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人格

時間:2022-07-08 08:31:01

導語:小學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人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人格

摘要:小學教育是學生的初級教育階段,對小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成長有著重要影響。音樂是小學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小學生;培養創新人格

音樂教育是教育中重要教育任務之一,并且在教育占有主要位置,尤其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其重要地位凸顯的尤為明顯。音樂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提高,以及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都有著積極推動作用。對于現階段音樂教育來說,其主要教學目的在于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更多音樂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一、提高教師自身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創新人格

通過對在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調查研究發現,很多音樂教師由于受以往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是結合音樂教材知識內容對學生進行一味的講解,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一直處在被動接受和學習狀態。長期以往就會使學生逐漸對音樂學習失去了興趣和積極性,進而對學生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有著嚴重的不利影響。這就要求作為小學音樂教師首先應該要改變以往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并要不斷完善和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自身音樂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而使自己有一個高效的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提升自身的音樂創作,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熏陶和感染下逐漸形成創造力。與此同時,小學音樂教師還要明確自身在教學中的“引導者”角色,并要充分發揮其角色作用,幫助和引導學生學習音樂和體會音樂,感受音樂作品的內涵和所表達的情感,讓學生體驗到音樂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和美感,使學生能夠逐漸喜歡上音樂。在優美音樂的伴隨下教師對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情境和情感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展示出來,進而使學生能夠對音樂作品中的情緒有一個充分的體會,并置身于音樂情境當中。例如:在學習《我愛家鄉,我愛祖國》這一課時音樂時,作為音樂教師不僅要多讓學生會唱這首曲子,同時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感受,體會到作者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為學生做榜樣

教師作為學生的“管理者”和“引導者”,是小學生最喜歡模仿的對象,教師的行為舉止、各方面品格都會直接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在教師的熏陶感染下使自身創新人格得到培養和提升。作為音樂教師首先要提升自身音樂專業知識和音樂素養,不斷地豐富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人格魅力,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面對在課堂中搗亂的學生時,教師的批評和呵斥不僅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同時還會讓學生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教師在面對這類學生時,可以在課下時間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能夠對學生的心理有一個充分的了解,詳細分析影響學生不良行為的因素,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糾正和解決。與此同時,還要給予這類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支持,樹立一個和藹可親的教師形象,從而更能貼近學生,并得到學生的喜愛,通過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能夠有效地感染到學生。同時,作為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平等相處、做到關愛學生和尊重學生。真正的融入學生當中,能夠充分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思想,關心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想法,并能大膽地對教師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利用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從而加強對學生創新人格的培養和提升。

三、提高音樂專業知識教學,加強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和提高

音樂是藝術表現形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學生來說,學習音樂不僅可以提高自身藝術素養,同時還可以提升對藝術的審美能力。作為教師來說,音樂教學既可以加強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人格。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藝術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升。藝術綜合素養其中包括音樂素養、美術素養、舞蹈素養以及文學素養等各個方面。作為音樂教師不僅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對一些舞蹈或戲劇等藝術的欣賞,進而加強對學生音樂感受力的培養和提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作品教授時,還要注重音樂作品背景有關知識內容的講解和介紹,使學生能夠對音樂作品的作者、創作背景、作品風格、作品內涵和所包含的情感等等有一個充分的了解。通過對音樂作品背景的了解,可以為學生的音樂知識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并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有利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本質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使學生在音樂作品欣賞和感受過程中培養了自身的創新人格。例如:在對《思鄉曲》這一音樂作品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向學生介紹這首音樂作品有關創作背景的知識內容。通過教師對音樂作品有關背景知識內容的介紹,可以使學生置身于當時音樂創作情景當中,能夠充分體會到作者創作時的內心真實情感,進而引發和調動學生對家鄉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音樂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音樂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在音樂實踐教學中,要通過多角度、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和創新能力,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完成的一項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于華.開展小學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人格[J].速讀,2016,09:279-280.

[2]賴惠英.小學音樂教學民族情感的培養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8,34:154-155.

[3]何欣昱.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對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8,04:234.

作者:周永春 單位: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三堤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