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生活化有效教學分析
時間:2022-05-18 10:26:51
導語:小學數學生活化有效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最新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政策的出臺,充分說明了數學出自于生活,又回歸生活,數學和生活關系密切。因此,要想學生學好數學,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必不可少的。而怎樣把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把學生生活經驗課堂化是所有小學數學教師要解決的一大難題。下面就結合實際情況簡單談談相關的策略。
一、數學語言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往往都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講述各種數學知識原理,學生在下面認真聽著。偶有學生不理解時,會舉手向教師表示自己不懂,然后學生再具體陳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這不難發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言語的重要性。在學生知識基礎相似的情況下,同一章知識內容,不同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水平完全不一樣,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師的語言能力。因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具有抽象性的知識點,不容易讓學生淺顯易懂。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語言功底,將抽象的的數學知識點轉化成具體的,讓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掌握,理解。由此可以看出,數學教學對教師的語言能力的要求之高。其實枯燥無趣的數學知識,卻蘊藏著十分有趣的東西。因此,教師的語言生活化則是一把指引學生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白刃,輕松剝開數學無趣的外殼,引導學生看見其內在的東西。當然也不能忽略學生,教師應該依據兒童的認知心理,可以適當的對數學語言加以包裝,使其聽起來淺顯易懂,特別吸引人。
二、數學情景生活化
數學情景生活化簡單來說,就是將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帶入情景劇中。由于小學生年齡的關系,這個階段的學生都喜歡看情景劇。因此數學情景生活化,為學生營造了一幕幕心愛的劇情,學生學習也從被動到主動,使學生心無旁騖的,全身心融入到數學學習中。比如,在"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經常看到的事物——棒棒糖,引導學生去探索圓的特征,然后讓學生回答圓與其他圖形的區別,提高了學生空間的構造能力,還能豐富學生對其他圖形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在"不同角度看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大膽的走出教師,看著錯落有致的高樓大廈,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這些建筑物,然后讓學生將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狀說出來,讓學生體會到不同角度看同一個物體時,所有的形狀變化,從而讓學生明白數學在一定條件下,是有多種答案的。增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上面講了形狀,接下來講講"空間上的距離圖",假設小明在公園里迷路了,他看見了一份公園地圖。地圖上顯示,虎穴在大門的正東方向350米處,而狼窩在虎穴的正北方向200米處,而小明現在位于狼窩的正南方向800米處。學生可以依靠已有的信息,在草稿紙上標明小明出來的路線圖。然后,教師再讓學生按團隊進行簡單的談話,拓展學生的空間能力。
三、數學問題生活化
新的課程改革大多是在強調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用客觀的眼光,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尋找數學規律,積極主動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數學知識點,分析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真實數學難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擅于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剝離出數學問題,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按照學生的喜好,設計出學生喜愛的生活案例,然后通過各種方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與數學的不可分割關系。
四、數學作業的生活化
指引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理論來解釋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多讓學生帶著數學問題來觀賞生活中的世界,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對付生活中的許多問題,用充滿數學的大腦思考生活中的問題,加深學生對生活世界中數學問題的理解掌握。比如,在"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為什么人們在看戲的時候總是會自覺的站成一個圓圈,而不是站成其他的形狀呢?有的學生可能會說:"大家都是這樣站的,后面來的人也跟著這樣站,是因為從眾心理。"教師可以適時反問到:"那為什么之前站的人也要站成一個圓呢?"可能這個時候就有很多學生啞口無言,回答不上來了。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我們能不能用我們已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緊跟著,學生會在大腦里開始搜索所有相關的數學知識,將這些數學知識點挨個思考、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意見。最終得出:"因為圓的半徑是相同的,人們自覺站成一個圓,便能確保每個人看到中間正在表演的演員的距離是相等的,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數學經驗生活化,指將數學實際運用到生活中去,把數學知識作為打開生活中各種問題的鑰匙。教師應該多指引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當中,做到真正的學有所用,讓數學知識因為有了生活氣息而多姿多彩,使學生明白數學來自于生活,終會回歸生活的意思。
五、結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教育中,必須完成教學與生活接軌的教學任務。雖然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但是我們必須在各種途徑下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的情境中體驗數學。同時讓學生自覺主動的把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的各種難題,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數學修養,真正的體驗到數學的的有趣性和實用性,讓數學課堂教學主動與現實社會生活相適應,使小學數學教學更具有生活化、社會化。
作者:呂先文 單位: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沙土鎮呂莊小學
-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論文
- 下一篇:機電專業有效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