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中民間美術資源的應用
時間:2022-01-05 04:10:00
導語:美術教學中民間美術資源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2001年•北京)對民間藝術的界定是這樣的:勞動人民直接創造的或在勞動群眾中廣泛流傳的藝術,包括音樂、舞蹈、造型藝術、工藝美術等。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4年初審通過的,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中對民間美術是這樣界定的:“民間美術是廣大農村勞動人民為滿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創作,并在他們自己當中應用和廣泛流傳的美術作品。民間美術在古代是相對于“宮廷美術”和“文人士大夫”而言的;在現代是相對于職業、專業藝術家的美術,是以農民為主的勞動者的美術。”
二、“民間美術資源”的現狀
民間美術作品是農村廣大的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并作為勞動人民群體的創造在民間世世代代相傳,經歷了千百年的歷史,并遵循著自身發展的規律而生生不息。如今,各級政府也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加大保護和開發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各種民間美術資源優勢正在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實踐證明,當地的民間美術資源是特殊的寶貴資源,是廣大勞動人民精神的積淀,是一個地區或一個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搞好當地民間美術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對弘揚當地的民族文化、發展旅游產業、打造地方品牌以及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都具有重大意義。
三、“民間美術資源”的分類
民間美術的種類非常豐富,剪紙、年畫、刺繡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樣式。剪紙在我國是最普遍、最單純的民間美術,它是各種民間美術的基礎。人們主要用它來表達喜慶和祝福。剪紙的形式有單色、染色和套色等。單色剪紙:是直接用大紅紙剪成。染色剪紙:用白粉紙或宣紙剪出形象后,用需要的顏色點染而成。套色剪紙:用不同顏色根據不同的裝飾部位剪制套色而成,形成五彩繽紛效果。年畫是春節時農家張貼木版年畫,用來滿足納福迎祥、萬象更新的民俗需要。年畫常貼于院門、房門、堂屋、灶頭、內室等處。年畫題材內容豐富,主要有:六神圖、祝福祈祥圖、鎮妖辟邪圖、反映世俗風情,教人勤勞善良品德等等。民間刺繡一般以剪紙作底樣,造型簡潔大方,色彩鮮亮而喜慶。刺繡最主要的特點是采用“適形造型”的方法,即根據所做物件的形狀來構圖,以達到飽滿、對稱、均衡等審美要求。主要用于衣服、童鞋、童帽、枕頭、錢包、香包等物件上。
四、民間美術是一種非常有生命力的藝術
這一特點來源于勞動人民的樂觀精神、智慧和自信。其突出表現是作品造型非常夸張、動態十分生動,給人感覺生命力十足;內容上,多采用寓意性、象征性等藝術語言特征來表達人們吉祥、美好的象征意義。例1:高密聶家莊泥塑山東高密聶家莊生產的泥塑,與剪紙、撲灰年畫一起被譽為“高密三絕”。聶家莊泥塑的前身是“鍋子花”,即用當地的泥巴做外皮,中間裝上火藥,頂部留有小孔,供人們在春節或正月十五晚上點燃,放花觀賞。前期的“鍋子花”是沒有色彩的,制作也很粗糙。到清代中期,聶家莊泥塑品種發展為泥虎、泥娃、泥獅、泥雞等題材,造型大膽夸張,注重表神寫意,力求似與不似,手法簡約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聲、色、形、動效果俱佳。形,是造型夸張、形象優美;色,是色彩鮮亮、艷而不俗;聲,是有哨有鼓、能叫能響;動,是設計巧妙、能動能搖。
五、小結
“新的普通高中課程為學生提供了“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和“現代媒體藝術”等五個系列的學習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自行選擇學習內容。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選課,學校和教師都做了許多努力:學校利用各種人力和物力資源,盡可能多地提供學習模塊,擴大選擇的范圍;美術教師通過舉辦作品展、講座、座談、出宣傳欄、宣傳冊等方式和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使學生認識各個美術教學模塊的特征,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他們學習和發展的模塊。新的普通高中課程內容比較全面,如果按要求開設并付諸實施,學生肯定會受益匪淺。但是,中國地域廣大,各地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不平衡,要使一個統一制定的課程標準適應全國不同地區的情況,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知道,美術課程的開設受師資和設備的影響極大。我們的美術師資一般都是術有專攻,不可能擅長所有的美術門類。而且,美術課程與材料、設備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沒有陶藝設備,就很難開設陶藝課程;沒有攝影、攝像機和電腦,就很難開設現代媒體藝術。而現階段,并非所有的學校都具有開設這類課程的條件和設備。所以,如果能與附近的學校資源互通有無,資源共享,就能進一步擴大開設模塊課程的范圍,這樣學生就能獲得更多的選擇性,增加課程標準的普適性。
作者:董凡 單位:長春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美術教學中的師幼互動
- 下一篇:職業院校美術教學改革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