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與民族音樂論文

時間:2022-04-05 03:42:29

導語:鋼琴與民族音樂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鋼琴與民族音樂論文

一、新疆民族音樂的特點與西方鋼琴的特點

(一)新疆民族音樂的特點

1.節奏。音樂中最重要的兩個要素就是旋律和節奏,而節奏又先于旋律誕生。新疆少數民族音樂中,節奏是一個鮮明的特征。其主要包括切分節奏、弱起節奏和附點節奏三種。這些都是通過改變重音的位置,使之形成歡快愉悅的特點。

2.節拍。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民族音樂中,主要節拍形式都是均勻性的律動方式。而在新疆少數民族音樂中,不規則節拍、混合節拍以及散板型節拍的應用較為普遍。這種非均勻律動方式的獨特節拍給人以一種搖曳的、粗獷豪放的感覺。散板型節拍沒有明顯的重音,節奏自由,適合表現抒情性強的樂思,帶有了浪漫氣息。

3.旋律與調性。新疆少數民族音樂中,既具有中國傳統的五聲調式,也有歐洲的大小調式和教會調式,有時甚至兩種在一首曲子中混合使用。

(二)鋼琴的特點

1.音域寬廣?,F代鋼琴一般都有88個琴鍵,也就是從大字二組的A到小字五組的c的全部半音。有些鋼琴的低音區還有比大字二組的A更低的若干琴鍵。這樣寬廣的音域,只有管風琴可與其相比,超出了任何其他樂器。

2.音量變化幅度巨大。音量是指聲音的強度、力度。鋼琴既可發出十分微弱、人耳剛剛能聽見的弱音(ppp),也可發出宏亮有力、震撼人心的強音(fff),以及處于極弱極強兩者之間的各個力度層次的聲音。并且,這些不同的力度都是可以隨鋼琴家的心之所欲彈出的,這又使鋼琴勝過包括管風琴在內的所有單件樂器。

3.最理想的多聲樂器。由于鋼琴使用十二平均律,使音樂的轉調、復調、和聲獲得極大的自由。彈奏者借助踏板的作用,可以在鋼琴上彈奏出無限豐富的不同音的縱向、立體組合。多聲,即多聲思維。多聲思維,使音樂從單線條的變成多線條復合的,平面的變成為立體的,這就是鋼琴具備的任何單個樂器都無法與其相比的表現無限豐富的藝術內容的可能性。鋼琴的這三種特點,為滿足新疆少數民族音樂的節奏、旋律、調性的特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民族音樂與鋼琴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二、高校少數民族聲樂教學中鋼琴與民族音樂相融合的途徑

(一)音樂理論的融合

在高校少數民族聲樂教學中,要將鋼琴與新疆民族音樂相融合,首先要做到音樂理論上的融合。教師要通過研究鋼琴音樂理論和新疆民族音樂理論,充分吸收二者之中的優秀成分,形成新的音樂理論。在教學過程中,用這種全新的音樂理論來指導教學,學生會得到全新的學習體驗,走出一條新的新疆民族音樂之路。

(二)創作風格的融合

在高校少數民族聲樂教學中,對于教學中需要用到的音樂作品,應該進行再次創作。那么創作過程中,風格應該如何把握呢?鋼琴音樂的風格結構規整,伴奏和旋律分工清楚,內容直接明了,在形式上還往往融入豐富的和聲和半音旋律,通過和聲營造一種虛幻的意境。新疆民族音樂突出了活潑、自由舞蹈性強的風格,因此要將兩種音樂風格相融合,使民族音樂因素同歐洲音樂因素相結合,進而創造出最動聽的音樂。

(三)音樂理念的融合

在高校少數民族聲樂教學中,要改變共性創作的特點,充分給予老師和學生的藝術創作的自由,不設統一的音樂創作標準,相互包容,相互吸納,通過音樂理念的融合,使傳統新疆民族音樂在現代音樂競爭中煥發新的競爭力。

(四)音樂群體的融合

在高校少數民族聲樂教學中,要充分考慮鋼琴音樂的受眾群體和民族音樂的受眾群體的融合問題,通過受眾群體的融合,進一步擴大新疆民族音樂的受眾群體。這樣會為新疆民族音樂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和舞臺。

三、結語

西方鋼琴進入中國,對新疆民族音樂有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對于高校少數民族聲樂教學的發展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將鋼琴與民族音樂相融合,為高校聲樂教學開創更加光明的未來。

作者:萬瑩張園園單位: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