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運用
時間:2022-01-10 09:06:15
導語:小學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班級管理中要積極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來提升班級管理效率,提升學生學習狀態與成績,幫助學生建立良好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培養人格健全、綜合素養更高的未來人才。具體操作上要充分的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展開,做好心理引導,提供多種心理培養與體驗的機會,從而達到更優質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應用
心理健康教育隨著現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斷升級而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學生心理層面的干預與調整,可以有效改善學生不良心理問題,提升學習效率與優化師生、同學之間的人際交往狀態,促進學生對自身與社會有更為積極健康的認識,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
一、當下小學班級管理中常見的學生心理問題
(一)缺乏自我控制力
小學生相較于其他年齡階段人群而言,其自控能力相對更弱,這種情況與學生自身智力與生理發育尚未成熟,社會經驗缺乏有密切聯系。該年齡段的學生在意識層面上還缺乏完善健全的邏輯思維能力,無法有效的對自身的表達與行為進行有效的管控,自身在心理調控上也缺乏應有的理性狀態,更多情況下會受到感性認識與模仿他人來展開自身的外在行為表現,沒有自主性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容易受到他人影響與干擾,性格沖動缺乏冷靜,不能很好的管理自身的情緒與行為。在學校生活中,學生在與老師與同學的日常交往中會不可避免產生的矛盾與摩擦,甚至會引發相關心理問題,例如情緒躁動、孤獨、孤僻等,如果不能有效的干預糾正,甚至因此形成不利于學生日后生活發展的負面心理問題。
(二)心理承受日益增大的學習壓力
在當下的小學教育中,家屬與社會對小學生學習附加了較多的壓力。學校教育在試圖展開減負性教學,但是家屬會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安排更多的學習內容,學生承受著較大的學習壓力,甚至因此而出現焦慮、厭學、躁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壓力過大會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同時也會導致學生不健康心理的出現。面對較大的學習壓力,小學生自身在心理層面上難以有效承受,缺乏較好的心理調適能力,應對學習任務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弱,進而導致不良的心理問題。
(三)缺乏對自我的合理認識
小學生在自我認識上缺乏理性全面的把控能力,更多的情況下是在模仿他人來形成自身的意識形態。對于自我的認識缺乏客觀理性的評價與自我督促管理,甚至引發自卑、自負、孤僻與小團體意識,如果不能有效的干預糾正,會形成不良的心理狀態。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
小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習效率,構建和諧的師生與同學人際交往關系,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今后性格的形成做好基礎構建,能夠有效的避開心理誤區,促進學生整體心理與生理的健康發展。對于教師而言,可以有效的提升班級管理效率,避免不良的班級惡性事件,減少學生與師生間的不良摩擦,有效的做好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小學班級管理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注重學生心理特點的心理引導
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要充分的掌握學生心理特點情況,而后針對具體情況做對應的心理引導。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通過語言、行為等方式做有效的示范與引導,要了解學生認知水平能力,投其所好的運用趣味生動的方式以及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家庭狀況、不同學習狀態的學生,要采用針對性的心理引導處理辦法,對于心理問題要有充分的預見性,能夠及時將不良問題抑制在萌芽狀態。對于心理偏差問題較為突出的學生,要做好重點性的關注,盡可能的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從而有效的避免不良心理問題的滋生。
(二)提供心理健康輔導渠道
要積極的展開心理健康輔導的實用性渠道,例如可以展開定期的心理輔導性的主題班會,依據班級突出的心理問題做合理主題討論,讓學生能夠充分的表達自己與發泄壓力,同時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教師做出專業性的心理引導。也可以積極展開學生之間的心理溝通問題,讓班級學生干部做好對應的學生心理為狀態反饋工作,而后由教師做一對一性的心理溝通,或者由教師與家屬做對應網絡社交平臺溝通或者面對面溝通,讓家屬配合教師展開相關工作。要積極的開展班級娛樂活動,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和諧的人際交往樂趣與愉悅的生活學習環境,減輕心理壓力,有效融入到集體生活與他人交往中。
(三)多樣性體驗性心理成長活動
可以依據不同學生情況做一定體驗性的心理成長活動,例如每天安排一名學生做值日生,讓值日生學生體驗班級管理與各項事務的操作,有效的融入與他人的人際交往溝通中,讓每個學生能夠有與他人溝通交流的機會,同時體會他人的難處,能夠達到學生之間的互相體諒。不僅僅可以讓值日生做每天的輪換,其他班級干部也可以定期做輪換,讓學生有更多的生活體驗,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狀態的培養。不同的體驗可以讓學生做好日記的記錄,學會文字表達也是培養良好心理狀態的有效途徑,通過書寫可以有效的排解學生的心理壓力,鼓勵學生將自身的心理想法有效的表達處理,這樣才能有效釋放壓力,同時也讓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實際心理狀態與生活狀態,從而提供更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方式。結語小學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在一定規劃、方法下開展,要對日常學校生活做一定的滲透性心理教育工作,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從而培養心理更為健全的學生。
作者:馬正昌 單位:原州區中河鄉中河小學
參考文獻:
[1]曲坤.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1.
[2]馬寶云.試論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03.
[3]李春華.簡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現代婦女(理論版),2015,04.
- 上一篇:無聲語言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
- 下一篇:低年級班級管理與道德教育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