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5-08 02:50:18

導語: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研究

一、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現實狀況

(一)音樂教學的觀念存在誤區

自從音樂教學開設以來,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沒有加以重視,這也是音樂教學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所在。一方面,教師認為小學階段學好語文、數學、英語這些主課就行,而錯誤地認為音樂這門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重要,加之又沒有相應的考察標準,因此,教師首先就沒有認真對待。同時教師的這種態度也影響了學生,學生也認為這門課程不用參加考試,不用學習,完全可以不理會。另一方面是教師采取的教育方式太過專業化,其實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講授的知識無需太專業。只是教會學生唱歌,激發他們的音樂興趣即可。而此時教師一味地給學生講旋律、音色等等專業性比較強的知識,那么,自然會出現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結果。

(二)教材的選用不恰當

小學音樂教材的選取不像語文、數學那樣有嚴格的標準,而是依據教師個人主觀的意愿來進行選擇。而且,當前對于小學音樂教材,不同的出版社有著不同的重點。因此,教師在教材的選用上面比較盲目,造成了學生不感興趣的結果,之后就會出現一系列教學效率低的現象。

二、音樂教學的具體改革措施

教育改革將小學音樂教學改革也提上了議程,那么音樂教學如何進行改革呢?

(一)從教學理念的誤區中走出

教育理念是教育發展的一個“向導”,這個“向導”同時也決定著教育發展的成敗。那么傳統的教學就是受到陳舊教學理念的束縛才很難提升教學效率的。因此,在此次教育改革中首先需要做出改變的就是教育理念。也就是說教師首先應該在教育觀念上進行一個改變,認真領會新課程標準中的一些精神,在日常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學會欣賞音樂,從而在美育教育中逐漸得滲透。同時,教師應該從以往的教學理念中走出來,從學生本身的特點出發制定一套切合實際的教學方式,經常以鼓勵的形式讓學生提起對于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最終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

(二)豐富教學方法

想要真正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一定要豐富教學方法,采取各種教學方式,最終實現音樂教育教學效果。例如,帶領小學生去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聽聽鳥叫、聽聽溪水流過的聲音、聽聽風吹樹葉的聲音,讓小學生感知聲音、感知音樂。同時可以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來配合相應的教學方式,從而使得學生的音樂能力得到提升。例如,不愛動、安靜的學生,可以讓他們聽聽老師彈奏的音樂;好動、吵鬧的學生,可以讓他們聽一些節奏活潑熱烈的音樂。(本文來自于《藝術教育》雜志。《藝術教育》雜志簡介詳見.)

(三)拓展音樂教學的內容

小學音樂教學中,首先應該對于教材有一個統一的規定,統一了教材之后才能進行教學方式的統一安排,才能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在原有的教學大綱的教學范圍之上,再結合音樂教學的經驗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一個拓展。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課堂教學首先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引進,如:玩游戲的過程中,對于犯規的同學就以唱歌來進行懲罰,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有意識的自己去學課本中的歌曲。在此過程中,利用游戲進行學生與課堂的銜接。對于一些小學中段的音樂教學,除了對于音符、五線譜等等知識進行教學,教師還可以介紹給學生一些樂器,如鋼琴、二胡等等。對于一些節奏或者合拍的教學,如果能夠引進樂器進行教學,不僅僅能夠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所學的內容,而且還能使其通過樂器的伴奏深刻地理解和體會什么是節奏,什么是合拍。想要通過小學音樂的教學達到發展學生綜合能力,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就要深化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理念,及時認識到當前教育中的一些不足,落實更新、更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的音樂教學也能夠跟得上社會發展的節奏。

本文作者:勾一萍工作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南李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