情境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效依據大學生的實際學習規律進行教學工作。我們在進行情境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情境再現,有意識的對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進行調動,能夠有效挖掘出大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的心理活動,這樣才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讓大學生在一種較為輕松的環境下學習英語,在一種愉快的環境下學習英語,能夠充分地發揮出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創造能力,讓大學生在情境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來。

2大學英語教學中情境英語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的主要作用

(1)情境英語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的適應并且迎合當代大學生的認知學習規律,能夠有效的提升大學生的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工作中,要充分認識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教育理念。目前我國的大學生以90后、00后為主,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在知識面上、在信息的獲取上、在性情的開發上都有非常大的優勢。根據大學教學工作的總結來分析,目前大學生的主要特點是有主見,在知識接受上很難實現強制性的教學,同時對于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也非常的排斥,更加重視自身對于新鮮事物的感受,能夠很快接受新鮮的事物和知識,但是其承受能力較差,面對挫折時容易產生悲觀情緒。我們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目前大學生的特點,在英語教學中應用情境英語教學的方法能夠有效的引導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讓英語教學在一種輕松的環境下進行,這樣的英語教學方法就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有的傳統英語教學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英語教學工作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情境以會話、視聽說、閱讀、葡漢口譯、寫作為代表的實踐型課程。可見,當前的課程體系中,理論課程體系與實踐課程體系稍微有些脫節,今后的教學改革中就應促使這兩種課程體系的深度結合,培養出既精通葡語國家體系文化、又能熟練使用葡語的綜合型人才。2.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當前我國高校葡萄牙語專業的授課教師,重在對葡語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順利掌握這門語言的使用技巧,培養他們對這門語言的運用能力,出于知識結構的限制,這些語言專業教師很難通過文化的角度,對葡語國家體系的文明、文化、哲學、歷史、宗教、民族、宗族等人文知識進行系統的傳授,這就需要我國相關高校加強葡語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除了引入專業教師之外,葡語專業學系還應加強同文學院、歷史學院、哲學系、地理系等人文院校的聯系,邀請相關教師進行為葡語專業學生講授跟葡語國家體系相關的人文學科知識的講解,讓這些學生全面掌握這些國家的人文社科知識,讓他們在接受這些國家人文知識的熏陶的基礎上加強葡語語言的學習。2.2實施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在跨文化視角下加強葡語專業人才的培養,就需要相關教師不能進局限于傳統教學方法的運用,實施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對于中國葡語教學法的探討,不僅局限于教學法本身,還需要綜合考慮多種相關因素,例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采用教材以及培養模式等。在“一帶一路”全球化背景下,葡萄牙語本科專業要培養具備優秀的外語水平,綜合的知識結構和廣闊的國際視野,能運用葡語從事外事、教育、外貿、管理、翻譯等部門工作的葡語人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僅僅采用傳統教學法是不足夠的。在教學中,要求教師融入以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為目標的交際教學法、任務教學法、詞匯教學法等其他外語教學法。

3結語

總之,我國文化交流頻率的增加,出于我國向世界范圍內彰顯文化自信的現實需求,都要求我國高校葡語專業在培養葡語專業人才時,還應加大對這一語言體系的國家的文化知識的教育力度,為我國社會各界培養出既熟悉這一語系國家人文歷史、又能熟練使用葡語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含滋.交際式教學法在高校零起點語言教學中的行動研究報告——以葡萄牙語課堂為例[J].高教學刊,2017(17):110-113.

[2]張思雯,孫萱.葡萄牙語和英語教學方法的比較分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Z1):72-73.

[3]吳蘭.中國學生西班牙語否定句常見偏誤分析與教學對策[J].高教學刊,2017(13):95-97,100.

作者:李漢琳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