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藥學課程思政元素及教學實踐
時間:2022-04-16 10:54:08
導語:生藥學課程思政元素及教學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生藥學課程思政教學為基礎,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2個方面系統發掘、分析和整理生藥學課程思政教學元素,既為生藥學課程思政教學提供參考,也為其他藥學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生藥學;課程思政;理論教學;實踐教學
課程思政是指通過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對接,形成同向同行的協同育人效應,從而實現“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各專業課程有機結合,進行全員、全程、全方位課程教育,對于塑造和強化青年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意義。生藥學是藥學學科的重要專業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在理論和實踐教學中均存在許多思政教學元素。認真發掘和組織這些思政元素,將其與生藥學專業知識有機結合應用于生藥學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生藥學的興趣,也可以在無形中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雖然已有學者對有關藥學學科的課程思政進行了研究,甚至對生藥學的課程思政進行了初步探討,但是,尚缺乏對生藥學課程思政教學的系統性研究[1-4]。中南大學湘雅藥學院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形成了其獨特、充滿湖湘地域特色的生藥學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取得了較好的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1生藥學理論教學的課程思政元素分析
無論生藥學教學的專業內容,還是生藥學教學的思政元素,只有與中醫藥學進行結合,形成中國特色的生藥學學科體系,生藥學教學才能豐富和生動。具體來說,可以從如下多個方面發掘生藥學課程思政元素。1.1歷史自信教育元素。中藥學雖然不能簡單等于生藥學,但是,這兩門學科有很多內容相通。在我國的特殊歷史和社會文化環境下,將中藥學內容納入生藥學教學不僅可豐富教學內容,而且對生藥學研究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生藥學只有將近200年左右的歷史,而中醫藥學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卻至少有2200多年。更難能可貴的是,中醫藥學具有系統完備的文獻。在我國歷史上,雖然出現由于戰爭、天災、饑荒等原因導致的人口大規模減少,但很少出現由于疫病大規模流行導致的人口大規模減少(不排除局部疫病流行),中醫藥學在防治瘟疫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整理中醫藥防治瘟疫經驗基礎后出現的溫病學。中南大學湘雅藥學院位于長沙市,張仲景于漢靈帝年間任長沙太守期間,曾在處理完政事之余坐堂行醫,解除百姓疾患,并著有名著《傷寒雜病論》傳世。通過中醫藥歷史教學,增強學生對祖國悠久文化的認識與自豪感和歸屬感。1.2文化與理論自信教學元素。中醫藥學具有一套完整實用的病機理論和藥性理論,盡管中醫藥學是建立在臨床實踐經驗基礎上的醫學,現代科學技術還不能完整闡明中醫藥理論的科學內涵,而中醫藥以其千年來的可靠臨床療效贏得了民眾的信賴。在科學非常不發達的遠古時代,祖先能夠在樸素的陰陽五行哲學基礎上建立嚴謹而實用的醫學理論,生動地說明這套醫學理論的科學性和祖先的理論創建能力。通過適當介紹中醫藥學理論及其臨床醫療實例,增強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并增強學生對創建科學理論能力的自信。1.3開放包容自信教學元素。在漫長的中醫藥學發展史上,中醫藥學采取了兼容并蓄的開放包容態度,吸收了許多其他民族醫學的成果,并將其進行中藥學改造,使其變成自身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中醫藥學向外進行傳播,并與當地民族文化結合,發展成為各民族的民族醫藥。中醫藥學與現代醫學結合形成的中西醫結合醫學,更充分展現了中醫藥學的開放與包容。就生藥學來說,中醫藥學吸收了生藥學的某些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反之中醫藥學又能夠指導生藥學的科學研究,并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例如青蒿素研究)。1.4創新精神自信教學元素。中醫藥學在每個發展時期均能不斷發展新的理論,發現新的藥物,并有大量文獻對某一段時期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例如,著名的金元八大家、《神農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本草綱目》等,尤其《新修本草》開創了以藥典形式規范藥物使用的先河。