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思想品德情感教學的意義
時間:2022-04-16 04:18:01
導語:小學思想品德情感教學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學生進行學習和發展的基礎和根本。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小學生正處于個人發展的初級階段,當前的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嬌生慣養,不進行勞動,在這個階段加強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可能會讓學生朝著不健康的方向發展,為學生的未來發展也造成一定的影響。目前的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方式還主要停留在課堂教育階段,課外教育的方式應用較少,課上教學也大多是教師講授,小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較少,小學生沒有機會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會對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產生一定影響,讓學生對思想品德教育課程產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因此,開展多種方式的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當前全新的教育觀念認為,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是學習進行學習的外因,學生要想真正掌握知識,需要通過內因,也就是通過學生才能起到作用。情感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使用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激發和滿足,讓整個學習過程更具有積極性,是在一些教學模式如“情境教學”、“愉快教學”等探索下進行的教學。在小學的思想品德教育中運用情感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思想品德教學課程內容的前提下,關注學生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讓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得到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學習興趣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情感教學的應用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往往是單向的過程,但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吸收教學的內容,實際上課堂的教學是一個教師與學生之間雙向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情感進行關注,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的影響都是深遠的,教師要對學生產生很好的榜樣作用,要通過以身作則對學生產生說服力和感染力,引導學生的行為規范和思想意識。如,教師在教授《遵守交通規則,安安全全上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以身作則,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交通規范,時刻關注交通規范,因為教師時常會碰到自己的學生,以身作則是很好的教學榜樣。另外,思想品德教育本身的理論性比較強,如果只是機械的照搬課本知識點,讓學生背誦,只會令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趣味性問題和問題情景,就是借助提問來創設情景。從教學的需要出發,引人、制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恰倒好處地提出問題,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幫助學生正確、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課堂教學最優化。總之,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是密不可分的,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是作為一個有感情的人存在于我們的周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充分重視學生的感情運用于學習效果的能動作用。再有就是學生通過學習有了初步的道德認識后,還要進步加強情感體驗實踐訓練,強化鞏固正確的道德認識,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道德行為習慣。比如在教授《開會做客》時,就可以創設在“朋友家”、“親友家”“、長輩家”“、病友家,等情境,讓學生先自己去想一想,該怎樣做客,才會受歡迎;接著進人角色,體會做客;最后讓主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評價客人。這樣,學生可以在活動中進行自我表現評價,也可以感受到來自老師同學的客觀評價,自覺進行行為糾正,逐步實現行為規范。另外,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如果其它同學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作為伙伴要熱心地伸出援助之手,在勞動時,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對待人有禮貌等。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對小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情感教學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在分析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及重要性,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情感教學的含義基礎上,研究了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情感教學的應用方式,具體包括:教師要以身作則充分發揮影響力、教師要通過趣味性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將理論應用于實踐過程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是學生進行教育和發展的基礎,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很好的應用情感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徐敏工作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小學
- 上一篇:中學思想品德教育激發方法
- 下一篇:體育思想品德教育途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