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藝術設計教育的創新

時間:2022-04-12 03:38:48

導語:少數民族藝術設計教育的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少數民族藝術設計教育的創新

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經過近幾年與內地院校交流學習和改革實踐,始終以“為新疆培養優秀設計人才”為辦學理念,在新疆多元文化交叉下的現代社會展開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教學體系的工作,使少數民族藝術特色與現代設計的發展趨勢緊密聯系起來,力求培養出具備民族文化內涵,學以致用能為本土市場服務的人才。筆者以本校的民語言班級裝飾設計課程教學為例,探討新疆地域文化特色的藝術設計教學體系的構建策略。

1.注重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針對少數民族班級藝術設計教育的課程教學,筆者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以往舊的教學方法在裝飾設計課程的教學中已經反映出越來越多的實際問題。例如,大多數民語言學生對于傳統的裝飾藝術文化比較陌生,大多紙上談兵、脫離實踐。我院的民語言學生主要來自于烏魯木齊和南疆,烏魯木齊的民語言學生由于長期生活在大都市,對傳統民族藝術內涵知之甚少,而漢語對于南疆的民語言學生來說是第二語言,理解和交流有時也存在著一些障礙。同時,我們也應實事求是地看到在現實生活中,少數民族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之間是存在著不可否認的隔閡。而如何消除兩者之間的隔閡,使傳統的民族藝術為應重點研究和實踐的。目前,新疆師范大學設計系少數民族藝術設計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依據新疆各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特色,從民族的社會形態、民俗風土人情、特有的自然地理環境等因素入手,深入實地考察、全面搜集、系統整理各少數民族的建筑、服飾、工藝等方面的資料。學生先全面整體地了解新疆各民族藝術的內涵,再深入學習設計課程。我們在進行民族化設計教學創新的同時,更多地引導學生從民族傳統中汲取相關元素,并與現代時尚設計相結合。課程遵循“提出問題——圖文搜集——實地考察——理論分析——創作構思——設計完成——互評總結”的技術路線,這種設計要求注重時代感和各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合,在遵循民族民間藝術精髓的同時發揮個人創造力和想象力。課程的最終作業成果主要是讓學生以PPT形式自述總結報告和設計實例,然后進行設計實例作業的自評、互評、教師評價三位一體的總結模式。以2006級民語言班級建筑裝飾設計課程為例,教學本著以地域為中心、以民族為特色、以現代為準則的設計思維,學生作品既融合著民族傳統元素又有現代感,在畢業作品展覽中取得了良好的預期效果。(圖1、2)

2.提升創新思維與學術研究的融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藝術設計教育僅僅教授學生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潛能,保持和發展適當的好奇心和興趣,是當前藝術設計教育所面臨的迫切任務,也是高校教育發展的重點。筆者在實際教學中也將其教育部課題“新疆錫伯族民間刺繡藝術研究”的內容融入裝飾設計課程教學環節中,很好地完成了由傳統上單純的理論教學向“以實踐帶教學,以科研促教學”的模式轉變,使現代設計的理念、手法和材料與少數民族傳統的美學境界恰如其分地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裝飾語言的造型規律、形式美法則以及表現手法與技法,并將其運用到不同的設計領域中去,脫離了過去單純的二維設計,以空間定義進行立體式的設計創作。有些學生設計的作品,雖然有些稚嫩,但作品中體現出來的年輕人獨有的活力、朝氣和想象力以及大膽創新的精神甚至讓一些有名的設計師都嘖嘖稱贊。如將新疆錫伯族刺繡的裝飾圖案、紋樣、色彩等元素立體式地運用到本土民族特色產品包裝裝飾設計創作中。(圖3)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新疆民族民間工藝美術資源運用到裝飾設計課程教學中,保護和傳承了本土民族民間手工藝。我系充分利用學院設立的專業實踐學分獎勵機制,增設各類選修實踐課程,鼓勵學生在設計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同時,學校設立的特聘崗機制大大激勵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教師通過輔導學生參加設計競賽、科技創新、撰寫學術論文及申請專利成果,來驗證自己的教學成果,而這一系列教學制度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不斷提高。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民語言學生在對現代設計理論和實踐的學習理解能力上存在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在課程設置上多下功夫并對學生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學會逐步領悟其內涵并挖掘、運用本土民族藝術元素,在現代設計中傳承并創新。

3.加強教學與實踐的互動

目前,現實情況中不容樂觀的問題是,高校中設計實踐一直是藝術設計教育最薄弱的環節。由于多方面實際條件的限制,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很難建立自己的實踐基地,這使得學生對實際操作中的各個環節,如材料、預算、施工過程等的了解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在畢業轉向工作崗位后,少數民族藝術設計人才很難馬上勝任社會實際工作,還需要在社會上重新接受一段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為了給跨越式發展的新疆提供合格的設計人才,我們學院積極加強了這一環節的教學。首先在教學硬件條件上進行了很大的改善,建設了設施較為完備的攝影、幻燈、電腦等美術專用電教設備,學院圖書館收集了豐富的中外藝術設計圖書資料,還建立了雕刻泥塑、版畫、陶藝等各專業輔助工作室。同時,還配備了現代設計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實用技能訓練的電腦美術工作室。其次,我系在多年的實習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建立多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我院教師與一些設計公司及企業合作,在創作方案的過程中使學生親自參與整個設計流程的創作,熟練實際操作技術的功能和技法,探索設計材料的特殊表現性,并結合民族地區的實際需要,開發合適的表現形式,將創作理論與實踐心理運用于實際的設計創作中。這種從社會實踐角度出發的設計實踐教學能夠充分使學生從市場調研的階段就開始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做到從整體上考量產品的功能改造和藝術設計之間的關系,從而設計出富有開發價值或投產價值的優秀作品來。例如,新疆“絲路靈香”薰衣草系列禮盒包裝裝飾設計方案,以新疆地域文化特色為切入點,將絲綢之路文化與薰衣草相結合,營造古樸的西域風格,采用新疆典型的伊斯蘭建筑拱頂元素作為函套外形,融入具有伊犁錫伯族刺繡文化元素的植物紋案進行鏤刻裝飾,簡潔大方、淳樸中又不失現代感。(圖4)學院在與企業合作期間,有許多設計方案被社會企業采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實踐效果。通過幾年的教學探索與完善,教學體系建設日趨成熟,人才培養也贏得了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信任。

4.結語

新疆少數民族藝術有著鮮明的宗教文化特色和濃郁的地域文化氣息,新疆現代設計的各個領域均受到了少數民族藝術的影響,小到生活用品及家居空間,大到商業空間及建筑景觀,處處體現著裝飾藝術設計的民族精髓。在新疆這種特殊地域中,只有不斷加大少數民族學生藝術設計教育力度和改革創新教育模式,使傳統藝術更加準確地結合到現代藝術設計教學中,才能使民族文化元素得到延伸,讓民族傳統的藝術在現代設計中得以發展。因此,如何發揮新疆少數民族所特有的藝術設計特色是新疆高校特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作者:肖錕單位: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