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時間:2022-07-08 08:25:36

導語: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摘要:在大浪淘沙的滾滾潮流中,許多經典的民間音樂經久不衰地詠唱在我們廣袤的天地間。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通過民間的音樂感悟久遠的氣息與生活風貌,而這種感悟的獲得源于古圣先賢以及歷代藝術家對民間音樂的傳承與傳播,才使得我們的民間音樂得以發揚光大。本文主要是通過土家族新民歌《我在茶鄉等你來》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發展,首先作者將從論述傳承與發展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入手,再分點論述歌曲《我在茶鄉等你來》在調性、曲式結構規模以及演唱上的傳承分析,以便廣大音樂愛好者能夠更好的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民族音樂文化。

關鍵詞:我在茶鄉等你來;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發展

一、傳承與發展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

正如所說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而中華民族優秀音樂文化作為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隨著近幾年西洋音樂的滲入,中華民族音樂開始面臨著一個進退兩難的窘境,絕大多數音樂創作者開始忽視本民族優秀音樂文化,更多的著眼于西方音樂,使得中國音樂界發展及其不平衡。因此,傳承與發展民族音樂文化是當下迫在眉睫的事情,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各民族地方文藝團體的交流和建設;還能有序建立完整科學的民族音樂理論體系,讓民族音樂教育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最后還能拯救更多正在瀕臨滅絕的優秀民族音樂文化遺產,讓更多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重新出現在大眾面前,共同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二、歌曲《我在茶鄉等你來》所體現的傳承分析

歌曲《我在茶鄉等你來》由方一方、杜建軍作詞,張勇作曲,中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聲樂系副教授趙靜演唱,是一首具有鄂西南土家族新民歌風味的創作歌曲,其旋律音調傳承借鑒了鄂西南土家族傳統民歌中的茶歌音調元素,并加以創新而成為一首新的歌曲。鄂西南地區是我國土家族人民主要聚居的地方,在民族音樂文化發展方面頗有建樹,例如土家族傳統民歌:《酉陽花燈》、《薅草鑼鼓》等等,都是當地人民生活習俗最真實的寫照,這些燦爛的土家族音樂文化,向世界綻放著耀眼的光芒。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土家文化——土家茶文化,在整個土家族地區無人不曉,而且正被全國乃至全世界所了解。新創作的歌曲《我在茶鄉等你來》便是在結合土家茶文化及借鑒土家民歌基礎上進行創作的。(一)調性的傳承。土家族茶歌的旋律優美并且表達的情感真摯有力,地方風味十足,主要是以五聲民族徵調式為主,例如湖北恩施土家族民歌《黃四姐》,就是典型徵調式的重要代表作。而歌曲《我在茶鄉等你來》就借鑒了該調式的特點,所不同的是采用了羽調式寫成,但其感覺和旋律上和土家民歌風格相近,音樂流暢悠揚,婉轉清新。歌曲按歌詞分有兩段,歌曲前面是兩句音調大致相同的呼喚性引子:“3323----1623-----”,引子在音調上傳承了土家民歌中的拖腔延長音,體現了土家山歌開闊自由的歌曲特征,歌曲一開始就把土家族民歌風格的音調體現了出來。歌曲引子的音調比較自由,并加上了修飾性的裝飾音,結合歌詞“我在茶鄉……等你來吔”,使得旋律和歌詞合理搭配,較客觀地體現了土家人熱情奔放的民族性格,也把聽眾帶進土家風情的無限遐想當中。(二)曲式結構規模上的傳承。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審美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不再滿足于只有一兩句的民歌小調,而是要在傳統音樂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會產生出讓人耳熟能詳的曲目,歌曲《我在茶鄉等你來》的創作就是在土家族傳統民族音樂五聲調式的基礎上,融合了現代音樂元素,在開頭呼喚性的襯腔和正式演唱相結合的情況下形成的土家族新民歌音樂,并且讓整首歌曲在演唱前后形成了強烈的鮮明對比。歌曲曲式結構圖示如下:引子----A(a1+a2)+B(b1+b2)----結尾。除了在曲式結構方面的傳承以外,這首歌曲的歌詞也有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地方,歌詞方面除了傳承土家族樸實無華的品質外,還融入了現代居民生活的氣息,從歌曲歌詞中可以看出,其內容所展示的生活內容主要是以鄂西南土家族五峰茶鄉的千里秀色為支撐,通過夜晚的篝火,沙沙響的木葉及家鄉的老酒,把傳統及現代進行有機的融合,體現了土家山寨熱情好客的待客之道及善良淳樸的民族特性。(三)演唱上的傳承。《我在茶鄉等你來》作為融合了新時代民族音樂元素的作品,在了解了歌曲基本調式和曲式結構的同時,還需要掌握正確的演唱技巧運用到歌曲中。首先,要注重節拍的把握,在演唱4/4拍子開頭部分時,描寫的是阿妹在喊山歌,這時聲音的表現力應該是舒緩悠揚的,音樂力度應該是由弱到強,并且要突出歌曲的流動感,讓聽眾閉著眼睛都能浮現出當時的場景;其次是呼吸的準確運用,這樣才能更好的演唱完歌曲,作品開始處:“我在茶鄉……等你來吔”中的“我在茶鄉”應該深吸慢吐,到后面歡快演唱部分快吸慢吐,整個正確呼吸的環節下來才能使得歌曲表演淋漓盡致。最后是歌曲情感的處理,演唱者應該將自己想象成土家阿妹,站在土家茶樹林里,唱出土家族人民豁達開闊的性格,加上自身豐富的肢體動作,使得整個歌曲游刃有余。

三、結語

土家族民歌情意真摯、生動形象,是對土家族社會生活和生產生活最真實的寫照,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來音樂文化的結晶,本文希望通過對歌曲《我在茶鄉等你來》的研究,能讓更多的音樂愛好者致力于民族音樂文化的研究中來,因為它們是先進的文化藝術基礎,是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更是中華民族寶貴音樂財富,中華民族優秀音樂文化不僅要在傳承中發展,還要在發展中傳承,從而進一步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鄒潭.湖北恩施地區建始縣土家族民歌研究[D].蘭州大學,2018.

[2]熊曉輝.文化生態視域下的土家族民歌研究[J].昌吉學院學報,2016,04:1-11.

作者:李文君 單位:中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