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人才實踐嵌入式教學改革探索

時間:2022-11-26 10:00:53

導語:卓越人才實踐嵌入式教學改革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卓越人才實踐嵌入式教學改革探索

摘要:研究卓越應用型人才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體系下,如何整體優化大學教學內容和企業行業應用需求的有機整合,既是計算機軟件等專業教學改革的關鍵問題,也是未來教學改革的內容。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及各種課程方案改革,與企業實際需求相結合,在當前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下,嘗試探索具有較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卓越應用型人才實踐嵌入式培養方案及教學改革措施。

關鍵詞:教學改革;嵌入式教學;卓越工程師;本科教學

一、引言

進入21世紀,隨著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教育工作也有新的期望和要求。“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就是社會對大學教育的新內容,它更為重視培養具有較強創新、創造能力的,具有應用技能、扎實工程實踐能力及與行業需求對接的人才,以滿足新世紀的人才需求。

1.探索基于開發“教育—行業”的具體技術方法和組織工作程序。重點突破傳統的教育體系,實現通過教育的開展,融合計算機行業主要實踐能力培養課程的教授,達到教學過程與實踐應用能力的雙培養,構建課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系,有效對接教育目標和行業需求。

2.目前,有形形色色的行業資質和能力評價標準,選出其中適合人才培養方案的,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探討適合計算機類專業的實踐應用技能認證體系,由專家進行綜合評價,進行有效篩選,選擇其中評價好的認證體系,融入學校的教學體系,整合教學資源和行業評價資源。

3.企業如何參與卓越應用型人才的實踐嵌入式教學過程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之一。企業參與教學工程,可以有效地為學生的未來職業進行規劃,進而有助于就業。同時,在培養過程中,可以引入企業參與課程項目,為卓越應用型人才技能得到有效的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改革計劃,計算機專業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在更接近實踐的層面探討如何培養高質量的計算機工程型應用人才。計算機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培養人才規劃充分考慮了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求,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緊追計算機專業的前沿理論,依托各種學科和專業資源,包括計算機學院國家級及省部級等各級各類重點學科、計算機學院的國家級及省部級等各級各類特色專業、國家級及省部級等各級各類品牌專業,充分結合國家級及省部級等各級各類重點實驗室、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實驗實踐資源,本著立足當前、放眼未來、充分考慮發展的指導思想,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卓越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和具體操作方法,滿足社會各界的人才需求,培養具有軟件工程基礎理論知識和工程專業知識,有良好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工程技術人才。

二、國內外現狀

目前,國內正著力開展以卓越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實踐嵌入式教學改革,各類試點、嘗試、探討紛紛涌現,層出不窮。很多培養單位都結合自身特點,融入了業界實踐規范資源,也提出了系列評價機制。然而,這其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包括:

1.行業組織的角色定位不準。加入了實踐內容之后,尤其是行業中的企業和組織參與了實踐教學之后,這些行業組織如何有效地發揮作用,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一些具有企業背景的辦學機構轉歸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雖然可以更為有效地管理這些辦學機構,但是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企業的行業指導漸漸弱化,不能有效地發揮行業需求的引導作用,企業參與度不高。

2.學校教學缺乏行業內容。一些缺乏行業參與的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一些難題。這些學校大部分缺乏對行業發展的深刻認識和了解,甚至有些學校對行業發展狀況較為陌生。這樣,學校就不太可能對行業需要有全面的認識,自然也無法有效地甄別、篩選行業需求,將其整合到教學過程中。當前,大學教育有很多熱點和重要目標,其中如何培養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符合產業界的需求,具有國際視野、遠視能力,從而適應符合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特點,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培養卓越應用型人才是當前大學教育系統的目標,可以預見,卓越應用型人才實踐嵌入式教學,是大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實踐嵌入式教學的具體課程,已經有可以借鑒的成熟理論和實踐經驗,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優選地加以利用。鑒于目前國內相關教學課程體系缺乏培養職業能力需要的較為系統的方法,如何建立新的實踐教學類課程體系,已經成為教學、產業界和社會其他各界人士的共識,也逐漸成為一個研究的重點和熱點。

三、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特點在于,學校在按照常規教學的同時,引入行業中的企業參與到教學和培養的過程中來,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產業應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新創作能力,做到教育—產業的無縫對接。實踐嵌入式教學要以保證學生中長期的個人發展為前提,以企業應用需求為導向,充分依靠和發揮企業的行業作用,以培養卓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需要解決這幾個要素的均衡發展:

1.分析計算機軟件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結合企業、行業的實際應用需求,動態分析實踐嵌入式教學。

2.不改變現有的國家實踐嵌入式教學管理體制下,推進卓越應用型人才實踐嵌入式教學的改革探索。

3.提出學校引入應用型課程的選擇標準、判斷課程是否符合卓越應用型人才指標體系,供學校具體操作參考。

4.提出卓越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組織工作機制,供有關行政決策部門參考。

四、主要研究途徑

具體而言,學校如何與行業內部的各類企業、公司、廠商有效合作,齊心協力,高效發揮效用,開發卓越應用型人才教育資源,促進就業和就業質量的有效方法,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微觀研究的基礎上,需要解決中觀、宏觀層面的問題。學校的教育證書體系和行業的認證體系整合的思路,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但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出具體的可行方案,著重解決學生的實踐技能和應用能力,在引入行業標準認證體系之前,需要對其進行精心的論證,保證所選擇的認證體系能夠符合各專業的實際情況,使得培養的學生能與業界要求無縫對接,尤其在完成學校教學體系的內容與認證體系的內容對接方面,提出新的整合方案,設計課堂教學體系,精心設計實訓方案,選擇或者重新編寫教材及其配套的練習資源、師資的進修,建立企業需求管道,有效地量化評估,供教學從業相關人員進行選擇。在實踐過程中,需要多個單位和部門各司其職、有效協作,根據其分管領域和任務,開展調研,將理論方法和實踐結合,利用上述的量化評估指標,采用定量評價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在各種情況中加以中和,“不偏不倚,多面兼顧”,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廣泛討論,深入研究實施案例,指導專業系統的建立。

五、結語

如何發揮行業組織和企業的作用,推動大學卓越工程師相關課程的改革,促進就業發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特點在于,學校在按照常規教學的同時,引入行業中的企業參與到教學和培養的過程中,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產業應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新創作能力,做到教育—產業的無縫對接。學校與行業內部的各類企業、公司、廠商有效合作,齊心協力,高效發揮效用,開發卓越應用型人才教育資源,促進就業和就業質量。

參考文獻:

[1]田燕,李金生.卓越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31):105-107.

[2]趙印泉,周斯建,譚美云.新常態下地方高校卓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6,(13):14-14.

[3]曾玲暉,張翀,盧應梅,等.基于卓越教學視角的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9-23.

作者:朱斐 單位: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