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初探
時間:2022-01-17 10:34:45
導語: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嘗試以“食品添加劑快速檢測技術”教學設計為例,在教學實踐中利用BOPPPS+PBL模式達成教學目標。依據BOPPPS+PBL教學模式,學生通過問題引入、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引申等步驟解決問題,自主得出結論,鍛煉科學探究能力,提高檢測技術,并形成沒有新技術尤其是檢測技術的新突破,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也會越來越大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BOPPPS+PBL教學模式;食品添加劑快速檢測技術
1BOPPPS+PBL教學模式
BOPPPS教學模式主要包括課堂導入(Bridge-in)、學習目標(LearningObjective)、課堂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課堂后測(PostAssessment)、總結(Summary)六個部分,著重強調教學效果(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效率(教學效果與教學投入比值高)和效益(教學能夠達到學生的需求)三個方面[1-3]。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How-ards.Barrows提出[4-5]。BOPPPS+PBL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方案如圖1所示。BOPPPS+PBL教學實施過程包括:問題引入、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和問題引申等方面。
2核心素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界定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6]。核心素養實際上就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教育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質與關鍵能力。
3什么是學生的核心素養
BOPPPS+PBL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重要的價值在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BOPPPS+PBL是一種較為靈活與教學效果最大化的教學。無論是BOPPPS+PBL教學模式還是核心素養的形成都需要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并運用相關的知識技能。因此在“食品添加劑快速檢測技術”中嘗試用BOPPPS+PBL教學模式,在真實情境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和實踐,鍛煉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并逐步形成杜絕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社會責任感。對于我國處于“億萬農民都在生產食品”的現狀,特別是新技術、新工藝、新資源食品的生產,以及集約化和工業化生產進程的加快,導致食品中危害樣品的種類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大的食品安全事件的關注。對食品安全檢測的范圍: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重金屬、非法添加物、劣質和摻偽食品、食品微生物、生物毒素、轉基因等等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并擁有相關檢測技術的能力。
4BOPPPS+PBL教學模型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4.1教材和學情分析。4.1.1教材分析。“食品添加劑快速檢測技術”是在教學大綱中屬于食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的一個大方向,屬于食品安全檢測的范圍。具體教學要求:了解食品加工過程中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或行為;了解常見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背景知識和檢測意義;了解常見濫用食品添加的快速檢測技術內容和基本方法。教學內容涉及食品中合成著色劑、防腐劑、甜味劑、亞硝酸鹽、硝酸鹽、滑石粉、過氧化苯酰胺等的快速檢測技術。4.1.2學情分析。通過《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食品分析與檢驗》和《儀器分析》等課程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食品中物質檢驗的基礎知識。因此,采用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探究,通過樣品采集、保存、制備和預處理,設計實驗的方法及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等方面能力的培養,初步掌握食品快速檢測實驗過程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本課程的特點是食品添加劑的分類比較多、相關的檢測方法也多,在一般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強記各類檢測方法的特點和原理。本文嘗試用BOPPPS+PBL教學模式,激發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得出結論,在實踐中總結歸納出各類添加劑的檢測方法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教學效果好。4.2實施過程。4.2.1問題引入。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好”的問題引入尤為重要。發現和探索是學生科學素養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精神世界一種特別強烈的需要,有了這一需求之后學生才有興趣,進而才有創新。而“好”的問題引入正是為了滿足學生這一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好的問題引入,依托好的實例構建好的情境并界定問題。界定的問題包含肉類制品、腌制食品中亞硝酸鹽、干果制品中二氧化硫、小麥面粉中過氧化苯甲酰、油炸食品中明礬和飲料中防腐劑等快速檢測技術,結合各實驗實訓中的速測方法。通過和已知信息食品添加劑本身的性質,嘗試辨別比較,區分出各種方法的異同點。4.2.2問題探究流程。課程中的問題探究,可以采用課程與實驗相結合,融會貫通的方式,具體過程如圖3。課前學生收集信息,并生成問題解決方案。針對提出的問題,自主組成小組,分小組安排進行各內容的學習,研討最佳實驗方案。實驗課上成員分工協作,完成實驗操作、實驗記錄、實驗結果分析等步驟。教師在此過程中提供必要的工具支持,例如: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均質機、試劑盒等。在小組研討或實施過程中需要幫助時給予引導和技術支持。4.2.3問題解決。根據問題引入,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依據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實驗結果等方面內容陳述,形成實驗報告,修正并得出實驗結論。研究相同材料的小組之間互相探討、交流,對彼此的實驗提出意見或獲取經驗,進而對原來的實驗方案進行補充和完善,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4.2.4問題引申。在解決實際面臨的具體的某種食品添加劑快速檢測方法的特點以后,結合問題探究分析中所涉及的問題和方法,引導學生采用歸納法進行自主構建,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和檢測體系。針對“事物中毒”引起廣泛關注的事件,意識到如果沒有新技術尤其是檢測技術的新突破,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也會愈來愈大。作為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學生,如何能夠提高檢測技術的能力是值得深思的。
5教學啟示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食品添加劑快速檢測技術”,一般是教師主動教“各類食品添加劑快速檢測技術的原理和檢測方法”,學生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普遍感受知識點多,原理分不清,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無從下手。運用BOPPPS+PBL教學模式,在問題引入、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和問題引申等方面在課堂上的具體實施。首先在問題引入中接觸真實情景分析并界定問題,在問題探究中采用課程與實驗相結合,學生通過分組自主探究,嘗試從“具體”到“一般”的歸納,完成了問題解決的環節。通過問題引申,檢測學生課程目標的達成,為教學提供反饋。課程結束時,達成了教學目標,增加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和信心,促進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提高檢測技術,并形成沒有新技術尤其是檢測技術的新突破,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也會越來越大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謝微,陳秋娟.以BOPPPS教學模式為途徑深化儀器分析教學改革[J].化學教育,2017,38(18):23-25.
[2]廖梓珺,林初曉,張維玉.BOPPPS模型指導下元素化學合作學習組織形式探索[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4):69-71.
[3]曹丹平,印興耀.加拿大BOPPPS教學模式及其對高等教育改革的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2):196-200.
[4]王睿.基于PBL模式下的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7):220-223.
[5]楊旗,胡輝,鄭瑩,等.PBL與TBL組合式教學模式在環境工程專業課程中的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6):204-207.
[6]曲京山.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173
作者:謝微 鄧忠惠 黎小椿 謝冬娣 單位:賀州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
- 上一篇: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問題與舉措
- 下一篇:大地測量學教學考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