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路徑

時間:2022-10-13 08:35:28

導語:中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路徑

【摘要】愛國主義指的是個人或集體對國家的一種忠誠與熱愛的態度。愛國主義是每個中國人的堅定信仰與必備品質,是凝聚中華民族力量的思想源泉。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性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奠定了思想基礎。中學教師應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開展中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從而提高中學生的愛國意識。文章主要分析了在疫情期間對中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策略。

【關鍵詞】疫情;愛國主義教育;有效策略;中學生

在2020年突然暴發的肺炎疫情背景下,全國人民共同抗疫,醫護人員、科研人員、公安干警等積極參與一線抗疫工作,村鎮干部、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等主動保衛家園,更有全國人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自愿居家隔離。在此次疫情防控戰中,全國人民用實際行動落實了愛國主義思想,因此中學教師也應充分借助這一思政契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提升中學生的愛國情懷,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一、疫情下加強中學生愛國教育的必要性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核心與靈魂,鼓舞著所有的中華兒女為了保衛祖國而主動奮斗。這次肺炎疫情防控戰,需要全體中國人民承擔起國民責任,匯聚愛國力量,共同抵御疫情。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也涌現了大量的愛國故事,而中學教師以此為基礎對中學生開展愛國教育,可以匯聚學生的愛國精神,厚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教育部也提倡將抗擊疫情與愛國主義教育相聯系的教學方式,通過落實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學習抗擊疫情的團結精神,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以此來全面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愛國責任。在抗擊肺炎疫情背景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不但有利于振奮民族精神,還可以凝聚民族力量[1]。

二、疫情中對中學生開展愛國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結合抗擊疫情先進人物事跡加強愛國教育

人無精神而不立,國無精神而不強。一個民族想要長久發展離不開其特有的民族精神。總書記將疫情防控的主要精神總結為: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團結一致的協助精神,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而愛國精神更是抗疫精神的核心[2]。在此次疫情來襲時,醫務人員大部分都是90后與00后,但是卻能夠主動請纓支援武漢,一份份“請戰書”,一句句“讓我去”體現了青年一代的愛國情懷與責任擔當。疫情防控期間“最美逆行者”數不勝數,感人的人物與事跡層出不窮。教師可以主動挖掘抗疫過程中的英雄人物及事跡,通過故事、圖片與視頻的展示,讓學生談感受,并探討感人事件背后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實質,讓學生近距離地感受家國情懷,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與民族情懷。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給心中的抗疫英雄寫一封信,從而拉近學生與抗疫英雄的距離,切實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

(二)結合“四個自信”開展愛國教育

愛國主義精神是為了祖國不斷進步的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與尊嚴的精神動力,更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品質之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成果。在抗擊肺炎疫情的時候,全國人民迅速響應黨的號召,在短時間內集結大量的人力、物力,真正體現出中國速度,做到全員參與、全民團結,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奠定了扎實基礎。這不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還重點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優越性。此次疫情防控戰也讓全國人民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為基礎的特征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絕對優勢[3]。要想落實愛國主義就應做到愛黨愛人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此教師可以抗疫事跡為基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將“四個自信”教育與愛國教育進行深層次的融合,以此來培養學生愛國、愛黨、愛民、愛社會主義的意識,提高學生的愛國素養與精神品質,為國家與社會培養愛國和高水平的綜合人才。

(三)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來組織愛國教育

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中,愛國主義精神激勵了無數英雄人物。熱愛優秀的傳統文化,堅持傳統文化自信同樣也是愛國主義的重要表現。因此教師應以疫情防控為基礎,將愛國主義教育與疫情中體現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通過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心來夯實其愛國主義底蘊,以有效的愛國教育來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在精神文化熏陶下更加積極熱情地學習知識,為學生未來的健康成長與綜合發展夯實基礎[4]。

(四)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開展愛國教育

現階段,在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當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核心價值觀的體現。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愛國教育,也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要求。眾多醫護人員、普通公民主動參加抗擊疫情不但是愛國主義的良好體現,更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實。因此教師應以肺炎疫情防控為基礎,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相結合,通過尋找疫情防控中涌現出的道德典型,如“最美醫生”“最美護士”“最美黨員”“最美警察”“最美清潔工”“最美村干部”等,對學生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愛國精神與奉獻精神,讓愛國主義精神成為指引學生的重要信念,從而起到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的作用。

(五)將愛國情懷升華為愛國行動

此次疫情防控戰役是一次鮮活、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契機。教師可以組織“致敬逆行者”“最可愛的人”等主題征文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加深對愛國精神的理解與感悟。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辯論的方式來提高中學生理國的情感。不同的學生對同一件事有著不同的看法,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針對抗擊疫情中散播謠言、不聽從黨指揮等社會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辯論,通過不同思想的碰撞,來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攻破謠言的過程中提高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感,增強其愛國情懷。即使學生無法奮斗在抗疫前線,但是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支持國家的抗疫行動,如不聚眾、戴口罩、勤洗手、不信謠、不傳謠等。只有當每位學生都將愛國情懷化為點滴行動時,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愛國意識。總而言之,教師應該將在學生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作為立德樹人的主要途徑,通過把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豐富高效的宣傳教育活動、校園文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等方式讓學生全面感受到在抗擊疫情中人民群眾展現的愛國精神與民族精神,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愛國意識,積極引導學生認真學習,為我國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方艷茹,何欣.在大戰大考中彰顯中國精神[N].江西日報,2020-03-09(10).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4].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4-03.

作者:李玉文 單位:成都七中育才銀杏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