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英語教學研究
時間:2022-10-13 08:38:29
導語:大一新生英語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有效教學的涵義
“有效教學”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內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和發展,它主要包括:(1)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即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愿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2)明確教學目標,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么”和“學到什么程度”;(3)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英語的有效教學不但體現于學生獲得多少知識,還看他們獲得知識的方式,看獲得知識的過程與狀態,看聽說讀寫譯之間的綜合協同效應。有效教學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評價教學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師是否完成教學內容或教學任務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看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它所關注的是教師能否使學生在教師教學行為影響下,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主動地建構知識,發展自己探究知識的能力和思維技能,以及運用知識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總之,老師簡簡單單地教,學生輕輕松松地學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
(1)英語發音帶有方言,不會讀音標,發音不到位,中式英語頻出。(2)注重別人的評價,焦慮、畏懼心理嚴重,怕出錯誤,不敢舉手。(3)經過了高考的血雨腥風,進入大學則萬事大吉,沒有壓力,也沒有了動力。(4)從中學的尖子生變成了大學的普通生,自信心不足。(5)習慣于中學“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對大學教師主要是從宏觀上對學生進行啟發和指導的授課方法一時無法接受。
3大一新生的有效英語教學策略
3.1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要建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應該走下講臺,在新生之間“傳道、授業、解惑”,讓他們體驗到教師的平易近人,從而消除畏懼感,增加自信心,使他們“想說”“愿說”。課堂上,教師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話,都可能在師生間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喚起新生學習的熱情、活躍的思維。對于發音問題,教師應多提供練習場所。同時,教師要當好配角,及時引導、指導、輔導新生,讓他們體會“在學中用,在用中學”的樂趣,從而增強克服困難的決心。
3.2因勢利導地激發興趣,促進教學的有效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有興趣才有潛力,有興趣才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新生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利用其爭強好勝的優勢,因勢利導地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1)上好第一課,喚起興趣①明確學習目標,為形成興趣創造條件;②加強學習是享受的意識,端正學習態度;③分析大學英語和中學英語的區別,使他們有備而來;④提供學好大學英語的技巧,提高對成功的期待。(2)靈活教學方法,增強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多提供背景知識等外圍性的知識,也可以通過小老師、分組討論、表演、講故事、聽音樂、演講比賽、復述、優生帶差生、手機字典等方法,使新生在積極的情緒狀態下學習,使他們逐漸學習自主化、學習手段現代化,并將網絡變成英語學習的主陣地。(3)尊重個性差異,保持興趣。學習的要義不在于一比高下,而在于發揮自我。教師要采用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方法,調動每位新生的學習積極性。(4)指導學習方法,培養興趣。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教師應該讓新生熟悉目的語文化,通過對比,批判性地看待西方文明、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及價值核心,最終開拓其眼界,激發學習熱情。同時,強調學習語言基本規律的重要性,使新生認識到“學習一門語言是培養該門語言的運用能力的過程,而不是不斷積累詞匯和語法知識的過程”;多分析長句難句,幫助他們從深層次掌握語言規律,學好語法。(5)個性教學,提升興趣。教師應該充分張揚個性,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使新生在課堂愿意學、投入地學、饒有興趣地學。
3.3合作教學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是學生和學生之間或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啟發、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過程,是教師發展、學生成長的過程。要想使課堂真正見到實效,首先要讓學生從心里上與教師貼近,從內心萌生學習的熱情,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課堂教學應從傳統的“單邊”活動變為“雙邊”及“多邊”活動,這樣既可以增強班級凝聚力,也可以改掉新生依賴、被動的學習習慣。而教師應該具備教育的智慧,捕捉新生個性“問”與“學”之需,盡情投入師生對話交流。
3.4合理的教學評價是有效教學的保障
心理學家杰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欣賞和贊美。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提供及時的肯定反饋,增加新生的成就感。新生英語底子差,面子心理較重,需要教師常用“試一試”“大膽說,說錯沒關系”“再想一想”“你說得真不錯”等激勵、辨證的語言來評價,使他們有受重視、被認可的滿足感和愉悅感,有助于他們形成較強的學習動機和自信心,有利于實現有效課堂。另外,運用榜樣來指導學生合理地評價和看待所取得的成績。鼓勵他們不僅和他人比,更要和自己比,看到自己的進步,這將有助于他們明白自身固有的價值和天生就有的動機。
3.5有效課堂的無限延伸
情是心靈的鑰匙,愛是教育的基礎。課堂前后,教師要熱愛、關心學生。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通信工具和他們保持聯系,隨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以及情感上的困惑,以確立師生間的“幫學”關系。這樣,他們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一套符合自己特點的學習計劃。同時教師要收集課堂反饋,和新生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讓他們在知道自己學習結果的情況下學習,以達到更好的效果,這也利于教師檢測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課后必須不斷總結、不斷反思,以便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總之,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永恒的追求。只要我們能根據大一新生學習英語的特點,有意識地利用其優勢、減少劣勢,就一定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收獲和發展。
作者:王文臻 單位:西北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
- 上一篇:練評講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
- 下一篇:學校九九重陽節主題活動總結8篇
精品范文
10大一德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