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08-20 04:02:06

導語: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音樂教育是高校實施美育的一種重要方式和內容,良好的音樂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文章分析了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改進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針對性措施,如投入更多的音樂教學資源;優化音樂教學管理機制;高校要增強音樂教師專業素養;改進和優化教學方法;開展音樂信息化教學。高校音樂專業通過實施這些改革措施,可以穩步提升高校音樂專業教育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音樂能力,為做好未來的崗位工作,促進職業發展而夯實基礎。

關鍵詞: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

普通高校在開展音樂專業教學教育的過程中,培養目標是既服務各層次的音樂教育教學人才,以培育出滿足基礎音樂教育需求的各層次音樂教師和音樂研究人才;又應該培養應用型、實用型音樂人才服務,滿足市場經濟對音樂產品和服務的需要。音樂專業課程教學要夯實學生的音樂專業理論基礎,提高和訓練他們的音樂演唱能力,以素質教育為重點,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分析

首先,高校音樂專業教育教學的管理體制不改完善,無法獲得完備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出現了管理無序、多頭管理等求。其次,不少學校缺乏專業化的教學硬件、多媒體、樂器等教學設備、儀器、視聽設施。再次,部分院校的音樂專業課程設置不夠合理,缺乏系統的教學體制、適用教材以及教學規程,不少學校沒有按照音樂教育的要求和規律來設置專業課程,通常情況下都是結合現有教師的專業特長設置相關專業課程。相關課程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彼此無法形成有力的支持。第四,不少學生的教學形式單一。比如很多院校都采取專業課一對一的小課教學模式,或者集體上課的模式,理論講述過多。缺乏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訓練和考核。這些因素導致了院校音樂專業教學中的不少學生缺乏較強的音樂專業能力,無法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二、高校提升音樂專業教學效果的措施

(一)投入更多的音樂教學資源。為了提升高校音樂專業教育教學效果,應該投入更多的資金、補充和完善音樂教學儀器、設施、設備,比如風琴、多媒體設備、手風琴、鋼琴、大提琴、小提琴,配備視聽教室,儲備充足數量的音樂光盤、唱片、圖書資等。國家相關機構應該增加向高校音樂設備、師資的投入力度,優化音樂教學條件和環境。高校要多渠道、有計劃地籌措音樂專業教學設備資金,爭取更多的財政補貼資金,采購投入更多優質的教輔資料和教學用具。當然,也可以邀請音樂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來舉行演講,開設講座等活動,掌握音樂前沿的各種消息,拓展同學們的音樂視野。(二)優化音樂教學管理機制。高校應該優化音樂專業的教學教育管理機制體制,要及時制定完備的音樂教育管理政策、制度,組建音樂教育委員會或者音樂教育教學領導小組,安排校級領導負責這項工作,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按照國家音樂教育標準,制定合理規范的音樂教學支持機制,統籌安排高校音樂課程,順暢地運行音樂教育教學管理體制。(三)高校要增強音樂教師專業素養。高水平的音樂專業教師,為培養優秀的音樂專業人才提供了必要條件和重要前提,是推動音樂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面對音樂基礎各不相同的學生,高校音樂教師要結合學生在音樂學習、訓練領域的“最近發展區”,把握好學情,嚴格要求自己,夯實業務能力和專業知識,強化自身的藝術文化底蘊。教師應該持續地強化再教育和終身學習的理念,提升學歷層次,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拓展知識視野。應該強化學術交流,開發更多的研究課題,把握本領域的各種學術動態,切實鉆研音樂演奏、表演的藝術和技能,積累越來越多的演奏、演唱曲目和理論知識,以穩步增強自身的藝術能力、專業業務素質、教學技能和表演能力。(四)改進和優化教學方法。為了培育出更高水平的音樂專業人才,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他們的音樂演奏、表演能力。應該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實施分層教學模式,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能力,穩步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教師應該將音樂領域的前沿教育理念和創新思想引入到音樂課堂教學中,摒棄落后的、傳統的教學觀念,如“鑒賞講解”“我講你聽”等。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每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實施靈活多變的音樂教學方式。教師要以創造性的方式開展音樂課程內容的教學。比如開展實踐教學法,組織同學們舉辦多種社團活動、音樂會、文藝演出、歌唱比賽等音樂實踐,讓同學們在不斷挑戰自我的各類音樂實踐中,提升和鍛煉自我,接受高水平的歌唱、演奏、表演藝術的熏陶,增強同學們音樂實踐和音樂專業知識相結合的能力和意識。(五)開展信息化教學。為了更好地增強同學們的音樂能力和理論素養,教師要熟練地掌握各種新媒體、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方法,而且要教會同學們運用這些信息化手段。信息化設備、技術可以有效地輔助專業化的音樂教學,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配合老師制作的個性化學習視聽材料,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強化自主訓練。當然也可以采取MOOC(慕課)、SPOC(小規模線上限制性課程)、微課、微信、微博、論壇等方式,優化這些現代化教學資源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拓展音樂教育的層面,挖掘更多的音樂教學資源,將音樂專業課程和信息技術有機整合起來。與此同時,要激發同學們欣賞、接觸音樂的積極性,穩步推動師生之間的專業化、有效化互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音樂專業應該結合自身師資、學生學情、教學設施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全面優化,穩步改革和完善音樂專業教學。按照音樂專業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就業趨向和深造志向,采取針對性的改進和優化措施,穩步提升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和理論素養,培育出能夠服務于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更高水平音樂人才。

[參考文獻]

[1]董凡菲.關于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改革探析[J].北方音樂,2015,21:179.

[2]趙巖.淺談當代高校音樂教學改革與發展[J].大眾文藝,2013,06:28

[3]李躍東.淺談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發展[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10:367.

作者:彭云姝 單位:沈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