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型作文教學實施形式

時間:2022-08-06 02:49:02

導語:開放型作文教學實施形式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放型作文教學實施形式

開放型作文教學,是指對寫作主體的思維、心理、審美意識、語言機制的深層結構進行概括和探索,不僅研究寫作技巧,而且注重寫作意識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多種形式的積累,從而有效地落實“教是為了不教”,培養(yǎng)學生的開拓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

一、開放型作文的實施形式

開放型作文教學研究的對象是置于校內(nèi)外大寫作背景之中的、富有個性的學生,以及他們在寫作實踐過程中的發(fā)展、變化、成熟的規(guī)律。因此,從課堂教學過程來說,必須變教師單向灌輸式的指導、輔導、評改為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導、互改、交流、爭辯,使學生對作文規(guī)律的認識由低級到高級、由感性到理性,逐步強化,走向有序。實施開放型作文教學,主要有六種課堂形式:社會實踐課、閱讀吸收課、信息交流課、寫作練筆課、討論爭辯課、匯報展評課。尤其是社會實踐課,一定要把學生引向工廠、農(nóng)村、街道、社區(qū),讓他們采訪民眾,開闊眼界,接受新知,讓其真正體會到“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的真諦。

二、教師要善于“三導”

因勢利導。(1)作文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感受力,及時捕捉學生作文訓練的最佳時機,創(chuàng)設良好的寫作氛圍,激發(fā)興趣,寫好作文。(2)作文價值導向。教師把那些社會生活中最為需要的、時展中最為領先的作文樣式介紹、推薦給學生,讓他們有所學習、有所借鑒。(3)作文目標和序列擬定。教師在全面吃透課標、深入了解學生、精通作文科學的基礎上,依據(jù)作文訓練的目標和序列,安排合理的訓練程序和具體活動,寫好計劃,并保證活動落實。(4)編制作文達標評估方案。教師根據(jù)課標和考試說明,編制好各年級段學生作文能力等級目標,通過檢測,及時反饋信息,做好補救工作,督促、幫助、鼓勵學生達標。相機引導。科學地引導,才能做到適時、準確、對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藝術地引導,才能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腐朽為神奇。“見不到處給學生點明,容易忽略處給學生指出,需要參證比較處給學生揭示”,引導的訣竅在于一個“巧”字。迷津指導。一是矯正。教師必須是經(jīng)驗豐富的寫作心理醫(yī)生,既要明白寫作常見誤區(qū),進行整體的矯正;又要了解學生在寫作中常出現(xiàn)的差錯,進行個別糾正。二是示范。教師必須是出色的寫作“教練員”,要自己動手來寫,不能高談闊論、空頭說教。三是指導。對于寫作基本功較差的學生,教師一定要伸出熱情的手“扶一程”,幫其渡過寫作基礎、基本技能關,教會他們審題、寫提綱,甚至寫句子、用對標點等。對于中等生,幫其渡過寫作的思想關、材料關、技巧關。對于尖子生,要大膽放手,讓他們在作文天地里全面設計自己、發(fā)展自己,并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種競賽,敢于展示。

作者:寧發(fā)洲 單位:信陽市平橋區(qū)電教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