中醫學采用人痘法防治天花,是世界首次采用免疫法防治傳染病。新中國成立后,中醫藥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新成就,例如利用中醫藥普及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屠呦呦團隊發現青蒿素防治瘧疾。這些創新精神的傳遞可以振奮學生的創新精神自信。要讓學生明白,只要自己努力學習和工作,完全可以像歷史上的中醫藥專家一樣取得創新成就。1.5自立、自強、自信教學元素。某些生藥的原藥材產于國外,國家需要花費大量外匯從國外進口原藥材,長期依賴國外而受制于人。紫杉醇的國產化研究生動地闡明了我國科學家自立、自強精神。目前,國內市場由于國產紫杉醇上市,紫杉醇的價格大幅度下降,不僅可減輕乳腺癌等癌癥患者的經濟負擔,也對保障我國的醫藥安全具有重大意義。將我國天然藥物學家自強不息地研究和開發國產天然藥物、打破國外壟斷的例子介紹給學生,增強學生自立、自強的精神。
2生藥學實踐教學的課程思政元素
2.1首創精神教學元素。首創精神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門學科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學生在生藥學的野外實踐教學中,常遇到農村的民眾,有時與其聊天,往往能夠了解到某些中藥的特殊使用方法。而這些藥物的特殊使用方法是我國人民在藥物使用中首創但未在文獻中記載,也是教師沒有了解的新知識。學生從這些現場交流中,會切身感受到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以此可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自信和民族自信。2.2實踐精神教學元素。無論是實驗室教學還是野外實踐教學,生藥學理論教學要通過實踐教學給予學生親身的感性認識,才能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尤其不同生態環境所導致的生藥形態和質量差異等,只能在野外實踐中才能生動地展現給學生。面對野外眾多植物,如果沒有醫療實踐是不可能知道哪些植物具有藥用價值。正如“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龐大的中藥學庫是由我國人民親身實踐所創立的。通過野外實踐教育,能使學生實地感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2.3創新創業精神教學元素。當前大學教育比以往更強調創新創業教育。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激勵下,中南大學成立了“創新創業辦公室”,對全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進行管理和規范。通過前期對比,作者選擇了湖南攸縣網嶺鎮賈嶺藥博園作為生藥學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賈嶺藥博園除了能滿足生藥學實踐教學的基本要求外,其創建過程及營運模式對于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也具有啟發意義。例如,其在應用中醫藥結合生態旅游等方面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大學教育除了教授學生專業知識外,更重要的是教授學生科學的思維和做人的準則。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的創新創業思路變得更廣闊,能充分發現和發掘身邊的創新創業資源。2.4革命傳統教育元素。目前,學校對青年學生的革命傳統教育非常重視。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何將革命傳統教育融入日常課程教學成為廣大教師進行探索的重要課題。以生藥學的課程思政教學為例,在符合生藥學課程實踐教學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有目的地選擇某些具有革命傳統教育元素的地區進行實踐教學,在進行課程實踐教學的同時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中南大學湘雅藥學院曾選擇湖南衡山進行生藥學實踐教學,這里建有南岳山抗日紀念館,能同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攸縣網嶺鎮是湘雅醫學院著名校友龍伯堅先生故里,在攸縣賈嶺藥博園內建有龍伯堅先生生平業績陳列館。選擇攸縣賈嶺藥博園作為生藥學實踐教學基地,湘雅藥學院學生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時會產生一種天然親近感和自豪感,促使學生進一步思考自己的社會責任。2.5家國情懷教育元素。在生藥學野外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與當地農民進行接觸,了解農村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情況,從中感受在改革開放大格局下,個人命運與國家、社會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激發學生努力學習,樹立報效國家和人民的遠大理想。2.6生態文明教育元素。生藥學野外實踐教學對于實踐地點的要求比較高,要求實踐教學地點的植物資源豐富、品種繁多、生態環境較好。