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班級管理與道德教育探討

時間:2022-01-10 09:10:36

導語:低年級班級管理與道德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年級班級管理與道德教育探討

林清玄說:生命的一切成長,都需要時間。只有耐心等待,才能傾聽花開的聲音。回首參與低年級班級管理道德教育工作點滴,從開始的學生家長誤認為我是年輕的代課老師,到現在學生家長、學校領導、同事們對我工作的尊重和肯定;孩子們從入學時的懵懵懂懂到現在學習和生活上的逐漸成長……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等待,收獲到了作為一名教師才能擁有的感動和回報。現將我的做法和體會總結如下:

一、精心布置,打造班級文化

優秀的班級文化,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里,孩子們能夠通過自律來管理好自己。我認為,打造班級文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樹立班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奇心強、自主性差等特點,我制訂了相關的班級管理制度,從開學第一天起就逐步實行,從課堂常規、紀律、衛生、文明禮貌、課間活動等方面做了嚴格的要求。課堂常規方面,尤其注重學生在課前準備、舉手回答問題的方式、傾聽習慣、說話方式等方面著重要求。剛開始,學生仍有一段時間的不適應,如忘記課前準備,或者喜歡打斷老師或同學說話,等等。為此我每天將課表抄在黑板上,學生根據黑板上的課表提前做好課前準備。多表揚傾聽認真的學生,引導學生完整大聲地說出答案等。通過大量的強化訓練,學生的課堂常規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衛生方面,首先我將全班同學按組次分為八個衛生小組,每天一組進行輪流打掃。打掃完畢后由衛生委員進行統一檢查。當然,老師也要做好維護班級環境衛生的表率,看到垃圾彎腰撿起,告訴學生維護好校園環境,不亂扔垃圾,愛護個人衛生,等等。文明禮貌方面,我教育學生要主動與老師和朋友打招呼。低年級的學生個性容易沖動,老師可以引導他們,遇到問題可以說理,不能用武力解決。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時常掛在嘴邊。課間活動方面,鼓勵學生多進行有益的課間活動,如開展課間操、跳繩、跑步等有益健康的體育運動,避免一些危險性的活動。另外,低年級的學生易學易忘,老師們還是要“嘴勤,腿勤”,每天反復強調。每天早上十分鐘的晨會課就是很好的機會,利用這段時間,可以表揚做得好的,批評做的差的,強調班規班紀。通過這樣的訓練,班風班紀有了很大的改善。2.經典誦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從《三字經》《增廣賢文》《弟子規》等儒學經典中摘抄了一些簡短易懂的句子,利用早自習摘抄在黑板一角,帶領學生誦讀,理解意思。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慢慢領會其中的含義,這樣不僅可以增加他們認字的數量,也可以讓他們通過耳濡目染,逐漸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另外,我鼓勵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書籍,如《365夜故事》《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學生的閱讀習慣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學習氛圍十分濃厚。

二、靜心研究,遇事冷靜思考

低年級學生自制力差,很多時候犯錯都處于無意識狀態。我們在遇到學生犯錯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批評呵斥,這樣學生不但會有逆反心理,還會因為害怕挨罵而養成撒謊的習慣。老師們在遇到學生犯錯的時候,應先靜下心來思考學生犯錯的原因,幫助他們及時分析問題,找出解決方法,伴隨他們一同成長。

三、潛心學習,書籍是最好的老師

在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中,教師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和領導者,如果自己沒有一定的內涵和修養,試問如何把握學生的內心世界?如何有效地引導孩子的成長?著名的教育學者張文質在他的《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提過:“教師要想快速地成長,有兩種方式:一是與智者對話,二是閱讀。”為此,我學習了蘇霍姆林斯基、蒙臺梭利等教育大師的優秀教育教學方法,也閱讀了李鎮西、薛瑞萍等一線班主任的管理經驗與方法。利用課余時間,我虛心地向有經驗的前輩和同事請教,學習他們的班級管理方法。這些理論基礎不僅讓我遇到問題時能夠想到很多解決方法,也使我在短期內迅速地成長,摸索出很多低年級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的訣竅。

四、用心培養,構建班級核心團隊

眾所周知,低年級班主任工作不僅量大而且非常煩瑣,班主任們通常又都是一線教師,如果事事親力親為,難免精力有限。為此,培養一個班級的核心管理團隊尤為必要。學生們通過上臺自薦、民主投票等方式產生班干部,參與班上的日常管理工作,使各項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但在低年級里,經常遇到有些學生初次擔任班干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為此我是這么做的:先讓這些學生得到一些鍛煉,如收發作業本等小事。學生有了這些經驗后,再嘗試著提高難度,如管理班級衛生等。接下來可以構建學生的管理梯隊,即召開班干部會議,明確各個班干部職責;召開全體學生會議,公布班干部名單。確定了班干部之后,再適當放手讓班干部管理紀律、衛生等,以此來鍛煉班干部的管理能力。通過這樣的反復訓練,相信班級的核心團隊會建立得很好。

五、放心鍛煉,讓學生自己成長

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對老師和家長有一種特別的依賴感。很多時候,老師應該放心讓學生去鍛煉和成長,我們可以給予一些引導和幫助,而不是事事包辦。例如告訴學生怎樣打掃教室衛生時,我會先自己示范掃地的方法,桌椅如何擺放,衛生工具的存放,垃圾的傾倒等,再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當然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耐心等待,即使他第一次掃得并不那么干凈,我們也給予肯定。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學生記錄家庭作業這件事。我任教一年級時,開學的前兩個月,學生都會等著家長進教室來抄寫作業。有的學生因為不記得作業在哪里而不做作業。為此,我特意在班上強調了作業布置的方法,如老師每天將作業寫在黑板哪個位置,如何將作業記錄在專用的作業記錄本上,不會寫的字鼓勵學生們用拼音記錄。剛開始有的學生不太適應,要記錄大半天,但經過一個學期的鍛煉,每個學生都能自覺地記錄好作業,再也沒有不做作業或者忘記作業的事情了。

六、愛心溝通,懂孩子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小學,學生家長的素質相對差一些。有小部分家長完全沒有與孩子溝通過,甚至不知道孩子在學校的具體表現。有的家長到了期末發現孩子考得不好,就采用打罵的方式。此外,我班上有很多留守兒童,他們得到的家庭關愛較少,由于無人輔導功課,成績較差;平時的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也不夠好。剛開始,我對這些學生非常惱火,認為他們的家長不負責任。后來經過與家長的溝通之后發現,大部分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打工都是為了生計,他們也十分掛念在家中的孩子,而且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十分關心。但有的家長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為此,我建立了一個班級專用微信群,將班上學生的學習、生活、活動等情況,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發到群共享中。此外,向家長介紹一些好的親子溝通方法,輔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和優秀的教育教學網站、方法等,需要家長配合的事情也會一一羅列。我還會利用課余時間定期與后進學生的家長溝通,告訴他們如何輔導孩子的學習、與孩子溝通,等等。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家長對我的工作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學生的進步明顯。有的家長還把我當成了知心朋友,愿意與我分享他們的教育心得,遇到難題時也會跟我一同探討,這讓我非常感動。古人曾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來形容雨對萬物生長的滋潤。我想,好的班級管理和德育方法也應該像這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融入優秀的班級文化氛圍,從而形成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教育學生于無形當中,又能讓學生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

作者:徐芳 單位:湖南省長沙縣江背鎮中心小學