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務小組在班級管理的自主性
時間:2022-06-10 08:58:11
導語:志愿者服務小組在班級管理的自主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素質教育喊得響,傳統教育走得忙。素質教育開展多少年了,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實際效果甚微。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傳統教育仍然占據著教育的主陣地。在傳統的教育下,凡是學生干的一切事情都由班主任給包辦了,學生沒有自主發展的空間,沒有自由發展的機會。
2.新課改要求高,工作落實低。新課改特別關注學生的自主能力發展,要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生存。這樣的教育理念是非常前瞻的,也是有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的。盡管新課改的要求很高,由于傳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短時間內改變并非易事。也由于有的老師安于現狀,不思改革,得過且過,因而現實中的落實情況卻不容樂觀。
3.社會發展有需要,學校教育無提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社會對學歷看得越來越輕,對能力看得越來越重。但是,學校為了生存,為了宣傳,為了求得較高的升學質量,卻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學成績上,從而忽視了學生能力的提高。學校目前的教育現狀,很難培養出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也不適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
4.教育弊端客觀存,忙累煩躁又低效。目前的教育存在一些需要亟待改變的東西,以提高質量、提升效率。班主任工作普遍感到忙、累、煩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個例子,雜亂的工作無頭緒,繁忙的事務無休止。不僅浪費了時間,忙累了身心,效率低下,還牢騷滿腹,找不到工作的幸福感。
5.改革路艱又漫漫,星星之火可燎原。近年來,有些老師大膽走教育教學改革之路,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自主管理能力。盡管班級自主化管理仍處于實驗階段,未來的發展還將經過一段漫長的艱難之路,但畢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實驗的前景是光明的。
二、“志愿者服務小組”管理模式的實施步驟
1.宣傳動員。首先向學生講明“志愿者服務小組”管理模式是怎樣的一種班級管理方式,讓學生了解這種管理的模式。然后動員全班同學積極報名,積極參與班級的管理,參與自己喜歡的小組。
2.自愿報名。為了體現“志愿者”這一特點,學生根據需要自愿選擇參加哪一個小組,體現班級管理的“民主性”原則。因為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是一種主觀能動性,需要發自內心的喜歡和熱愛。每人填寫一張“意向書”,表明自己的意向。一個人可以志愿于一個小組的活動,也可以志愿于多個小組的活動。但是每人必須至少報一個小組,體現“全員參與”的原則,讓每個同學都成為班級的主人。
3.篩選定員。“意向書”寫完之后,按小組進行歸類整理,要清楚哪個小組有哪些同學志愿參加,哪個同學志愿參加哪些小組。因為學生自愿報名,很可能出現不平衡,這就需要進行調整和篩選。
4.崗前培訓。各小組的學生名單確定之后,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培訓。利用班會對全班同學進行培訓,講明白各小組需要做哪些工作,每個同學要互相配合工作,同學之間要相互維護,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召開小組長培訓會,指導他們如何開展工作,應該運用哪些方法,注意哪些問題,運用哪些技巧,在工作中遇到問題該怎樣進行處理等。
5.工作開展。培訓結束之后,各小組就在組長的帶領下開展工作,為了保證各小組工作的順利開展,開始的時候,班主任要參與各小組的工作開展,及時對他們給予指導。
三、“志愿者服務小組”管理模式的優點
1.由“一人劃槳”變為“眾人開船”——把班主任從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有的人把班主任的工作形容為“針線笸籮”,雜亂的事情很多,總也有干不完的活兒,忙、累、煩成了班主任工作的共性。班主任事必躬親,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動手,親自處理,不敢放手讓學生去做。而“志愿者服務小組”管理模式就是要把班級的管理權交給學生,使得問題來自學生,由學生處理;困難來自學生,由學生解決。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班級管理,讓全班每一個同學都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級內的問題在學生內部得到了解決,班主任輕松了,從無窮止的繁瑣事務中解脫出來。沒有繁瑣的班務纏身,班主任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教學業務鉆研上,用在提高工作效率上,用在教育教學科研上。班級猶如一艘大船,全班同學都來開船顯然要比由班主任一人劃槳快得多。
2.由“被動服從”變為“主動參與”——鍛煉了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提高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教育的目的不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讓學生能讀書識字,而是教學生成人。學生首先是一個獨立自主、對社會有用的人,然后才是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目前很多學校,班級內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班主任自己去做,學生根本沒有鍛煉和展示的機會,他們只知道被動地學習。老師怎么說他們就怎么做,被動服從。這樣的人到了社會之后,一切都要從頭再來,重新開始,除了知道些課本知識外,其他的方面掌握得很少。而“志愿者服務小組”管理模式就鍛煉了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開發他們的潛能,豐富他們的閱歷。在參與班級管理中,他們接觸到了很多問題和困難,磨煉了他們的意志;在解決問題中積極動腦,尋求最佳的解決途徑,積累豐富的經驗和方法。時間長了,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就增強了,也樂于為大家服務了。
3.由“一個太陽”變為“滿天繁星”——增進了同學間的團結友誼。獨生子女多了,孩子也嬌貴了。如今的很多學生就是家里的“小太陽”,全家人都圍著他轉。他們自私心很重,不善與他人交往,不懂得關心、體貼和幫助他人,不會與他人合作。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很不合群,很難真正融入到集體生活當中去,也不會有真心朋友。而“志愿者服務小組”管理模式就是要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讓學生學會合作,懂得感恩,珍惜友誼。在參與班級管理中,學生不知不覺地就能體諒別人的難處,自覺地去幫助他人,自發地維持秩序,由“心中只有一個我”變為“心中有大家”。在“志愿者服務小組”管理模式中,需要注意到學生的年齡小、經驗不足,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需要班主任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學生的自制力差,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需要較長的時間,“志愿者服務小組”能夠順利開展工作,也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另外,個別學生對班級工作不熱心、不積極,需要老師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作者:王秀真工作單位:壽光市圣城中學
- 上一篇:班級管理威客模式創新思路
- 下一篇:班級管理以生為本理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