符合上述要求的地方,往往環境保護力度大,同時會成為游客較多的旅游地點,不僅為生藥學實踐教學提供較好的條件,也能通過旅游等服務為當地農民創收。這些鮮活的例子生動地闡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內涵。2.7學生思政反思。剛離開高中的緊張學習狀態,進入相對寬松的大學環境,相當多的大一新生會有“歇口氣”的想法,再加上離開父母的監護,自己有了支配時間和財務的自由,如果學生的自律性不強又沒有奮斗目標,很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學習習慣,致使思想和學習跟不上學校的要求。由于相關教師忙于上課和科研,疏于與學生進行深入談心,致使學校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真實思想動態。生藥學校外實踐教學給了教師與學生深入溝通的機會。學校專門安排每個帶教小組,利用晚上休息時間進行師生交流談心。談心的內容包括進入大學的生活學習情況及思考、對校外實踐教學的建議、對學校課堂教學的看法、對自己專業的認識和人生規劃等。帶教老師對每位學生反映的情況進行分析,為學生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學生經歷這輪師生深入談心交流,普遍反映對自己的思想影響較大,帶教老師的指導把自己從渾渾噩噩狀態中解脫出來,重新校正了自己的人生發展模式。
3生藥學課程思政教學的實踐
在系統分析了生藥學包含的課程思政元素后,課程負責人組織課程教學團隊收集和整理相關思政教學素材,再根據思政教學素材與生藥學專業的相關性,將各思政教學素材與專業知識點進行有機無縫對接,使隱性的思政教育自然地嵌入顯性的專業知識教學中,形成生藥學課程思政教學的教學大綱、教案、教學課件。在上述工作基礎上,課程負責人對教學團隊成員進行課程思政教學集中培訓,做好集中備課和預講,形成一支既具有較高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水平,又具有較高思政教學技巧的師資隊伍。中南大學湘雅藥學院生藥學教學團隊多年來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日常教學中,針對學生對藥學的認識存在誤解和專業思想不牢固等情況,通過歷史自信、理論自信、首創精神、創新創業教育、思政反思等思政元素教學,激發學生對藥學的學習興趣,鞏固藥學專業思想,消除學生對藥學專業的錯誤認知,讓學生看到藥學專業光明的發展前景,增強學生學習藥學的興趣、信心與自主性。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傳授學生文化知識,也要傳授學生做人的準則。近年來,“課程思政”作為學校隱性政治思想教育被明確提出來后,有學者對“課程思政”進行了深入研究[5-10]。生藥學是藥學課程中包含課程思政教育資源相對較豐富的一門課程,不同地域的大學可結合本地域特有的自然和歷史人文環境,從中挖掘出適合生藥學課程思政教學的元素,通過有機組織,一定能探索出一條具有本校地域特色的生藥學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張晶,楊志剛,薛依婷.生物藥劑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9,289(1):89-90.
[2]陳鈺,何舒瀾,朱扶蓉,等.天然藥物學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9):23-25.
[3]李林林.藥學專業課生藥學課程思政的探討[J].新絲路,2019(2):73.
[4]黃小蕾.藥學專業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探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3):14-15.
[5]趙繼偉.“課程思政”:涵義、理念、問題與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9,17(2):114-119.
[6]趙俊亞.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發展路徑探析[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1(3):78-80.
[7]胡洪彬.課程思政:從理論基礎到制度構建[J].重慶高教研究,2019,7(1):112-120.
[8]韓憲洲.深化“課程思政”建設需要著力把握的幾個關鍵問題[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9,17(2):1-6.
[9]陳立勇.基于紅色文化資源融入的“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建設[J].大慶社會科學,2019,202(1):40-43.
[10]韋莉莉.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青年與社會,2019(3):70-71.
作者:李勁平 徐康平 厲宇紅 鄒振興 曾光堯 單位:中南大學湘雅藥學院
- 上一篇: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信息化改革探究
- 下一篇:經濟學專業分層遞進實踐教學體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